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分辨靈恩的十二原則
送交者: 恩上加恩 2014年10月18日10:50:59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分辨靈恩的十二原則             

滕近輝牧師

基督教圈子裡面,有四種衡量一切的標準∶一是以教會傳統與聖經並列,甚至把傳統(Tradition)放在聖經之上。這就是天主教的標準。第二是以理性為最高的標準,用它來衡量聖經。這就是自由主義的神學。第三是以經歷與感覺作為衡量一切的最高標準。這就是一般靈恩運動的傾向。第四是以聖經本身為衡量一切的絕對標準。這就是福音神學與信仰。

本文根據主耶穌與使徒們在聖經中的教導,提出對靈恩分辨的十二項原則。感謝神,靈恩圈內近來也開始了分辨的追求。

(一)是否高舉榮耀基督?

主耶穌親自告訴我們,聖靈來是要榮耀祂(約十六14)。基督才是主體與最高對象。

使徒保羅所作之工,是藉著聖靈的能力來傳揚主耶穌基督(林前二2-4)。聖靈不過是催化劑,基督才是主體。所以他說∶「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使徒時代的教會,高舉基督,而非聖靈。

在全部聖經中,聖靈的角色是傳達性的(異象、言語),渠道性的(能力、方法、河流),因此,「藉著聖靈」是一句標準式的話。

有人說,舊約是聖父時代,四福音是基督時代,五旬節以後是聖靈時代。這話是有語病的。五旬節之後是教會時代。教會擔起普世傳揚基督福音的使命,見證祂是「主─救主耶穌基督」(彼後一11),而聖靈是完成這使命的能力(徒一8)。

「聖靈時代」使我們想起主後第二世紀的孟他努靈恩運動中,其領袖孟他努宣稱∶耶穌預言保惠師將要降臨,已經應驗在他身上,他就是聖靈時代的開始(見林榮洪著《基督教神學發展史》第六十六頁),引起很多混亂。

主耶穌重視聖靈,使徒們重視聖靈,我們重視聖靈,因為祂是能力的靈,引導我們進入真理的靈,見證基督的靈,榮耀基督的靈,帶來復興的靈……但祂不是任何時代的主體,雖然祂在每一個時代中,都是極重要的。

(二)是否引致教會的合一?

保羅說∶「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四3)。聖靈工作的重要標誌之一,就是產生信徒合而為一的心。歷代聖靈所帶來的大復興,都是加強了合一,而不是分裂。例如∶宋尚節所帶給各地教會的復興,是禱告、愛心、熱心事奉、獻身、獻金、熱心傳福音、勝罪、彼此認罪和好……的復興。那些得到復興的人留在教會裡面,繼續起了好的影響,沒有分裂的情形。

但今天,有不少人有了某些超自然的經歷之後,開始只追求感性的興奮,而且固定在某一種方式裡面。他們只能對其一種類型的詩歌產生反應,那些多年來曾經感動激勵無數信徒的聖詩,對他們變成索然無味了。那些熱心愛主,為主完全擺上,滿有聖潔品格,熱心傳福音,安靜追求聖靈復興的信徒,已被他們劃在圈外,只因沒有追求他們的經歷。他們離開了很好的教會,而且拉着別人離開教會……漸漸他們原有的方式失去興奮的作用,就被帶入新的方式,層出不窮,愈來愈倚靠感覺與超自然經歷。

哥林多教會追求聖靈的恩賜,但是靈性上卻是「結黨」、「紛爭」、「屬肉體」(林前一10、11,三1),以及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中指出的其他九大問題。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三)是否造成混亂?

