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佛教东传史(一) |
送交者: nngzh 2005年08月31日20:24:50 于 [彩虹之约] 发送悄悄话 |
大话佛教东传史(一)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释迦牟尼先生在菩提树下禅定的时候,孔子正一边周游列国一边痛苦的想着“仁远乎哉,吾将上下而求索”(后一句是我编的);世界另一端的欧洲---希腊最初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开始研究万物本原和矛盾对立的问题(列宁说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奠基人,我的妈呀,这么早就有辩证法了)。所以说,同时期的不同文明在解决了温饱后不约而同地寻找着精神世界的寄托。大家要求证的问题相同,采取的路径却各异。 以“慈航普渡”为宗旨的佛教产生于印度并非偶然,印度从古至今一直是贫富悬殊,阶级压迫残酷。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首陀罗、吠舍,甚至还有贱民等种姓不仅生而穷困,而且还要忍受婆罗门教的等级观念和种族隔离。因此印度的先哲们很早就开始找寻摆脱苦海的出路--------于是,佛祖诞生了。 释迦牟尼生于尼泊尔境内喜马拉雅山下一个叫毗迦罗比的小国,母亲在回娘家的途中在一个叫蓝毗尼花园的地方,生下了这位释迦国的太子。近代为了争夺佛祖出生地的所有权,印度和尼泊尔差点兵戎相见(类似现在辽阳人和北京人争夺曹雪芹的藉贯一样),最后在尼泊尔境内出土了阿育王御立的佛祖诞生纪念柱,这场争论才告一段落。佛祖的出生年代在大乘和小乘佛教中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大体是公元前620-前560年间的事,具体是哪一年,我也不想去考证了,反证他是生了出来,没有夭折更没难产就是了。 释迦牟尼一生下来就有异象显于天,又是白象又是天泉,总之跟常人不太一样,中国的佛教徒每年在四月初八要过浴佛节,就是纪念佛祖的诞辰。什么?你说你没见过别人过浴佛节,那你总该知道傣族有个泼水节吧,对了,这就是傣族人过浴佛节的一个仪式。北方的汉族过浴佛节没那么热闹,但一般也是很讲究的,庆祝仪式从三天到八天不等,一些著名的禅院都有大型的活动,你要是走过路过了,一定可别错过。 释迦牟尼在青年时代发育还算正常,16岁时就结了婚,还生了个儿子(佛祖居然有儿子,听起来是不是有些怪怪的)。29岁时的一天,释迦太子要出城,结果在东西南北门分别撞上了生老病死四种苦像,按说这是走霉运到家了,但我们的释迦先生不这样想,他认为这是神在指引他去寻求解救众生的出路,于是他就---出家了。 当时印度正流行以极度虐待肉体寻求解脱为表现形式的苦行僧团(这种僧团现在还有),释迦牟尼带着5个待从加入其中,在恒河两岸的森林里度过了六年非人的苦行僧生活。苦行僧的生活就是日食野果、夜宿荒坟、身披鹿皮、拒绝洗澡,如此折磨身心,直至骨瘦如柴。估计是释迦牟尼受不了这个苦了(佛书说释迦牟尼发现这种执着于肉体解脱的修行不是解脱心灵之苦的妙药),六年后他独自离开了森林,他接受了牧羊女给他的乳糜(史书没写是人奶还是羊奶),6年来他吃了第一顿饱饭。中国的佛教徒们以此典故发明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一直以为吃腊八粥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想不到居然是从印度的一个牧羊女那学来的)。 释迦牟尼酒足饭饱后(错了,他没喝酒),开始坐在一棵大树下想心事,一想就是七天,其间有淫女魔王来扰乱(此处删节若干字),更有各种野兽鬼魃来恐吓。