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gzh【解經書介紹】【希伯來書】【PNTC】【譯文】 |
送交者: nngzh 2011年07月16日19:59:09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
【解經書介紹】【希伯來書】【PNTC】【Peter T. O'Brien】【譯文】
Journal Of The 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 - June 2011 (54/2) - 404~406 頁 The Letter to the Hebrews. xxxiii + 596pp., $50.00 作者奧布林(O'Brien)已經為“柱石新約解經系列”(Pilla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Series,簡稱PNTC)奉獻了兩部釋經著作,第一部是出版於1999年的《以弗所書釋經》,第二部就是這裡要介紹的,出版於2010年的《希伯來書釋經》。作為兩部PNTC系列釋經書的作者,奧布林達到了PNTC釋經系列編輯所提出的要求。根據卡爾森(D. A. Carson, PNTC的總編)的陳述,PNTC的編輯原則如下:“PNTC釋經系列的作者們的目標就是均衡而開放地展示最“客觀”的觀點。”(xi頁)奧布林均衡地處理了許多重要的論題而沒有陷入卡爾森所說的“在細節上過度學術化的泥沼”。 本書結構介紹如下: 在編輯和作者序言之後,是縮寫對照表,以及《希伯來書》相關的著作目錄(xi-xxxiii)。 本書的主體分成兩個部分:導言(1-43頁)和經文注釋(44-541頁)。 最後是主題、作者、經文以及經外文獻的索引。 在總共43頁的導言中,奧布林認真介紹了一般《希伯來書》釋經書導言都會討論主題,包括:
除了一個例外,在寫作日期、作者、風格、對象、和背景上,奧布林的結論與近來其他大多數福音派釋經著作的觀點都一致。即,奧布林相信,本書由不知名的作者(現在有不少學者都認為《希伯來書》的作者可能是亞波羅)於公元60-70年間寫給在羅馬的“處於退回到‘依靠舊約的宗教禮儀’危險當中”猶太基督徒的一封講道式書信(13頁)。 比較重要的是,恩斯特-卡茲曼(Ernst Kasemann)曾在他的《上帝徘徊的子民》(The Wandering 但更重要的是,奧布林還反駁了另外一個觀點。這個觀點是很久以前由斯比克提出的(L'Epitre aux Hebrux, 2 Vols.; Paris: Gabalda, 1952-53)首先明確提出的,認為《希伯來書》要在柏拉圖主義和亞歷山大的腓羅的背景下來讀。但隨着死海古卷的發行,斯比克自己很快就放棄了這個觀點。("L'Epitre aux Hebreux: Apollos, 除了些微的不同,奧布林接受喬治-顧斯理(George H. Guthrie)所採用的《希伯來書》文學結構以及他的敘事分析(《希伯來書的結構》,[Grand Rapids: Baker, 1998]),把《希伯來書》分成九大部分:
奧布林所採用的《希伯來書》結構,與威廉-雷恩(William L. Lane)(Hebrews 1-8 and Hebrews 9-13, [WBC; Dallas: Word, 1991])所採用的結構略有不同。 奧布林把《希伯來書》中兩個主要的總結性段落,4:14-16和12:19-25,分別作為獨立的段落來分析,可見他對這兩個段落特別地重視。在奧布林看來,這兩個段落是整部書的兩個轉折點,而這兩個轉折點之間的5:1-10:18是整部《希伯來書》的“神學論述的主體”(34頁)。 尤其重要的是奧布林對《希伯來書》中警告性段落的處理。對奧布林而言,全書有五個警告性段落:
按照奧布林的觀點,這五個警告中,後四個都是與“背道”有關(146-147頁;224-225頁;373-382頁;492-494頁)。然而,相對於其他的釋經者,奧布林是怎麼理解的“背道者”的結局的呢? 大衛-艾倫(David Allen)提到,路加警告背道者的結局就是失去賞賜(《希伯來書注釋》[NAC; Nashville: B&H, 2010]),而格里斯-考克瑞爾(Gareth L.Cockerill)認為背道者的結局是失去救恩(《希伯來書注釋》[NICNT;Grand Rapids: Eerdmans, 即將出版])。 相比之下,奧布林堅持的觀點是,“背道者”就是根本不明白或沒有得到救恩信息的讀者。奧布林斷言:堅持要回到猶太教、轉離福音信息、或離棄基督徒群體,這些都表明他們“從來就沒擁有過救恩的有效性(Redemptive Effectiveness),而且只要他們什麼時候這麼做,什麼時候就是在貶低基督所獻之祭的獨特的重要性”(13頁)。因此,對奧布林而言,《希伯來書》的作者“反覆提到房子,就是為了強調憑信心的忍耐,對於將來到在天上的城中享受永遠的安息的重要性”。 任何指責奧布林在處理《希伯來書》中那些令人頭疼的複雜問題的手法過於簡單的說法,都是不太合適的。正相反,奧布林的重中之重是要讓讀者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當前討論的話題下:就是《希伯來書》的作者說了什麼(或說,就是奧布林所理解作者說了什麼)? 很遺憾,本書就到13章25節隨着原文的結束而結束了。對於一部完整的解經書,對這部古老的布道書信,怎麼也得有一段構思精巧的總結啊。但奧布林沒有結束語。然而,這個遺憾也許不是奧布林所能控制的。 儘管奧布林全書是按照顧斯理的九段文學結構寫成,但PNTC的編者卻把奧布林的書按照《希伯來書》的自然章節編成13章。這種安排的結果就是,打亂了奧布林的經文分析的布局。例如,“希伯來書第一章”(44-80頁)和“希伯來書第二章”(81-124頁)在本書中是作為單獨的兩章。但根據奧布林的經文分段和以此展開的分析,讀者可能期望章節的題目是“第一章:上帝在這末世借着他的兒子啟示我們(來1:1-4)”,然後是分章的空白,接下去是“第二章:兒子與天使身份的比較(來1:5 - 2:18)”。 但我們所看到的《希伯來書釋義》沒有按照奧布林的經文分析的段落分章,讀者看到的是對應經文13章的分章方式。我認為也許按照奧布林的經文分析的段落分章更好。 然而,奧布林的表達能力實在無以倫比。並且,他把所有的希臘文的文法分析和重要的討論都放到腳註中,這樣,正文因為沒有技術性細節的討論的中斷,讀者讀起來非常流暢通順。在我所讀過所有大部頭的《希伯來書》的釋經書中,奧布林的這本見解深刻、文筆通暢的著作,無疑是非常出色的。 Herbert W. Bateman IV Southwest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 Fort Worth, TX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0: | 大家周末愉快,可以再問一個問題嗎。 | |
2010: | 神給所有人機會拒絕他 | |
2009: | 南北戀-2 | |
2009: | 據說, 信神, 言行舉止就彰顯了神; | |
2008: | 倪柝聲:默想啟示錄(1)-啟示錄要義 | |
2008: | 誰需要醫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