使徒保羅自己大有屬靈的恩賜,但他提出在恩賜的運用中,需要「慎思明辨」(林前十四29)。他又提出分辨的一個重要原則∶不可混亂──「神不是叫人混亂,乃是叫人安靜」(林前十四33)、「凡事都要規規矩矩的按着次序行」(十四40)。

次序是神的本性,顯明在大自然界的規律、次序與和諧中。靈界也是一樣,都是規律與次序之神的創作。

使徒時代的教會中,已有混亂的情形發生(林前十四章),二十世紀的靈恩運動中也有不少混亂的情形發生過──在西方與東方都有。我在青年時已多次聽聞過中國大陸教會中這一種情形。最近兩年來,加拿大多倫多飛機場附近的葡萄園教會聚會情況,已遠近皆知──有的人大笑不止,有的滾在地上大笑數小時;獅叫、狗叫及其他動物叫聲,時有所聞∶有人學公雞走路的姿勢∶一步一伸頸∶有人全身抖動……整幅動物園景像。一些在加拿大讀書的非洲學生看見這種情況時說,他們在非洲的土人宗教聚會中已經司空見慣了。最近美國葡萄園最高領袖層才公開指責這些事,與他們劃分界限。這是好現象。但是令人難解的是,竟然需要兩三年之久的時間,才能作出這樣的結論。可見當局者迷,屬靈的分辨是多麼不容易∶在超自然的經歷中,失去以聖經的原則去鑑別現象的能力。

不要忘記,鬼曾公開承認耶穌是「至高神的兒子」(路八28)。不要忘記,撒但的拿手好戲是冒充基督。

撒但可以混入靈恩,使之變質。這正是今天葡萄園高層領袖已經公開承認的事。 

(四)是否以傳福音為重點?

主耶穌明說∶聖靈降臨的主要工作,是把福音傳到地極(徒一8)。任何運動若不注重傳福音,都是偏差,因神計劃的中心是福音。

凡是注重傳福音的靈恩運動,就少有偏差的現象。例如南美洲好些國家的靈恩運動,是很注重傳福音的,例如阿根廷的靈恩運動有很強的福音出口。他們早就否定了多倫多葡萄園的情況是出於聖靈。

凡是將追求的對象放在超自然的感覺經歷上的靈恩團體,就多有花樣和偏差,也出現問題。

葡萄園是以布道的重點起家的──「權能布道」。希望他們繼續保持這重點,不要轉向更多感覺的經歷上追求。他們似乎面對這一個危機。 

(五)是否注重信徒在聖道中的建立?

聖靈是「真理的聖靈」(約十六13) ──引導信徒進入真理。真理就是道。「道」、「真理」、「命令」、「我的話」,這些同義字在主的臨別教導中出現了二十二次,可見祂是何等重視「道」,這也是聖靈注重的工作之一。

靈宮是聖靈藉著道所建成的教會。教會裡面必須有道時時宣講出來,會眾必須經常有道可聽,他們的靈性才能真正建立起來。沒有道,信仰就沒有實質∶沒有道,教會就沒有道路。感覺的作用會停止,但道是「永存」的(彼前一25)。主說∶「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約十五7)可見我們與主的交通是建立在道上。沒有道,我們的信仰就沒根基,因為主說,聽了祂的道就照著去行的人,就是把人生的房子建造在磐石的根基上,永不動搖(太七24)。把信仰建立在感覺的經歷上,或任何其他的基礎上,都是危險的,不能持久的。

因此,保羅說∶「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其中更要羨慕的,是作先知講道。」(林前十四1)但是問題在於∶「先知講道」四字的原文是「說預言」,是否中文聖經翻譯錯了?不是。理由如下∶

(1)保羅不可能把說預言放在那麼高的地位上,作為信徒追求的主要恩賜。

(2)保羅明說,這恩賜的作用是「造就、安慰.勸勉」(十四3)。這明顯不是預言的作用,乃是講道的作用。保羅進一步說∶「作先知講道,叫眾人學道理,叫眾人得勸勉。」(林前十四31)這更明顯是指講道而言。

(3)為甚麼保羅用「預言」來代表講道?

因為在舊約中,先知的信息分為兩部分,一是預言將來要發生的事∶二是宣講神的旨意。後者的成分比例更高。因此,保羅用「說預言」來代表「作先知講道」。可見中文聖經的翻譯是沒有錯的。

一般來言,靈恩運動中講道的成分偏低,這是需要糾正的。有些領袖已經覺察到這一個需要,這是好現象。

保羅再三叮囑∶「既是切慕屬靈的恩賜,就當求多得造就教會的恩賜。」「在教會中,寧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如說萬句方言。」(林前十四12、18-19)

在靈恩運動中,許多人競說預言,但經過詳細考證後,顯明許多預言沒有應驗。著重說預言成為靈恩運動最大的詬病。預言中國大陸在九五年攻台,就是明顯的例子。 

(六)是否使人愛神?