但释迦牟尼都不为所动,终于在第七天的夜晚,觉悟出了全部真理,达到了绝对清净之界,获得了无上法力……唉,废话太多,总之他成佛了。他坐过的这种大树,在印度原叫荜钵罗树,从此改叫菩提树,释迦牟尼也改叫“佛陀”了,即真理的觉悟者之意。 佛法僧是佛教的“三宝”。佛当然是指佛陀,即修行的指路人。法是佛教重要的法器“转/法/轮”,这个东西以后再讲,着重说说僧。僧是佛教的信徒,和尚和尼姑是中国化的叫法,梵语中应该叫“比丘”和“比丘尼”。水浒中常提到“头陀”这个词,头陀其实是对有名望的高僧的尊称,尤指彻底地除却“五欲”的僧人(五欲指什么,是不是吃喝嫖赌抽,我不知道),第一个被称为头陀的是摩诃迦叶,在中国的寺庙里他通常站在佛祖的左侧,是个老者的形象。站在右侧的那个年轻人叫阿难,据说他博闻强记,据说他博闻强记,佛祖的很多圣谕是由他来整理的。佛祖死后,有两个国家的人都想把阿难抢去传法,阿难怕把事搞大,伤了两家的和气,干脆哪家都不去,站在一个木舟上自焚而死。唉,受人爱戴到这个份上还真的成痛苦了。后人总结了佛祖的十大弟子,后而还会陆续提到几位。 (二)从竹林精舍到祇园精舍 佛祖创建了佛教,从此自称“如来”,意“如实而来,证成正觉”。下一步的问题就是如何传教了。当时他先回到波罗奈国(印度战国期十六大国之一)郊外的鹿野苑苦行林,没费多大力气就说服了先前那5个待从成为信徒,这样鹿野苑就成了初传大教的胜地。 鹿野苑究竟在什么地方,历史上是有争议的。印度人对佛教初传期的成文历史基本都没保留下来,所以也没有鹿野苑地理位置的确切记载。关键时刻还是中国人帮了忙,唐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对鹿野苑的位置给出了详细的记录,英国考古学家根据这些文字在今印度瓦拉那西市西郊终于发掘出了鹿野苑的遗址。后来世界上佛教还算兴盛的一些国家纷纷来这里建造寺院,比如中国、日本、中国西藏和斯里兰卡等,中国的寺庙比较冷清素雅、日本的比较别致,斯里兰卡建的石塔比较有气势,总之这里有点象万国佛教建筑艺术的园林。有一些来自日本、台湾的僧侣也常住在此,静静地守护着这片佛祖初传大法的神圣之地。 接着说佛祖的传教。佛教的传播靠这么几个人是不行的,佛祖心里开始琢磨如何取得古印度大国的支持。当时印度正处于列国时代,雅利安人的后裔在恒河、印度河建了若干个城邦制的小国,比较大的有十六个,其中又以摩揭托国和居萨罗国为最强大。佛祖首先就动身去教化摩揭托国的国王瓶沙王。出乎意料的是,此行非常顺利,不仅瓶沙王皈依了佛门,并且还送了佛祖一处大宅子作教之用,这就是佛史上第一座寺院-----竹林精舍。 为什么会这么顺利呢,这里面有个重要的历史背景。让我们先回头学点婆罗门教的知识。婆罗门教是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时带来的原始宗教。作为多神教,它尊梵天、毗湿奴、湿婆为三主神,其它小神还有很多(本人曾参观过几个印度教寺院,有幸见识这些明显带有原始宗教特色的印度诸神),奉行“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宗旨。它所尊循的种性制度其实反映的是雅利安民族在征服印度后对被征服民族的一种种族压迫。 经过近千年的变迁,祭祀阶层日益把婆罗门教作为其横征暴敛的工具,这种情形类似于中世纪欧洲,基督新教革命前,原天主教腐化堕落的过程。因此在僧俗界中都有改革婆罗门教的呼声,同时随着世俗权利的不断增长,掌握王权的刹帝利种性,也对婆罗门等级中神权高于王权的制度感到不满。同样的事情还是在欧洲天主教史上也发生过,英王亨利八世就是不满天主教庭的神权对王权的侵犯,而改基督新教为英国的国教,加速了天主教史上的第二次大分裂。 其实原始佛教也是从婆罗门教中分裂出来的,它在因果报应、轮回等教义上都有很浓厚的婆罗门教教义的影响,然而佛教凭借:知识、仁慈、和平这三条明显有别于婆教的宗旨开始了对母教的大挑战。 佛祖住进瓶沙王送的竹林精舍后,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皈依,这其中就包括部分婆罗门教的僧侣,舍利弗和目健连就是重要的两位。 