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知識──真的與假的 -- 摘自鍾馬田牧師《清教徒的腳蹤》
送交者: any_one 2008年06月01日15:19:15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知識──真的與假的
摘自鍾馬田牧師《清教徒的腳蹤》

一、問題的本質
每一個基督徒都要面對不同的生活、教會危機,傳福音的着重點和特性也不同。有些人忙於參加各種活動,專注於工作,卻輕忽在真理上的認識。這已經有許多人不厭其詳地提出抗議,指出錯誤。另外一些人則忙於追求知識上的長進,可是對本身所處的危機──理性和知識上的自高自大卻茫然不知。

二、知識的必要與陷阱 知識是必要的。聖經裡面充滿了道理,尤其是新約書信把信條和真理作出有力而榮耀的闡明。使徒們不但傳講真理,他們也一再強調真理知識的重要性。根據新約書信的教導,教會的難處,大部份可歸咎於在知識和領會上的欠缺。因此,我們必須重視知識。歐文在一篇文章提到,首要是真理,其次才是敬虔,然後才有敬拜。這是我們所同意的。但是,知識和悟性的恩賜,雖然可能是神賜給我們各種恩賜中最寶貴的(除了賜下祂的兒子和救贖的恩典外),卻可能成為我們屬靈生命中的陷阱和危機。這正是哥林多教會的處境。也是這篇文章的主題。

三、對知識有錯謬看法的原因
1. 普遍原則
a.魔鬼的工作﹕魔鬼不能攔阻我們隨從真理,也不能把我們困在心思黑暗和無知中,我們也發現光是忙亂在工作中的危險,因此牠就改變戰略,把自己偽裝成光明的天使,叫我們在尋求知識上走進極端,叫人失去平衡。
b. 半桶水的危險﹕稍稍學懂一點,就自以為什麼都懂了──不學無術的危險。
c. 光閱讀而不聽道:因為會失感受到話語傳講出來時的能力。Philips Brooks曾給講道下定義﹕經由人的性格傳遞出來的真理。神會使用不同性格的人傳講真理,人聽道時會感染到話語中的真理所發出來的能力﹔同時,講道的人,一面講解,一面會把經文應用到實際層面,不斷提醒我們,叫我們加以實踐。人如果只看書,往往會缺少了這個實踐的層面。
2. 特殊原則
a. 把求知當作主要目的﹕
只看重對真理和知識的探討,即理論性和學術性的研究。
把聖經當成一個學科去啃,變成考試科目﹔無形中把聖經知識和其他學科相提並論。尤其是把對真理的講解變質,即把對真理的研究僅限於學術討論時。許多研究宗教歷史的人就是如此,他們熟讀一切細節,對其中的精華卻毫無所知。研究神學的過程也可能有類似危機﹕神學變成學位和文憑考試的必修課,結果把對關乎追求認識神的事,僅看為一門學問。神學就變成一門虛假的知識,空談理論而不切實際。
b. 把理性當成認識真理的唯一方法。
我們的確強調要優先運用理性,但是如果把人限定在純理性的態度,就容易把人導入「虛假的知識」里。這是保羅所說的,純粹用理性追求真理,不用心靈,也就感受不到真理的能力。這類人純粹用自己的思想去吸收知識,也全不運用意志。如果所研究的不能引起行動,帶動意志,那有什麼益處呢﹖羅馬書6﹕17說: 感謝神!因為你們從前雖然作罪的奴僕,現今卻從心裡(指心靈、感性層面)順服了(意志的運用)所傳給你們教義的規範(這才是知識、理性層面)。從這裡,你可以看到人知、情、意全部的投入。如果把理性從人的心靈和意志強分出來,就變成知識的空談。
套用另一種說法,就是只曉得皮毛,卻不真正認識事物本身。只會講有關福音的事,對福音本身卻沒有真正的認識。神學最終的目的是認識神──一位有位格的神,不是一堆抽象的概念。使徒約翰提醒我們: 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
c. 有些人慣用清教徒和他們的著述來替代他們自己的思考。這種方式所表現出來的知識,不過是“虛妄的知識”,因為只存在他們的思想,沒有成為他們生命的一部分。