保羅說∶「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羅五5)這愛澆灌在保羅心裡,他就說,因基督的愛激勵他,他就決定不再為自己活,乃是為替他死而復活的主活(林後五14)。這愛激勵了千萬信徒在羅馬帝國的大迫害中,甘心殉道∶這愛激勵了近世二百五十年普世宣教運動中,千萬位宣教士在各國為主付上無可估計的代價∶這愛也激勵了數十年來在中國大陸迫害之下,千萬信徒願意為主受苦……這正是這一節的上文所說的∶「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羅五3-4)。

是的,愛神是聖靈的寶貴工作。真正的靈恩絕對少不了它。 

(七)是否結出聖靈的果子?

主耶穌給了我們一個最正確、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太七20)

聖靈的內居與充滿必然結出聖靈的果子。沒有果子的恩賜,只是枝葉而已。主到無花果樹前,是找果子,不是找葉子。「只有葉子」使主失望(太廿一18)。

不但如此,主耶穌講出「由果認人」的原則之後,跟著提出一件極嚴重的事,就是有些人沒有果子,卻有行神跡的能力,而這些人被主強烈的拒絕(太七21-23)。

使徒行傳中提到聖靈的兩種不同作用∶一是聖靈「降下」,二是聖靈「充滿」。前者有超自然的現象,卻沒有屬靈的深度∶後者有深度,結出果子。分述如下∶

(1)聖靈「降在」人身上

(a)在哥尼流家中,聖靈降在那些初次聽福音,剛剛決定信主的人身上,他們有了講方言的現象(徒十44-46)。但他們毫無屬靈的深度,是初信者。

(b)在以弗所,施洗的門徒接受了基督,奉主的名受洗。聖靈就降在他們身上,他們說了方言(徒一九5-7)。他們也是初信者。

(c)在撒瑪利亞,腓利在那裡傳福音,許多人信主,都是初信者。聖靈降在他們身上,隨即有超自然的表現,大概是方言(徒八9-17)。 上述的三次,都是福音初傳到外邦人中間,他們未知聖靈降臨的事。因此神重演聖靈降臨的情況。

(d)五旬節聖靈降臨──這是第一次,既是降下,也是充滿(徒二3-4)。這一次有深度(他們已禱告了十天),也有方言。

(2)聖靈充滿在信徒裡面,表現屬靈的能力與美德

使徒行傳中記載另八次聖靈充滿的事跡∶

(a)彼得被聖靈充滿,滿有膽量,在被逮捕受審時,慷慨見證基督是人間唯一救主(四8、12-13)。

(b)耶路撒冷教會的眾弟兄姊妹,在受迫害恐嚇時,同心禱告之後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神的道」(四31)。又滿有愛主愛人的心,將一切獻上,共同生活。

(c)耶路撒冷的七位執事被聖靈充滿,而有好名聲及智慧充足(六3)。

(d)司提反被聖靈充滿,在殉道時滿有喜樂,表現了與主在十字架上相同的愛心,為打死他的人代禱(七55-60)。

(e)保羅在悔改信主時,經過了三日三夜不吃不喝不睡的禱告,就被聖靈充滿,立刻開始滿有信心、愛心及膽量,宣揚福音(九9、11、17、20、23)。

(f)巴拿已被聖靈充滿,而表現美好品格(好人),大有信心,帶領許多人信主,成為安提阿教會的好領袖,更表現了舍己的精神,邀請保羅來,取代他自己的領袖地位,尋求教會的好處,過於自己的榮耀(十一24-26)。結果,教會充滿了好見證,而獲得非基督徒給他們的美譽∶「基督徒」──一群與耶穌基督有美好關係,而像基督的人。

