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Amoss:心路歷程 二(十一)
送交者: Amoss 2009年11月18日12:13:20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主啊,你是信實、大能的神。你曾對以色列人說:你們就是我的見證。我們查考聖經,發現以色列人是你的選民,他們在歷史上的經歷不停地印證你所說的話。無論他們的成功,還是失敗,都彰顯出你的榮耀。你擊打埃及,顯示你的能力遠超埃及諸神;你在曠野磨練他們四十年,顯示你極大的耐心、愛心和豐富的供應;你賜給他們律法,表現你的公義與憐憫。你在他們進迦南地之前,反覆警告他們背道的後果,日後的發展證明你的預言是準確無誤的。當他們在應許地離棄你的時候,你耐心地、一次又一次地派先知規勸、警戒他們,但他們始終不聽。後來你的兒子耶穌親自來到他們中間,他們卻同羅馬人合謀,將耶穌基督釘上十字架。主啊,他們一直都生活在悖逆中,因此你將他們交在敵人的手中管教,以便他們悔改。你承諾過不會永遠拋棄他們,不是因為他們的義,而是因為你自己的名,並且因為你同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只是他們至今仍生活在不順服中。你說過他們最終要歸向你,你外邦人的數目添滿後,以色列必全家得救,我們也期待着那一天。

其實以色列的歷史也是我們全人類歷史的一個縮影。神通過他自己同以色列的關係彰顯了我們人類的悖逆、狂傲,神的信實、公義與慈愛。又通過以色列將救恩帶給我們。主啊,我們雖然常常失信,但你決不會失信。我們感謝你,因着你的救恩和大愛,也因着你的信實和大能。我們要住在你的殿中,直到永遠。

我想花點時間談一下所謂替代神學,即新約開始後以色列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新約的都會已經取代了舊約的以色列,舊約中神給予以色列的祝福全部轉給教會了,許多預言與祝福都不能按字面意思來理解,而應該按靈意來解釋。許多偉大的聖徒,包括初代的教父,後來的大神學家奧古斯丁,天主教的阿奎那,後來的宗教改革人士。可以說,這是教會的一個傳統。主張按字面意義來解釋舊約中對以色列的預言和應許起自於十九世紀英國的一個小教派,是一個相當新奇的事物。在以色列建國後,替代神學家們並不認為這是什麼神的特別計劃,而是人類政治生活中一個偶然的小波紋,是幾千年來國家、國境不斷變化的一個小插曲。最明顯的證明是當今以色列國的人普遍不信神,而神所應許復活的以色列是敬虔的。所以現在在巴勒斯坦地的,由猶太人為主的以色列國不是古以色列國的延續,同神的應許沒有關係。政治上,這批基督徒在以巴衝突中同情巴勒斯坦人,許多人認為以色列是西方為還自己良心債,強行在阿拉伯人的地盤中奪取一塊給猶太人,從而造成目前的亂局。他們主要的聖經依據是保羅在羅馬書中所講的:外表作猶太人的並不是真的猶太人,唯有內心受割禮的才是真猶太人。又說:他們所求的沒有得着,而被選民(教會)得着了。

這種神學給我的第一個困惑是:神對我們說話的時候,我們可不可以明白他的意義?神說話可能有多重含義,有些我們暫時明白不了。但我們能明白的那一部分是不是他的本意?我們在讀聖經的時候,裡面是暗藏玄機還是平鋪直敘?法國人達里達說,語言文字沒有確切的含義,意義是由讀者或聽眾來定義的,他列舉了上百個解經的例子來證明他的理論。不過我想問達里達一句,你著書立說或演講的時候,嘴裡的話有沒有確切的含義?如果沒有,那最好閉嘴。神在對亞伯拉罕許諾的時候,亞伯拉罕是怎麼理解的?假如亞伯拉罕到天堂後神告訴他,我從前對你講的,你全領會錯了,亞伯拉罕會怎麼想?如果神的話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我們有什麼理由說神是信實的?因為以後見神面的時候,可能我們理解的天堂如同地獄,地獄如同天堂。神可以說你在地上時理解錯了,這些東西要按靈意來解釋。如果我們承認神的話是有字面含義的,是我們所聽得懂的,我們就必須承認舊約,甚至新約中大量關於以色列的預言並沒有實現。如果我們相信神是信實的,我們就要相信,這些預言最終要實現。所以,以色列並沒有從神的計劃中消除。從前的聖徒,包括教父們持這種觀點是可以理解的,但今天的基督徒們再這樣想,就是將大神跡平常化了。

我並不是說任何經文都必須用字面意義來解釋,有些經文需要按喻意來解釋,但我相信判斷何處神所講的是字面意義,何處是喻意是很容易分辯的,按常識即可。人的天賦裡面包含了這種能力,是直覺的一部分,沒有語言學家和社會學家說的那麼複雜。我們寫文章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讀者如何理解了,何況神呢?按直覺,我們可以分辯出百分之八九十的語句是喻意還是書面。很多人將字面喻意化,或將喻意字面化,是出於自己的神學或哲學偏見。