关于目健连的典故很多,比较著名的就是“健连度母”(京剧里有个著名的剧目就是跟据这个故事改编的)。目健连入了佛教后,得知自己的母亲因前世积恶太多而堕入地狱,于是他请求佛祖帮他超度自己的老妈,最终他的老妈获救出狱(指地狱)。这个故事满足了中国人的孝子情节,所以自梁武帝时代起(这个梁武帝是中国佛史上大大有名的一人,以后还会经常提到他),跟据这个典故定七月十五过盂兰盆节,纪念历代宗亲亡灵。你若是觉得盂兰盆这个名字听的陌生,那我说“七月十五过鬼节”你一定就有印象了。现在的日本人也过盂兰盆节,不过他们是在农历的八月十五,这一天是日本13个法定假日之一,可见佛教文化在日本也是很深远的。 话说回来,目健连超度了别人,却未能超度自己,他后来被敌对的婆罗门教徒乱石打死,真是够惨的。 佛祖在竹林精舍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动身去别一列国中的大国---居萨罗,同样轻易地教化了国王波斯匿王,该国太子将国都舍卫城里的一处私人府坻送给佛祖居住,这就是祇园精舍。祇园精舍比竹林精舍要气派,佛祖在这里一住就是25年。这样恒河流域两个主要的大国都皈依了佛门,其他小国自然竞相效仿,佛教由此得以在中印度广泛传播。 (三)涅磐寂静四大皆空 佛祖的晚年岁月依旧在繁忙的传教活动中度过。与婆罗门教祭司不同的是,释迦先生不避等级差别,哪里的穷苦人多、贫病的人多,他便出现在哪里。而碰巧印度恒河流域潮湿炽热的气候很适合疾病的流行,所以佛祖也就特别的忙碌。有一次毗舍离国(也是印度列国十六大国之一)发生了大瘟疫,人们都避之不及,佛祖却执意前往为生者治病,为亡者超度。如此这些,自然为早期的佛教赢得很良好的印象分。说起大瘟疫在古代是常有的事,中国的史书上也有相关的记载。但最吸引眼球的还是中世纪的欧洲发生的黑死病(balck death)大流行,几年中夺去了欧洲大陆二分之一,英伦三岛三分之二人口的生命,比现在爱滋、SARS可怕多了。 话题扯远了,回到前486年时的印度,佛祖在这一年有些心神不宁,他不顾弟子们对他年事已高的劝阴,执意离开晚年一直居住的王舍城竹林精舍,长途跋涉去舍卫城的祇园精舍。结果走到摩罗国都城外的拘尸那迦(在今联合邦迦夏城)外的森林中一病不起,阿难为他在一棵大树下铺一草席,乔达摩悉达多同志面西而卧,以手托头,右脚置于左脚上,寂静地涅磐了,亨年80岁。佛祖涅磐自然没有留下什么影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老照片》中找到弘一大师(即李叔同)的涅磐像,跟佛祖的姿势是一模一样的。 佛祖涅磐了,照理这里应该为其光辉而伟大的一生出一篇正式的悼文,然而要盖棺定论,就不能不把释迦先生的佛学思想介绍一下。但印度佛教有别于其它宗教,它有一整套繁杂晦涩的哲学体系。在思想性方面可与之比拟的可能只有中国的儒学(宋明理学),其它的宗教的经典大都集中于各种戒律(如伊斯兰教的古兰经),而早期民族的历史细节(如基督教的旧约全书)。而佛学思想非几句话能讲清楚,本人的研究也不深,不愿班门弄斧,只挑几个浅显的概念说一下。 佛教讲六道轮回,即凡界的人有六种生存状态: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根据不同的修行和业报,人的生命可在这六道中不断沉浮和转生。作恶越多,在六道中下沉的也越深,最倒霉地当然是身陷地狱,而地狱中又分八层(称八热地狱),最底下的那一层叫什么,我不说你也该脱口而出,对了,就叫无间道(梵语avici)。不过无间道还有另外一句解释,这里也不多说了。 信了佛的人还要不断的修行,以使自己在六道不断沉浮和转生。那么信佛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佛祖说----那就四大皆空吧。