(g) 保羅被聖靈充滿,而滿有能力,勝過那被撒但使用來攔阻福音工作的以呂馬,因之帶領當地的官長信主(十三8-12)。

(h)保羅與巴拿巴被聖靈充滿,而在被人抗拒驅逐時,滿有信心與喜樂(十三50-52)。 

上述聖靈的兩種作用──降下與充滿,都是寶貴的,但是後者更重要,與屬靈生活的實質更有關條。在屬靈的事上,實質永遠比表像更基本。這是靈性追求路線上的一個重要原則。

同類性質的另一件值得注意的事,就是保羅把恩賜分為兩種∶一是工具性的恩賜,二是品質性的恩賜。前者是用來作成某些事工的器具∶而後者是工作品質的基礎。

一般信徒追求工具性的恩賜∶會講道、會領詩、會組織……但是保羅卻重視品質性的恩賜,他勸勉在這一方面追求和挑旺(提後一6-7)。他所提出的恩賜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當人只追求工具性恩賜時,就一切表面化,失去屬靈的真意。結果,恩賜愈大愈容易跌倒,愈自我中心,愈求虛榮,愈浮淺。反之,當一個人的靈性愈好時,他工具性的恩賜就愈有屬靈的。 

(八)是否引致更像基督的生命?

是否注重對付罪、追求聖潔?

保羅是一個被聖靈充滿的人,而他追求的最高目標,就是「我活着就是基督」(腓一20-21)。

聖靈的最高工作,就是造成一個像基督的人。保羅把聖靈的這一種工作,在哥林多後書第三章裡面清楚告訴我們。他說∶「……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恰是)從主的靈變成的。」(林後三18)

聖靈是基督的靈。這一個「靈」字有兩種意義∶一是聖靈,二是精神。聖靈帶出基督的精神。

靈恩運動裡面有一派的教導,叫做「成功神學∶聖靈的工作把信徒帶入成功或興盛(prosperity) ──健康的興盛、物質的興盛、靈性的興盛、事業的興盛等。這是把舊約的字面意義帶入新約時代。它正在造成一種物質化的屬靈觀,很受歡迎,正中時代潮流的下懷。

在這種神學裡面,十字架的道路、舍己、向世俗死、向罪死、對付肉體等等從基督而來的信息,逐漸失去意義。這樣就與基督的精神背道而馳。這是需要謹慎分辨的一件事。基督人與成功人之間,有極重大的分別。 

(九)是否傾向以經歷代替神的話?

經歷是很重要的。有知識而無經歷,是空洞的知識。我們應當追求屬靈的經歷。所以彼得說∶「你們卻要在……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彼後三18)

但是,在屬靈的追求上,需要平衡。保羅說∶「他們向神有熱心,但不是按看真知識。」(羅十2)

靈恩運動的聚會很少不是以超自然的經歷為追求重點的,他們似乎已經失去了安靜領受恩惠的能力。若沒有興奮的感受,就不是好聚會,若沒有大聲的禱告,就不能禱告,若沒有超自然的現象,就是沒有聖靈的工作。沒有身體的動作,就不能敬拜讚美。這已經成了靈恩聚會的通常情況,把聖靈的工作限制在某一種的途徑上與型態內。

在另一方面,一般的傳統教會也有他們的固定型態與傳統。他們在潛意識的心態中,已經把超自然的因素擺脫淨盡。不容許任何活潑的形式,與開放的心靈的表達。

在中國大陸非靈恩的家庭教會中,十幾年來不斷有神跡的出現,這是一件寶貴的事,給我們重要的提醒。

最重要的是兩者之間的平衡∶熱心而有知識。 

(十)是否引往以「心靈和真理」敬拜神的道路?

「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約四23)

「心靈和誠實」的原文也可以譯為「心靈和真理」。「心靈」和「誠實」是同樣的含義。把兩者放在一起是重複。但心靈和真理是兩件事,放在一起,意義豐富。

不管心靈多麼真誠,卻沒有真理的因素,就會造成偏差。不錯,歌頌與禱告是敬拜中很重要的因素,但是詩歌和禱告中的真理成分∶也是同樣的重要。講道更是敬拜的基本因素。

天主教的禮拜中,講道很短,一般來說,約十至十五分鐘。聖公會的禮拜也傾向短的講道。靈恩的聚會也明顯有同樣的表現。在一般福音信仰的教會中,講道占最重要的地位。但卻有另一種的偏差,就是在一般會友的潛意識裡面,作禮拜就只是聽道。感謝主,近年已有明顯的改進∶講道成為敬拜的一部分。

