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凡人》第六章《腓力-計較小事的使徒》(10) |
送交者: 林業工人 2024年03月29日00:42:54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
《十二凡人》第六章《腓力-計較小事的使徒》(Philip-The Bean Counter)(9) 一個領袖人物的主要特質應當是有異象-特別是尊耶穌基督為主的人更應該是這樣。但腓力熱衷於世俗事務,因此對眼前遇到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感到措手不及。他所善用的算術方法是不能用來計算屬靈事物的,過於現實使他的信仰蒙上陰影,過於強調這種暫時的困境,以至於他忘記了耶穌的超然能力;過於依賴計算的精確而忽略了神所賜的良機;他應當對主說,“主啊,如果你要餵飽他們,你就行吧,我支持你,我們會看你怎樣行。我知道你凡事都能做,主。你在迦拿變水為酒,你在曠野用嗎哪餵養你的子民。你就這樣行吧,我們讓他們排成排坐下,你就預備食物吧。”這一定是正確的答案,但腓力大約認為不可能,限制耶穌的能力導致他無法進一步的思考。 另一方面,安德烈似乎看到了些微的光芒。他發現一個男孩有兩條乾魚和五個並,於是就把男孩帶到耶穌面前,儘管安德烈信心微小,卻也遭到考驗,他對主說,“在這裡有一個孩童,帶着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 ,還算什麼呢” (約6:9)?或許是安德烈有着些許主會作什麼的微弱的希望之光(否則為什麼他會把男孩帶到主的跟前呢?),也或許是安德烈受了腓力悲觀思想的影響, 並通過這一行為支持了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的說法。 無論如何,腓力痛失這可能帶來的信心獎賞的機會,而安德烈則因其微弱的信心而受褒獎。耶穌在其他地方教導他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太17:20)。 腓力需要學習這功課。對他來說,似乎一切都做不成。他要將精細的算法,過於務實的作法,以及事事錙銖必較的習慣擱置一旁,而抓住信心所成就的超然的能力。 -選譯自約翰 麥克阿瑟《十二凡人》第六章《腓力-計較小事的使徒》(Philip-The Bean Counter)(9) 這是一條禁止把外邦人引見耶穌的原則嗎?當然不是。耶穌只是在講述他的事工的優先順序:“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羅2:10)。這只是一條總的原則,卻不是一成不變的。外邦人和希臘人都在主的事工範圍之內。耶穌將自己彌賽亞的身份告訴了撒瑪利亞婦人,儘管他的事工的重點和優先順序都在猶太人中,但是他畢竟是世人的救主,而不僅限於以色列人。“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 神的兒女”(約1:11-12)。但是,腓力他們卻並不領會這種一般的法則,他們要的是一成不變的死規矩,手冊裡面並沒有可不可以把希臘人帶去見耶穌這款條文。腓力也沒有做那種變通的打算。 不過,他的心腸還是很好的,於是他就把希臘人交給了安德烈。安德烈會把任何人都帶到耶穌跟前。於是,“腓力去告訴安得烈,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訴耶穌”(約12:22)。腓力顯然不是一個勇於作決定的人,既然先前並沒有把外邦人帶到耶穌那裡的先例,所以決定做還是不做之前先求助於安德烈。這樣就沒有人可以責怪腓力擅作主張了。畢竟,安德烈總是把人帶到耶穌那裡,如果要怪就去怪他吧。 我們可以很確定的是,耶穌很高興地接納了希臘人,因他自己說過,“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約6:37)。約12章並沒有留下耶穌會見希臘人的任何文字,但卻記載了耶穌對於這一事件的評論: 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約12:23-26) 總之,他傳福音給他們聽,並使他們作門徒。 把這些希臘人帶來見耶穌正確嗎?絕對是正確的,耶穌歡迎所有的人“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啟22:17)。如果打發那些人離開是錯的,腓力心裡是感覺到了,儘管他的頭腦里充滿了那些條條框框。 -選譯自約翰 麥克阿瑟《十二凡人》第六章《腓力-計較小事的使徒》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3: | 年輕人不上課不上進只上香,出路在哪裡 | |
2023: | 聖經輔導談自慰 | |
2022: | 查經分享:撒母爾記上第十章 | |
2022: | 如何堅固孩子的信仰?——帶他親自經歷 | |
2021: | 約伯與他三友三回辯論之一下 | |
2021: | 清明 清明 | |
2020: | 約12:37-50 | |
2020: | 與無神論朋友漫談基督教 | |
2019: | 基督的國 | |
2019: | 主禱文:“願你的國降臨”(太6: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