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在那遙遠的地方(一)
送交者: 問號哥 2022年11月23日10:23:39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newwenhao_54697_40fe.jpg

我覺得我還沒有老到要寫回憶錄。但是,回憶已經開始彌散在我的生活里,揮之不去。在睡夢中,在一個人開車的路上,或當我坐在沙發上凝視窗外。當風把落葉吹的亂舞,人的思緒也開始飄得很遠,很遠。


我出生在河南省新鄉市,離省會鄭州大約一個小時的火車。這個城市後來出了新飛冰箱,廣告詞寫的很有特點,大家都記得。小的時候,我是跟着爺爺奶奶長大的。我們家住樓房,印象里是三層,我們家住在第二層。爺爺奶奶照看我格外小心,從來不允許下樓。因此,我的童年是孤獨的,陪伴我的是一套積木,還有一輛三輪車。後來搬家了,我也長大了,上了小學,不再玩三輪車和積木了。但我還是很孤獨。陪伴我的是一台收音機。


現代的孩子,擁有太多的玩具。手機、電腦、遊戲,所有我們當年所缺乏的,都彌補了我們的孩子。他們的生活過於豐足,也就顯得特別不珍惜。他們懶得打遊戲,懶得看電影。遊戲看別人打,電影只看幾分鐘的解說。快樂來的太多太容易,根本沒有時間細細品嘗。這在當年的我是完全無法想象的。當年陪伴我的,就只有一台收音機。如果碰巧找到一本書,那真是高興的象撿了寶貝。當年讀過的書,《水滸傳》《格林童話》《匹諾曹歷險記》《大林和小林》《鋼鐵是怎麼煉成的》,依稀就記得這麼幾本。收音機里我最愛聽的是曲藝,相聲快板單弦京韻大鼓,有什麼聽什麼。我現在還能還記得西河大鼓《黛玉焚稿》開頭的幾句詞:孟夏園林草木長,樓台倒影最堪傷。


孤獨,它對我的性格造生了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孤獨把我和世界分割開來,使我以一種旁觀者的姿態去觀察它。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1】說,在奧林匹克的競技會場上,有三種人。一種是在會場上叫賣羊肉串的小商販,他們圖利。一種是會場上的比賽者,他們圖名。第三種是遙遠的坐在觀眾席上觀看比賽的人。畢達哥拉斯崇尚冷靜的觀察者。我覺得我就類似於他說的那種觀察的角色,但我是被迫的。我是被迫的做一種遠離塵世的思考,它造就了我沉思的性格。沉思成了我的生活方式,如同飲食一樣密不可分。直到今天,我仍然習慣於把自己關在屋子裡,細細地咀嚼文字。這並不是為了高深莫測。我只是習慣了一個人待着,跟心裡的自己對話。


如果說思考是一種好的品質,那麼孤獨所帶來的不好的影響,就是性格孤僻,不擅交際。在中國,大概因為人口稠密,人與人的生理和心理距離都很近,近的讓人喘不過氣。你隨便到一個地方,到處都是人,到處都有人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打擾你,躲都沒地方躲。二十多年後移居加拿大,我發現這個地方最大的好處就是人少。站在十字路口,只有你一個人,好像紅綠燈是專為你一個人設置的。你甚至可以一個人安安靜靜的逛商店。不管是家具電器,還是蘿蔔白菜,它們都在那裡安靜的擺着,沒人上來招呼你。在這種leave me alone的環境裡,我覺得格外的自由。我很適應這種人與人之間幾乎不打交道的生活,如魚得水。


然而當年我還不會這樣想,我的心理還不夠強大到保護自己,對抗世俗。在內心深處,我覺得自己是個不合群的怪物。我很自卑,並把自己性格的缺陷歸罪於父母。我的父母也是不善交際的。他們一輩子安居在當地的某個科研單位,一個人事關係相對簡單的知識分子扎堆的地方。他們的思想封閉保守,基本不與人來往,也不鼓勵我與同學交流。我當時覺得,我自己的性格是他們一手造就的,現在看來是冤枉了他們。沒有他們,我還是會依然故我。我不喜歡打擾別人,也不願意被人打擾。這是從小在爺爺奶奶那裡養成的性格,與父母無關。


命運這種東西,生下來就安排好了。怪不得任何人,也怨不得任何人。我的爺爺奶奶,命運只是借着他們的手,造就了今天的我。而如今,他們已經垂垂老矣。他們住在養老院裡,仰賴別人的看護。他們當年炒的菜,我依稀還能記得味道。而今天他們在養老院裡吃什麼,卻仿佛與

我毫不相干。時間是最無情的。一代一代的生命,前仆後繼,最終都成了它的祭品。終有一天,我也會老的指揮不動自己的身體,也要仰賴他人的照料。在那之前,我要為自己找個好的歸宿,一個身心都可以停靠的港灣。這是後話。


【1】畢達哥拉斯,古希臘數學家和哲學家。我們中國人說的勾股定理,在西方叫做畢達哥拉斯定理。在哲學上他是形而上學的開創者之一,啟發了後來的柏拉圖。而柏拉圖在西方的地位,就如同孔子在中國。

0%(0)
0%(0)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 - 問號哥 11/23/22 (199)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忠於契約,立志轉向神——寫在感恩節前
2021: 查經分享:創世記第三十七章
2020: 最近兩周查經筆記
2020: 講道: 末日警告
2019: 巴刻:審判台
2019: “你可以奪走我的自由,卻奪不走我的禱
2017: 列舉一下俺在華人教會被洗過的腦
2017: 一心靠神話活着,別二,別三心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