大乘佛教认为人和法(不是指法律,而是指事物和现象)均非独立的存在,甚至边四大-----地、火、水、风也是虚无的。有些人总是对“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很有兴趣玩味,其实可别想歪了,佛教中的色是指人的肉胎,而非性欲,连四大都是空的,人的肉体自然也是空的了。 俺是唯物的,所以说起这些唯心的东西,脑袋就有些发晕,就此打住吧。最后我觉得认识佛教应该把它最重要的三大宗旨(即三法印)记住,即----诸法无我、诸形无常、涅磐寂静。这是佛教的中心思想,同时也成为后来1000多年间佛教各宗派辩称谁是真正佛法的重要的论题。 回来接着讲佛祖,他圆寂后,摩揭陀等八国抢分了他的舍利(舍利是什么我就不介绍了,大家都清楚吧),另有婆罗门人和孔雀族人把装舍利的器皿也瓜分了。后人为此建了十座塔以示纪念,令人惊讶的是,后来的考古居然证实了这一传说。不过佛祖的舍利后来似乎又被重分了一次(据说是阿育王干的,后面还要提到他),分成几万份,送到全世界各地供奉。这下中国的史书上可就热闹了,翻翻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动不动就说谁谁谁从西天取得佛骨舍利,皇帝一高兴就建塔留念。到现在最著名的一处舍利胜迹,恐怕要算陕西法门寺出土的佛指骨舍利,用八层宝函装着,极尽哀荣。 说到法门寺的佛指骨舍利不能不多说几句。它在佛界中自所以规格最高,首先在于大唐王朝唐高宗、武则天等人的一致追捧,唐史中记载,法门寺先有舍利塔,后修寺院供奉,唐朝皇帝们信佛无度,隔几年就派大批侍臣将法门寺中的舍利迎至宫中供奉,有一年又要迎取,刑部侍郎韩愈上书反对这种辅张浪费,当时的唐宪宗一怒要杀韩愈,经人求情,才将他发配到潮洲外放。若没这个事韩愈那篇著名《祭鳄鱼文》可能还写不出来,唐宋八大家中有没有这姓韩的也难说了。 后来法门寺因战乱,年久失修,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野。1987年的时候原塔崩坏,政府组织重建,意外地在塔底发现了地宫,从中起出了装璜极其精美的舍利宝函,由于这是从史书中可追溯最远的舍利实物,所以顿成世界级的国宝。这个小东西后来被迎送到港、台、泰国等地去接受膜拜,每到一处皆万人空巷。现在的法门寺因出土这一宝物,也财源广进,香火极盛,诸位去陕西一定不要错过到法门寺一游。 (四)原始佛教的第一次大分裂 前文介绍完了释迦牟尼的一生,这里再把佛教的四大圣地着重说一下(其实在前文中都有介绍)。由于本文的重点是介绍佛教的文化和历史,而不是佛教的教义,所以关于一些文化旅游的东西会不少的(后面介绍到中国佛教文化时会更精彩,有兴趣的朋友请耐心期待吧)。 首先是佛祖的诞生地---蓝毗尼花园。现位于尼泊尔境内,在这里发现了阿育王石柱(印度国徽上的正中央就是这个图案),由此佛祖诞生地的争论就有了了结。现在这里的遗址规模很小,阿育王石柱也被搬走了,馆藏在鹿野苑的博物馆里。 佛祖悟道地----菩提伽耶。就是当年佛祖禅坐过的那棵菩提树,现在位于印度比哈尔邦伽耶市近郊。由于13世纪莫卧尔王朝的回教成为印度国教,所以早年的很多佛教遗址都被毁了,佛祖禅定的那棵菩提树据说被回教徒砍倒当劈柴烧掉了,现在的菩提树是后来从斯里兰卡引种的。另外还有缅甸国在这建的大石塔,莫卧尔时期为免遭破坏,石塔外面有土堆封上,淹没了数百年,1881年的时候,英国考古队在这里发掘出了石塔,这在当时是很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 佛祖初传佛法处----鹿野苑。这个地方前文已经详细说过了,不再讲了。佛陀涅磐处----拘尸那迦。关于这个地方的现今位置,考古界还有争论,一般也是尼泊尔说和印度说的争执,不去管它了,反正佛祖没能永生,他死了。 佛祖死后,如何来继续宣扬佛法,这在佛教徒中间引起了争论,由于佛祖生前不立文字的,所以在他圆寂后的第一个雨季(印度高原一年只有两季,旱季和雨季),迦叶召集500多名比丘在王舍城外七叶窟这个地方,进行了第一次佛祖语录的结集。