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十字架山的不敬
香港《立場新聞》發表文章《藍絲破壞立陶宛十字架山可恥》,作者梁啟智去到立陶宛十字架山發現在一個紀念先人的十字架上,被人寫上"願曱甴早日安息 願香港早日回復平靜"的字句。
梁啟智為此感到怒憤難平,他說:第一,你有東西要發表,你自己可以豎立另一個十字架。在紀念一位與香港不相關的先人的十字架上寫上這樣的字句,是對先人的大不敬。第二,十字架山的存在是紀念立陶宛人的反抗歷史。把對香港抗爭者的仇恨帶到這兒,是對這段歷史和抗爭精神的大不敬。第三,十字架本身也代表為信念犧牲。在十字架上寫上仇恨言論是對宗教的大不敬。第四,立陶宛是納粹屠殺猶太人的其中一個主要地點,附近的考努斯就有五萬名猶太人被殺。在立陶宛的地標寫上"曱甴"一詞,是對人文精神和普世價值的大不敬。
十字架山
Kry?i?
kalnas, or the Hill of Crosses, (Lithuanian: About this soundKry?i?
kalnas (help·info)) is a site of pilgrimage about 12 km north of the
city of Šiauliai, in northern Lithuania. The precise origin of the
practice of leaving crosses on the hill is uncertain, but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first crosses were placed on the former Jurgai?iai or Domantai
hill fort after the 1831 Uprising.Over the generations, not only
crosses and crucifixes, but statues of the Virgin Mary, carvings of
Lithuanian patriots and thousands of tiny effigies and rosaries have
been brought here by Catholic pilgrims. The exact number of crosses is
unknown, but estimates put it at about 55,000 in 1990 and 100,000 in
2006.
十字架山(立陶宛語:Kry?i?
kalnas)是立陶宛北部城市希奧利艾以北12公里處的一個朝聖地。其確切的起源無人知曉,不過據認為第一批十字架是1831年11月立陶宛人反俄起義後,放置在從前的一個軍事掩體處。幾個世紀中,前來朝聖的天主教徒在這裡安置了許多十字架,以及巨大的苦像、立陶宛愛國者的雕塑、聖母雕像以及數以千計的小型雕像和玫瑰經。據估計,2006年時十字架的數量大約有100,000個。
在幾個世紀的歷史中,這個地方已經成為立陶宛天主教徒以和平方式忍耐所面臨威脅的象徵了。1795年第三次瓜分波蘭立陶宛聯邦以後,聯邦構成國立陶宛大公國及部分波蘭被併入俄羅斯帝國。波蘭人和立陶宛人在1831年和1863年兩次反抗俄國的起義,都未能成功。這兩次起義與十字架山的起源有關:由於家人無法找到造反者屍體的位置,他們開始安放象徵性的十字架。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東歐原有由戰時德意志帝國領導控制的政治結構土崩瓦解,立陶宛從德國手上宣布獨立。十字架山成為立陶宛人為和平、為國家、為立陶宛獨立戰爭期間失去的親人祈禱的地方。
1944-1990年期間,這個地點又獲得了一層特殊的意義,1944年占領立陶宛的納粹德軍被蘇聯擊敗、重新占領立陶宛後,立陶宛人持續不斷地來到十字架山,留下十字架,用以證明他們仍然忠於原來的身份、宗教信仰和傳統;成為進行和平抵抗的象徵。儘管蘇聯政府非常辛苦地搬走新的十字架,並至少三次(包括1963年和1973年的兩次嘗試)威嚇用推土機夷平這個地方。甚至有傳言說當局計劃在附近的Kulv?河(Mūša河的支流)上修建一座水壩,這樣十字架山就將淹沒在水底。
1993年9月7日,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訪問十字架山,宣布這是一個盼望、和平、愛與犧牲的地方。2000年,附近創建了一座方濟各會修道院,修道院內部裝飾有表現聖方濟各在拉維納山(La
Verna)身體上出現聖痕的繪畫。這座山仍然無人管理,因此人們可以隨意在認為合適的地點自由地安放十字架。一塊石碑上刻着教宗的講話:“感謝你們,立陶宛人,因為這座十字架山向歐洲國家和全世界見證了這塊土地上人民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