四、虛妄知識的徵兆
1. 失去平衡。他們會對某些題目特別感興趣(只偏重自己的專長),稍有點心得,就自以為是,對其他事物卻一竅不通。這就是失去了平衡。這種人的偏差,往往在他們所慣用的口頭禪和陳腔濫調中表露無遺,常一些故作驚人的用詞或口號掛在嘴邊。這正是不學無術的人的真面目﹔他們缺少真知識,也缺乏均衡發展。使徒用“自高自大”來描繪這種人。這種人自以為什麼都懂,經常炫耀,趾高氣揚﹔無法容忍別人的指正,也不能忍受別人的反對。他既然學富五車,就無法接受別人的提議,不容相反的意見存在,換句話說,就是“傲慢”。
2. 對待別人的態度:自以為高人一等,瞧不起別人,自誇所擁有的知識和悟性。其他人既然不能領會,對偶像的事模糊不清,那麼就不值一顧﹔他們因此蔑視這些人,沒有一點體諒。還有一些人的傲慢,表現為厭惡,認為別人既然悟性不高,會妨礙自己的追求,也責怪傳道人為什麼總是提及那麼淺顯的道理。他們認為別人只會妨礙他們的追求,因此瞧不起別人。
3. 自滿自足,一味陶醉在自己的知識領域中,把自己埋在書堆里,看不見別人,也忘了世界中還有失喪的人,對人類的問題也漠然不見﹔碰到自己有興趣的東西就侃侃而談,炫耀自己的學問,卻從來不問世事。他和外面其他的活動完全脫節,也失去作用。這是我們很容易落入的偏差。

五、虛空的知識
使徒在第二節說﹕“若有人以為自己知道什麼,”對這種人,他只能這樣說:“按他所當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這句話部份的意思是:這個自以為滿有知識的人,其實不是真有知識。意思就是:假如這個人真的認識神,他一定不會有這種表現。他以為他認識神了,但他不過是知道關乎神的一點知識,不是真正認識神,否則,他的為人就不會是這個樣子。
威特腓德在談論聖經時曾說:“這是我的盤石,我的根基。我天天倚在枕上讀聖經,已經有35年之久。我愛讀聖經,但聖經不過是把神的應許記錄下來,而從頭到末了,每個字都在說出一個屬靈的計劃﹔聖靈要把我們連於神。借着聖靈的幫助,信主的人能呼叫‘我主我神’。但是,假如你僅以此為滿足──(請留意,他說的‘此’,是指聖經本身而言)──魔鬼就會讓你一味談道理談個夠﹔你會從信奉阿米念派的主張,轉而信從加爾文派,而且十分正統﹔假如你滿足於這種現狀,基督根本沒有住在你裡面。”
留意威特腓德的話:假如你僅熱衷於這類理論的知識,魔鬼就會讓你談個夠。假如你不認識基督,也不認識神,魔鬼根本不在乎你從阿米念派,轉奉加爾文派的信仰,因為兩者都有不足之處。理論上主張加爾文派的,一點不比持阿米念派理論的人強。這就是威特腓德的意思。因此,他提出警告,他關注的是我們是否得着了聖靈。然後他往下說:“當你得着聖靈,你就可以說:‘神是屬我的’”他的意思是說,魔鬼一點不在乎你光有知識而沒有聖靈的教導,因為僅有知識本身,就算是真正的知識,也沒有多大分別。這就是威特腓德的意思。他本人信奉加爾文派,而且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布道家之一。
另一個理由。我們這樣的景況──自以為有知識而自以為榮,把專愛搞活動的人看扁了,批評他們,甚至不理睬他們──這不是真的知識。因為,關於神的知識是浩瀚無窮的。人怎麼能自誇見識淵博。當人領會到知識的廣闊無邊,一定會明白自己渺小如侏儒。聖經里一切的啟示,是為了把我們帶進對神的真認識里,祂是那位在榮耀中永存的、滿了威嚴尊貴和聖潔。一個真認識神的人,怎有資格自誇呢?
真正的知識一定會把我們帶到神的面前,與祂有真正的交往﹔聖靈會在我們的心中同證我們是神所生,可以經歷到心靈里不可言喻的喜樂,使我們預嘗天上的生活﹔是我們的心有說不出的火熱,願意倒空自己,向主完全降服,並借着一種屬天的聖潔,完全得潔淨。這正是聖經要引導我們認識的,也是所有神學研究的目標。如果我們領會這才是真正的“知識”,我們怎麼還會自認有“知識”?