因为大家都是凭记忆来写的,为了严谨起见,都在句首加上“如是我闻”四个字,这相当于《论语》中的“子曰”这个意思。这部语录成书后取了个名字叫《阿含经》,它是原始佛教中的最初的重要经典。小乘佛教是佛教派系中的“原教旨主义者”,所以它们基本上都是以学习《阿含经》为主的。小乘与大乘的区别后面再慢慢说。 原始佛教在佛祖死后安静地传播了100多年,其间波澜不惊,即没有广收信徒,也没有“三世而终”掉,这种温吞水的局面直到佛教开始其第一次大分裂也有改观。 其实较早前类似的分裂便已发生过。佛祖有个堂弟叫提婆达多,自认很聪明,加入佛教后一直想挑战释迦先生的权威。碰巧摩揭陀国瓶沙王(这个人前面已提过了,就是送祇园精舍的那位)的太子阿者世,也瞧着佛祖不顺眼。这位太子先是暗地支持提婆达多,后来干脆把老瓶沙五给杀了,自己篡了位。阿者世虽然多次迫害佛教徒,甚至派刺客暗杀佛祖,但他最后还是醒悟,重皈了佛门。不过提婆达多派并没有就此消亡,唐代高僧义净到印度取经时还见过提婆达多派的僧侣。 到了公元前4世纪的时候,佛教真正的大分裂开始了。当时吠舍离国的一些僧侣开始违反戒律,少量接受施主金钱的施舍。按说这也无可厚非,钱可以买僧侣必需的一些日用品,比如泡网吧就需要钱嘛。但这种行为引起了保守派僧侣的激烈反对,他们召集700名比丘在吠舍离城进行了佛教史上第二次大结集,规定了“十不法事”(类似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由于这些僧侣的地位较高,称为“上座部”。对立面上的那些僧侣也搞了次结集,据说他们发动了一万人,因此叫“大众部”。 上座部和大众部佛教是后来小乘和大乘佛教的前身,一派偏于两个凡是,一派要求改革(这一句也是胡扯,佛学人士不要找我算帐)。他们的这次分裂和佛学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暂时没有危及到自身的发展,相反各种思潮的泛起,带来了佛学思想的繁荣,没过多少年,佛教就迎来了它在印度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阿育王王朝。 (五)亚历山大和阿育王 古印度北有喜马拉雅山天然屏障,南有大海,东北方向虽与缅甸毗邻,但这边都是些良民,不足为患。所以自古以来印度所有的入侵者都是从其西北部的伊朗高原和帕米尔高原上涌下来的。从某各意义上讲印度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被征服的历史。自远古雅利安开始一直到19世纪的英国人,先后来此赴征服盛宴的不速之各差不多有七、八拨之多,到了前327年,这次是从巴尔干半岛一直征战而来的马其顿人---征服者亚历山大。 观众们可能会奇怪,说着印度佛教,怎么忽然把亚历山大扯上来了。原因是这样的,亚历山大虽没有与佛教产生什么瓜葛,但他却无意间给印度留下了两笔遗产。其一是马其顿的希腊铁蹄荡平了印度河流域,打破了古印度列国时代的政治平衡,它退走后给这里留下了势力真空,为此后的孔雀王明一统印度作为准备。 更为重要的是,马其顿人曾占领了古印度西北的大国犍陀罗(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一带),留下了的希腊人及其后迁入该地的受希腊影响的塞种人,使该地区的文化及建筑打上了深深的希腊痕迹。这一文化背景为今后佛教的造像艺术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甚至于佛祖雕塑形象的确立也与之深深有关。 回过头说亚历山大,他于前327年灭亡了希腊人几百来的梦魇---波斯帝国,而古波斯早在前518年就将印度河平原上的诸小国收入了囊中,马其顿士兵们随着征服的惯性一头撞开了古印度的大门,亚历山大同志一只脚站在门内向里张望了一下。 此时的恒河流域的政治局面也与佛祖悟道时起了一此变化。