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之上”修正版 |
送交者: Hesed 2005年12月17日14:58:20 于 [彩虹之约] 发送悄悄话 |
我想,有时把“基督徒”改成“知识分子”也是挺贴切的。 很多时候人们由于来自不健全家庭,对爱和责任都有极度的误解,也有许多感情包袱和情结,更别说永远背负着政治重担的中国知识分子。 而基督徒信主之后,若这些包袱和情结原封不动地引进基督徒生命而没有采取相应举措,将难免演变成在极力侍奉的表面隐藏着很大的思想或心理障碍,如果这些人进入全职侍奉,在这条很多时都是孤独的道路上,当事人的情况将每况愈下。这类人,无论全职侍奉与否,如果离开教会,这些人没有生存能力。如果留在教会,会留下没完没了的问题。倘若周遭的基督徒都足够成熟的话,还可以“养”这些人一段日子,但毕竟我们还是人,不是神... 现在有为数不少的人迷信“爱能治百病”,所以“精神病”更需要爱,不能轻易下判词说对方有心理疾病... 灵恩派至少承认有问题,不过很容易把什么都当邪灵赶了... 可是谁没有伤害又被伤害过呢?信心就是要超越这些。否则就在人的伤害和苦毒当中绕不出去了。有些人每逢主日就来处理苦毒,但回去之后又积累苦毒等下周再度清理。 史考特. 派克(M. Scott Peck)在《精神成长之路》之中说道: “倾向于逃避问题及其固有的情感痛苦就是心理障碍的主要根源。既然我们大多数都或多或少有这方面的痛苦,我们大多数就或多或少有着心理障碍、缺乏完备的心理健康。我们当中有些人会煞费周章地去逃避问题及其所招致的痛苦, 远离所有明显有益和明智的作法以找寻较容易的出路,构建最精心炮制的幻想以便生活下去,有时甚至完全与现实脱节。 引用卡尔.荣格(Carl Jung)言简意赅的优雅措词:‘精神病永远都是合理的痛苦的替代品。’”[注一] “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之一总是错综复杂、环环相扣的谎言,有些是人家告诉我们的,有些却是我们自己告诉自己的。这些谎言只能在一个全然坦诚的氛围中揭露并剪除”[注三] 。[注二] 不信主的,除了上论坛开骂以外,或许就没有多少可以宣泄精神苦闷的渠道了。也许我有些夸张,我总觉得目前千千万万个在国外的中国人都还活在各种不同的“身份危机”identity crisis[注三] 当中,在国内的却生活在不大不小的“精神分裂”schizophrenia [注四]当中,终日为了衍生自不同价值取向的责任范围而疲于奔命... 然而,在论坛指出对方的“自我感觉良好”的同时,自己的“绝望”却没有得到缓解。无论教会论坛,如果我们着意于个人的伤害和对方的“自我感觉良好”,有时带来的是更多的苦毒和无奈,甚至于绝望... 传 1:14 我 见 日 光 之 下 所 作 的 一 切 事 , 都 是 虚 空 , 都 是 捕 风 。 传 2:17 我 所 以 恨 恶 生 命 , 因 为 在 日 光 之 下 所 行 的 事 我 都 以 为 烦 恼 。 都 是 虚 空 , 都 是 捕 风 。
———————————————————————————————————— 注一: 译自: 史考特. 派克(M. Scott Peck); 《精神成长之路》"The Road Less Travelled"; Arrow: London; Arrow Edition; 1990; 第15页 注二:同上 第60页
“身份危机”Identity Crisis - 当你对自己的定位或存在意义产生极大的困扰和不解,以至影响日常生活功能。
“精神分裂”Schizophrenia - 当你的思想和情感脱节产生极大的困扰和矛盾,以至影响日常生活功能。 根据MMPI的研究,中国人在这方面的norm值比较高,或许因为中国人的文化既有激情又有压抑吧。值得注意的是,MMPI的基础理念是没有绝对的正常或者不正常,心理障碍乃是取决于当事人与社会的脱节程度。这也是和社会学中的“consensus reality”(多数人认同的现实)概念是相一致的。按这标准,很多初期教会的殉道士都有可能被判定为有“心理障碍”。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4: | (讨论)答一国内朋友问 | |
2004: | 什么是最好的生活(生命需要感动;世俗需 | |
2003: | ZT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4-1 | |
2003: | 中国再不惊醒就晚了 | |
2002: | 南怀瑾:论语别裁:里仁第四:仁义值千金 | |
2002: | [一了]我们得罪上帝了 | |
2001: | 信任的真实和比喻 | |
2001: | 再见亦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