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貫明
從古到今,悠悠歲月,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與傳統文化一脈相承,連綿不斷。人生在世,以德立世、以誠為本。真誠待人是傳統道德的精華核心,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德性與修身之本。誠實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也是取信於他人的基礎。信口開河、言而無信的人即使矇混乃至得勢於一時,但是絕對不可能長久。
“誠”即為誠實、忠誠、真實無妄,是對虛偽、奸詐、狡佞的否定。人在誠實方面的修養,是立身修德的根本。一切美好的道德行為都源於“誠”字,無誠則無以修德,堅守內心的真誠,人的道德修養就能達到博厚、高明、寬遠的境界。德國詩人海涅曾經有一句名言:“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每一個人只有內心誠實,才能善待父母,善待朋友,進而使整個社會呈現和睦。因此,誠信既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民族、國家的生存之基。自古以來就是備受中華民族推崇的一種人格境界。只有誠信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擇善而從。在中華神傳文化中,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和根本。欲修其身者,就必須先正其心,誠其意。道家講說真話、辦真事、做真人,老子在《道德經》中說:“輕諾而寡信”,意思是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提醒人們在對做出別人承諾時,一定要慎重斟酌,量力而行。答應了別人的事就要說到做到,一諾千金。佛家則講出家人不打誑語。孔子更是把“信”作為“仁義禮智信”五常之一,其中人與人之間的誠信,是人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孔子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意思是做人而不講信用,不知道他怎麼可以立身處世。孔子還說:“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意思是說失去人民信任的執政者是站不住腳的,這樣的政權必不能長久存在。
人的言論應該以誠信為本。這裡的誠信包括名實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也就是言論要與事實相符,言論要與行動相符,口裡說的要與心裡想的相符,不能口是心非。在道德水準較高的中國古代,各種行業的人都以誠信責己,誠信待人,不自欺欺人。古人經商講究“童叟無欺”,足見商家的誠信態度。清朝有一個叫蔡璘的人,朋友在他那裡寄存了千金,沒有立任何字據。不久,朋友死了,蔡璘把朋友的兒子叫來,要把錢還給他。朋友的兒子驚愕地說:“怎麼可能寄存千金而不立字據呢?再說,我的父親也沒有和我說過這件事。”蔡璘笑着回答說:“字據在心裡,不在紙上。你父親了解我,所以沒有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