原摩揭陀国(送佛祖竹林精舍的那个国)已进入难陀王朝时代(前364--前324),并逐渐强大起来。经与居萨罗国(祇园精舍)多次征战,最终消灭了这个强敌。按说难陀王朝此时实力虽处于极盛,也不可能与征服了欧亚非三大洲的马其顿重步兵较量,正当印度人大难临头的时候,他们却开始交好运了。 马其顿人一路征战到这里时已筯疲力尽,战士思乡情绪严重、消极厌战,而湿热的恒河气候又令军中疾疫流行。亚历山大站在古印度的大门口看着恒河平原上田园诗般的美景,谗虫大动,他猛吞几口口水,不够身边那些病殃殃的士兵,刚想冲进来抢几个印度大眼睛MM回去,忽然身后又传来巴比仑发生叛乱的消息。唉,英雄气短、红顔命薄。伟大的马其顿到底没能与柔美的古印度擦出爱情的火花,亚历山大衔恨班师。 马其顿人走后,当地的印度人民在孔雀族人的领导下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拥代月护王(前324--前300)为王,随后月护王又利用摩揭陀国内发生的人民起义,出兵消灭了难陀王朝,一统恒河流域,建立了对印度而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传到第三代领导集体手中时(错了,不是领导集体,是个人),印度史最伟大的国王阿育王(前273--前236)即位了。阿育王是个很少见的有征服欲的印度人,他即位之初就带兵四处征伐。最初的征服常常伴随着残暴的屠戮,前261年他征服了印度南部的大国羯凌迦,一次俘虏了15万人,他下令屠杀掉了10万人。巨大的杀戮所产生的阵阵快感弥散掉之后,阿育王感到了更为巨大的空虚,生与死的可怕命题开始折磨着年轻国王的内心。也就是这次屠城后,阿育王开始对前生的忏悔,在比丘的教化下,他作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决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世界所有大教的传播都离不开世俗王权的支持,因而一个统一强大的孔雀王朝皈依佛门,对佛教传播的意义不言而喻。阿育王亲自在都城华氏城组织了佛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结集,从此佛教这个新兴的宗教正式取代婆罗门教成为全印度最大的教派(这个过程是否与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有些相似呢)。 随着阿育王王朝疆土的扩张,佛教这一生机勃勃的新宗教被传播到更多相邻的地区中去。西北方向它传到了阿富汗境内的兴都库什山脚下(帕米尔高原),东北达到与缅甸接壤的阿萨姆邦(这个名字中国人要记住,因为麦克马洪线就在这里),南面跨海进入斯里兰卡。前述的那次大结集就是由斯里兰卡的上座部比丘主持的,后成书《论事》,以印度南部文字巴利文书写,后来的小乘佛教以此为经典,并将它传入东南亚各国。 这就造成佛经翻译上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东南亚的小乘佛教经典多由巴利文记载,而北传至中国、日本的大乘佛教是由梵文翻译的。两种文字都属于坚涩难懂的古文,在现在的印度已少有人都读懂它,而当今世界可精通上述两种文字的大家,更是凤毛鳞角。不过,令我们感到自豪的是,当今世界上梵文、巴利文的权威还健康的活在北大的燕园之内,他就是年已94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 (六)慈航普渡大乘众生 阿育王由于全力弘法,而在佛教徒中得到护法王的称号,他一生对佛教的贡献很多,以至于以他名字命名的寺院居然建到了中国来(对比之下,中国可没有以皇帝名号命名的寺)。如果你有幸到浙江宁波一游的话,不小心在这里见到一处规模宏大、气势不凡的禅院叫“阿育王寺”,你一定不要感到太奇怪。实际上在南北朝以来佛教盛行之时,中国境内以阿育王为寺名的不下几十处,后来由于年久毁坏或重建更名,很多阿育王寺已不复存在了。 