有人講,以色列犯罪了,不承認神的兒子,所以神將他們放棄了。假如真的這樣,那麼教會作為整體,是不是也應被放棄了?教會,包括天主教,東正教與新教所犯的罪,一點也不比以色列人少。為什麼神可以因罪而放棄以色列,但卻沒有放棄教會呢?新教的人士講:過去那些罪全是天主教犯的,現在我們更正了,與他們劃清了界限。但使徒信經中的普世教會(Catholic Church)並不是指某個時段,某個地段信仰純正的教會,而是指超越時空的神用自己的血贖回的教會。我們自己再純潔,也同過去撇不清干係。新教的基本教義同天主教有割不斷的聯繫。在我們內部來看,天主教與新教無法調和,但外人看來兩者沒有本質的分歧。所以,歷史上的、當前的以及將來教會的罪,我們每個信徒都在其中。但以理在禱告時,承認的是列祖和自己犯的罪,沒有將自己同歷史割裂開來。如果因為選民犯罪神廢棄了自己的約,神照樣會因為教會的罪廢棄新約。或許我們應當投靠伊斯蘭,它正是這樣宣稱的:以色列與基督教都因罪被神放棄了,現在蒙揀選的是回教徒。

宣稱神因罪的原因放棄以色列是既不相信神的恩典,也不相信神的大能。雖然我們常說舊約是律法時代,新約是恩典時代,但舊約中的恩典是隨處可見的。神對以色列人的處理也是恩典。首先,神揀選以色列而不是其他民族,這本身就是恩典。神對以色列人說:我惡以掃而愛雅各, 不是因為什麼律法。摩西說,耶和華揀選你們,並不是因為你們的人數比別的民族多,其實你們人數在萬族中是最少的;而是因為耶和華對你們的愛,又因為他遵守他向你們的列祖所起的誓。神賜給以色列人的律法也是恩典的產物,為的是讓以色列人見證神恩。申命記中說:因為在萬民的眼中看來,這就是你們的智慧和聰明;他們一聽見這一切律例,就必定說,這大國的人真是有智慧,有聰明啊。哪一個大國的人有神與他們這樣新近,像耶和華我們的神,在我們每次呼求他的時候,與我們新近一樣呢?又哪一個大國有這樣公義的律例和典章,像我今日在你們面前頒布的這一切律法呢?恩典本已存在,而律法是後加的,律法彰顯了恩典,而沒有取代它。假如不是恩典,以色列人早在曠野便被滅絕乾淨了;假如不是恩典,從亞伯拉罕到大衛都不能得救,因為他們都犯了罪,而且有的罪還不輕。既然是恩典,就不會因以色列人的犯罪而被廢掉。我們仰望的神是創始成終的神,而不是半途而廢的。

神做事時,不是因我們怎樣反應而行動,那樣他什麼都做不成,而是因他的榮耀。在曠野中,神說要滅絕以色列人時,摩西禱告說:如果你這樣做了,那埃及人會怎麼說?求你因你名的緣故原諒這百姓。通過先知以西結,神宣告說:我作這事,不是為了你們,而是為了我自己的聖名,就是在你們所去的列邦那裡所褻瀆的,我要使我的大名顯為聖,這名在列邦中已經被褻瀆了,是你們在他們中間褻瀆的。假如舊約的所有的應許都靈意化了,神怎樣從列邦中得到榮耀?我相信,基督再來時,舊約的預言、應許都會不折不扣地實現。

持替代神學的人最常引用的經文是羅馬書中保羅說:外表做猶太人的不是真以色列人,以弗所書中說:以色列人與教會合為一體。於是教會與以色列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所以舊約的選民以色列已經被教會取代了。但當他們讀到羅馬書第11章時便碰到困難,保羅說:當外邦人的數目添滿後,以色列人便要全家得救。按行文的韻律,這裡的以色列人顯然指民族上的以色列。於是神學家們對這段經文不停地靈意化,卻沒有統一的意見。奧古斯丁與加爾文都主張,這裡的以色列是指全體教會。沒有得救的外邦人不停地加入教會,等到最後一個人加入後,基督再來,那時教會全體(以色列全家)就一起得救。另一種解釋是以色列人歷來都有得救的,這以色列全家是指歷史上所有得救的以色列人的總和。

我相信,保羅寫信時,並不是在寫今天的法律條文或學術論文。開篇便有個定義說道:在本信中除非特別聲明,以色列指蒙恩得救的教會;橄欖樹是指生長於某地的可以打油的闊葉落葉樹等。一個詞語的確切含義要靠上下文和行文的節奏來判斷,這對於正常人來說不是太難的。羅馬書第十一章緊接橄欖樹的比喻後,很明顯此處的以色列人指肉體的以色列民族。保羅告訴外邦信徒不要驕傲,以色列被拋棄了,但是暫時的,神最終要將他們帶回來。以弗所書第二章的文法也是一樣的。保羅並沒有說教會取代了以色列,而是從前神的恩典沒有臨到外邦人,但現在則到了以色列以外的人。雙方在神家裡是一樣的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工間操:)) 飯後動動手...
2008: 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着
2007: 危機與轉機 (三十四)
2006: 神學有許多是屬於不能實踐類,但如缺乏
2006: 對東方人的思維來說,學就包括作,知識
2005: 因你與我同行
2005: 呵呵,我也對照着原版聽了幾遍,
2004: 給wjbh姐妹,日語的福音單張
2004: 拒絕為廢墟美容——德國見聞錄之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