在傳統的詩歌中,藏著豐富的神學與真理信息,也有敬拜的意識,是神給教會的寶藏,決不可輕視或放棄。

靈恩運動對敬拜有顯著的貢獻(尤其是葡萄園的詩歌),把會眾帶入個人的、直接的、感情的、向神的敬拜中。這是很寶貴的。

最理想的,是把上述兩類詩歌配合在一起。事實上,已經有些教會開始這樣作了。

(十一)是否與十字架道路相違反,因而引致一種錯誤的 「能力較量」的神學 (Power Encounter Theology)?

讓我們從兩方面來探討這一個問題∶

一方面,我們確實在聖經中發現「爭戰」的觀念,例如以弗所書六章一至十八節所講的。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必須了解,保羅所說屬靈爭戰的武器,是一種屬靈素質的能力∶真理(腰帶)、公義(護心鏡)、福音(鞋)、信德(藤牌)、救恩(頭盔)、神的道(寶劍),最後以禱告作為運用上述一切軍裝的基本方式,使全部武裝活潑起來,完成它們的作用。

進一步說,基督徒在屬靈爭戰中的得勝能力,乃是十字架的能力。這能力是「愛的軟弱」的能力。這軟弱就是基督在十字架上所表現的軟弱,任憑惡人逞威宰割,祂默默無聲的忍受這一切惡的權勢。祂只表現了一種能力,就是愛的能力,而這能力的途徑是軟弱。所以這是「愛之軟弱的大能」。這就是「仗着十字架夸勝」(西二15)。這就是為甚麼那「被殺羔羊」至終成為「猶大支派的獅子」(啟五5-6)。

請看∶當耶穌在十架上呼喊「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的時候,正是神人復和的時候──聖殿的幔子由上到下裂開,完成了罪人到神面前的通道。當耶穌在十架上呼喊「我渴了」的時候,正是那從祂肋旁流出的「水和血」開始引發那生命的「活水江河」的時候∶當祂被人譏諷不能從十架上救自己的時候,正是祂能拯救別人的時候∶當祂喝十架上死亡苦杯的時候,正是祂把福杯遞給我們的時候∶當祂在客西馬尼園中放棄調動「十二營天使」來拯救祂脫離十架的時候,正是 開始以十架之愛「吸引萬人來歸向祂」的時候(太廿六53∶約十二32)。

十字架的愛是神得勝撒但的方法,所以保羅說∶「我們也是這樣同祂軟弱」林後十三4。我們千萬不可以「較力神學」來取代「十架軟弱神學」。 

(十二)是否因為天主教與新派神學裡面亦有靈恩運動,所以在熱衷追求合一中,忽略彼此之間在教義上的重要差別?

讓我們從四方面來探討這一個問題∶

第一方面∶基督徒應該尊重和愛一切人,不論他們的立場與信仰是否與我們相同(彼前二17)。尊重並不表示我們同意他們的立場或信仰。

第二方面∶在新神學圈子和天主教徒中間,有不少人在最基本的信仰上與我們相同。這是歷史和現狀的見證。

第三方面∶那些獲得靈恩經歷的天主教徒和新神學圈子裡面的基督徒,都傾向對聖經更開放,更有新的追求與學習。

第四方面∶我們在以上所提出的心態中,仍然堅持教義的重要性與基礎性,作出認其的分辨。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信心與重生——約壹 5:1(司布真)
2013: AutumnRain: 也談尼哥底母
2012: 紐約聯邦上訴法庭今天對“同性婚姻”的
2012: xiangpu:弟兄難道不知道所有的罪性都
2011: 有個問題想問問真正的基督徒們。基督徒
2011: zt:封從德直指柴玲說謊 細說墮胎四次
2010: 國內的憤青越來越嚇人了麼
2010: 劉同蘇評洛桑(zt)
2009: 一個活祭-劉雲楷弟兄的見證-3
2009: 自 由 * 生 命 * 前 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