六、真知識的準則
用什麼標準來試驗自己是否有真知識呢?
1.愛神的心。使徒在林前8:3說:“若有人愛神”,他實際上是說,這就是知識。換句話說,認識神的,就必愛祂。人不能沒有愛神的心而能認識祂。因為神就是愛,因為祂是滿了榮耀,也因為祂的所是。人若真正認識神,自然就落在“驚異、愛慕與頌讚”的感受中。真知識一定會引進對神的愛慕。
2.以品格定標準。使徒指出,“唯有愛心能造就人”。愛心會造就出什麼品格呢?林前13章說得很清楚:“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真實屬靈的品格就是如此。它的特點是什麼呢?首先最主要的,就是謙卑。聖經中記載的那些遇見過神的人,他們都要撲倒在地,像“死了”一樣﹔會像以賽亞那樣說:“禍哉!我滅亡了!”他們會因自己的知識和學習自誇,自以為告人一等嗎?不會!他們只會自慚形穢,只會自覺不配站在那個地位上,不配批評別人。真正的知識必會帶出謙卑,也會帶出聖潔與敬虔。
3.對待鄰舍的態度。愛鄰舍是主給我們第二條最大的誡命。我們應該愛鄰舍,尤其因為他們的軟弱無知。如果他是阿米念弟兄,那又怎樣?如果他不認識恩典,那又怎樣?難道我們要鄙視他,不理會他,把他撇在一旁嗎?讓我再引述威特腓德的話:“對這樣的人,信主的人就會想到在他們裡面基督的成分。主說:‘我的羊’。”啊,因為這寶貝的稱呼‘我的!’我要稱頌神!照着祂永遠的揀選,我們成了祂的羊。主基督說:‘父所賜給我的羊。 這些羊是父神因着從亙古以來與祂兒子所立的約而賜給耶穌基督的。”這是對揀選這偉大真理一個何等寶貝、奇妙的說明。這揀選的真理也正是恩典的真理的一部分。
威特腓德又說:“我願那些還沒有這樣領會的人能有更好的頭腦思想,雖然我相信更重要的是要他們心裡有更清楚的看見。願神幫助我們能存誠實的心彼此包容。”我們會同意他這句話,我們相信這樣的人是犯了錯誤,但不要鄙視他們,或嘲笑他們,不要認為他們如果你和他們理論是在浪費時間。讓我們同意威特腓德所說的:他們的心思比頭腦更清楚。只要一個人的心思是對的,就算他的思想不對,我們也要存心忍耐對待他、幫助他。不要一味指出別人的錯處,一直要證明自己是對的。假如你相信你是對的,那麼你的責任就是要糾正他﹕要糾正他,就要用愛心、忍耐設法去了解他,不要用威嚇的態度,更不要看扁、輕視他。而是設法了解他,向他提出例證,跟他討論研究,儘量用愛心為他解明聖經的話,好讓他在心思中逐步明白更多。

七、真知識的果子
1.在主里有喜樂。當我們真認識主,不單是信靠祂,我們在祂裡面會有喜樂。教會裡面最有喜樂的人,一定是那些認識恩典的人。他們不會自認為有知識而自高自大。
2.對神大發熱心。他們會為神的名大發熱心,因而對失喪的靈魂充滿憐憫。世上最偉大的布道家,正是認識恩典的人。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對神有最清楚的認識。你知道嗎?1790年掀起的福音運動初期,每一個有分在其中的人,都是加爾文派的。我不喜歡這種在聖經里找不到的稱呼,但這卻是簡單的歷史事實。今天海外流行一種概念,認為那些高舉恩典信條的人,都不作工﹐都不相信福音工作的重要性。為什麼會有這種概念?有道理嗎?如果有的話,那意思就是:我們自以為有的知識,根本不是知識,我們有的只是無用的理論上的知識,不是認識神的知識。人若認識神,他就一定要比別人更為神的名發熱心,更看重神的榮耀。他會渴望全地的人都來親近祂,他也一定是個最活耀的傳道者。我們曉得,在18世紀期間,沒有比威特腓德更火熱服事神的人。
3.熱愛失喪的靈魂,也為神的榮耀大發熱心。虛妄的知識常為我們帶來偏見、傲慢,也不能容忍別人,求神憐憫我們。“你們當以基督的心為心 耶穌是何等謙卑1讓我們能表明自己是認識神的,不光是借着我們對神的愛,也是借着我們對鄰舍的愛,尤其是對那些失喪的、軟弱無知的、退後灰心的、在靈里作嬰孩的、初信的、和那些學習遲緩的。願我們能對他們滿有忍耐,正如神對我們滿有忍耐一樣。

八、怎樣得着這個真知識呢?(提綱)
1.讀聖經!從讀聖經開始,加上對自己的省察。你要查問自己,是否把從聖經學到的應用出來。比方說,“這話是對法利賽人說的,但我是不是這樣?”可以讀一些聖徒的日記﹐如愛德華滋、John Fletcher曾提出供人省察自己的一系列問題,可以參考。無論你怎樣作,必須要去省察自己。
2.平衡地閱讀。沒有平衡的閱讀習慣,很容易產生虛妄的知識。那些光閱讀神學書籍的人,最易受害。閱讀要平衡,有如飲食要平衡一樣。我獲益最深的,是一方面讀神學書籍,一面也讀屬靈人的傳記,例如愛德華滋、威特腓德。這是我能給大家最有幫助的忠告。
要“知道並感受”神的親近!如果我們對這感受一無所知的話,我們所擁有的全部知識,是沒有價值的(林前13:2)。求神保守我們不致落在“虛妄的知識”中,因為這並非是真知識,只是假冒的,而且毫無用處。
林前13:2 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主日廿二 [海德堡要理問答-第八課(主日
2007: 科學和上帝,邏輯上有矛盾麼
2006: 歸於朽壞
2006: 彩虹網友精彩對話回顧5:聖經啟示與科
2004: (ZT)軍牧的困惑
2004: [ZT]中國城市教會的發展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