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根源:城管與市民的尖銳對立背後的癥結所在
送交者: 根源 2007年06月09日16:03:23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談談城管與市民的尖銳對立背後的癥結所在


  我看一些海外的朋友對咱們大陸的城管所起的作用,以及他們與市民尖銳對立的癥結所在不是很了解。在此,我想簡略地說說我的一個看法。
  考察城管的問題,只是從他們表面上的職能和他們辦事作風上去了解,我覺得那是遠遠不夠的。否則,您就無法理解和解釋,為什麼城管在遭到無數詬病之後,還能夠如此橫行霸道。
  城管問題的衝突的真正癥結何在?我認為,這其實是城市的決策、管理者的城市管理理念與廣大中下層(尤其是底層)市民的需求的一種衝突——我覺得,這個判斷是在就事論事,不牽扯到政治層面的原則下作出的。

  簡而言之,現在大陸的城市那些決策管理層的“治城思路”,大致都是想着怎麼去把一個城市的外觀整理得美倫美奐,好吸引更多的(本城市之)外(的)商(家)來投資,自己好從中撈上一票——包括金錢方面的,也包括政績方面的。
  這幫人大多數也不是不懂得(當然肯定也有真是不懂得的),對一個城市的整體評價,城市表面是否光鮮,其實還是屬於很淺層次上的指標,更多的還是在於這個城市由里到外每一個環節的治理和服務的水平、每一個階層的市民的整體素養、城市的文化內涵等等等等方面去作綜合考察,才能得出比較客觀的結論的。
  這就象了解一個人,剛開始接觸的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如果是剛開始接觸時因為他儀表堂堂而有好感,但交往稍稍深入,您發覺這人原來只是徒有其表,沒什麼內涵和氣質,甚至各種毛病一大堆,那麼您對他恐怕就會敬而遠之了。外面的人對一個城市的觀感也是差不多的。
  問題是,這些治理者們根本就沒那水平去把這個綜合素質搞上去,而且由於在他們之前城市發展上的各種問題也累積成堆,他們的任期又實在有限,所以他們也只好從最簡單的問題去着手,選擇做表面功夫了。

  這種“無證攤販隨意擺賣”作為一個棘手問題而存在,那只能說明這個城市底層市民的生活確實缺乏應有的保障,就業機制也沒向這個群體提供足夠的正當就業培訓和就業機會,那麼他們只能通過這種辦法來掙點小錢維持生計。這個問題本身,就已經說明了這些城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然而,就是這個“無證擺賣”,在那些城市治理者眼裡,看到的既不是解決底層市民生計問題的緊迫感,也不是一條解決底層市民生計問題的路子,而是一種有礙觀瞻的“混亂現象”,讓外面的投資、觀光者覺得自己治理工作沒做到位,從而影響到自己的進賬和政績。至少,在他們的眼裡,這種“混亂現象”的嚴重性,肯定是大大重於底層市民的生計問題的。
  於是,他們就採取全面封殺的生硬態度;於是,偉大的城管便應運而生了;於是,又在原來已經錯的基礎上再錯多一次。

  正因為這樣,現在即使是對“無證擺賣”有意見的那些城市居民,對城管的做法卻表現得更為深惡痛絕的並不在少數。
  我覺得,他們即便只是出於一種對弱者寄予同情的樸素情感,一種對施暴者同仇敵愾的傳統價值觀,那麼他們也是站到了正義一方的。

  其實,一個城市的發展歷程,其實是跟一個人的成長曆程是相仿的,並非簡單地定做一個美觀的模子,然後往裡套就可以萬事大吉的。
  非要象現在這樣搞的話,結果只能是削足適履。就城市面貌而言,城管的所作所為,結果只能是讓城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惟有把深層次的問題——尤其是城市各階層之間的關係、底層市民的生活和就業等問題給徹底理順了,城市的面貌才會自然而然地美麗起來。而這種美麗才是真正的美麗,是煥發出耀眼的人性光澤和人文關懷的靚麗,是一道長時間不會褪色、不會走樣,經得其任何吹毛求疵者挑剔的考察和檢驗的風景線。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駁王希哲的《文化大革命十批判書》(一
2006: 也為忘卻的紀念
2005: 不要迷信政治改革
2005: 俺為啥當漢奸
2004: 北京人和上海人的對話 經典
2004: 橫眉 讓人笑中有淚的“愛國言論”
2003: 中國人不該恨美國
2003: 美元的霸主地位業開始搖晃
2002: 獨立漢奸的鳴冤策略
2002: 江澤民的“華人與狗不得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