宁波太白山麓的这个阿育王寺,是目前保存下来唯一的一处。它始建于东晋,相传这里也有阿育王分送的佛骨舍利(唉,佛舍利还真是多唉,北京的八大处也有个舍利塔,我十一去的时候还正在搞佛骨开光的仪式呢),所以建塔留念,继而成寺。在南宋的时候,宋宁宗将境内的佛寺规定了等级,其中有五个级别最高,成为皇家寺院,在当时称为“中华五山”或“中华五刹”(相当于现在佛教四大名山),这其中就有宁波的阿育王寺,可见这个寺院保存到现在并非偶然。另一个中华五刹可能知道的人会更多一些,就是出了济公和尚的杭州灵隐寺。 阿育王于前236年去世,孔雀王朝遂走向衰落,先前征服过的很多小国纷纷独立。50年后孔雀王朝的末帝被部将巽伽杀死,北印度重新进入列国时代,再后来婆罗门种姓的苏迪拔又废黜了巽伽王朝的末帝,开始甘婆王朝。这边厢朝代更替虽挺热闹,可是国土面积却越来越小了。这时,南印度的安达罗崛起,一口气打到北方来,灭亡了甘婆王朝。新的王朝还没坐热王位的宝座,又一伙更新的外族侵略者风尘仆仆地大老远地赶来了。 说起这拨新来的客人,中国人一定不陌生。他们就是被匈奴赶出新疆,而张骞同志出使西域请他们回去他们也不领情的大月氏人。大月氏人在中国受了几百年的夹板气,跑到印度后可挺威风。他们先在中亚建立了贵霜王国,建都在前面提到的马其顿人待过的健陀罗(首都在巴基斯担白沙瓦附近),并于公元1世纪中叶南下恒河流域,南与安达罗国对峙,作起了北印度的新主人。 印度政治上一团混乱,佛教这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前面说过佛教有了大众部和上座部的分裂,后来在各自的教派里面又由于各种岐见,继续层层分裂,象癌细胞扩散般变出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宗派来。但是它们在思想上大多没什么创新,多拘泥于对佛祖生前言论的牵强附会上,部分教派的上导组织越来越脱离群众,演变为类似婆罗门种姓的祭司阶层。在此时局不振的背景下,大乘佛教应运而生了。 贵霜王朝时期,佛教的中心从北印度转到南印度这边来(类似于南北朝时汉学思想的北士南下)。1世纪中叶,印度南边出现了重新编撰佛典的运动,一些已不可考证姓名的下层比丘将大众部思想集中起来,创作出后来对中国影响深远的一批大乘流派经典,如《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在这些经典中,大乘学派主张慈悲救世、普渡众生,不逃避世俗生活,而是积极地帮助世俗百姓共同致富(错了,应是共同悟道),这就是所谓“慈航普渡”的意思了。因为他们渡的人多,所以自称大乘佛教,而把对立面上的上座部僧侣称为小乘佛教。 其实“小乘”这个称谓有点岐视的味道,上座部僧侣并不这样自称,所以你若到了东南亚碰到僧侣们,千万别当面称他们是小乘佛教徒。 (七)有宗空宗大比拼 大乘与小乘佛教在思想上的差异还是显而易见的。根本的区别在于小乘佛认为佛只有一个,即释迦牟尼。佛教徒学习佛法的终级目的是修行成阿罗汉,并且只须自管门前雪,不必顾及他人瓦上霜(当然现在东南亚的小乘佛教在这些思想上也已起了一些变化)。大乘佛教则始创了菩萨这一修果:菩萨全称菩提萨陲,意指使众生获得觉悟的人。大乘进一步认为大众应以普渡众生为己任,通过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和三学(戒、定、慧),可以从菩萨上升为佛。大乘佛教还认为释迦牟尼并非唯一的佛,前世有燃灯佛,未来有弥勒佛,东方有药师佛,西方有阿弥陀佛,总之到哪都有佛在罩着你。 抛开上面这些理论上差异的表象,大乘佛教从本质上更加的人性化,修行也更加灵活(连不出家的人也可修成为在家菩萨)。这其实是佛教从贵族化的婆罗门教分裂出来后,又一次草根化的过程。由于它更接近大众,所以逐渐在印度广泛传播,人气和信徒数量上都反超了上座部的小乘佛教,成为印度的显学。小乘佛教抵挡不住大乘的“下底传中”套路,不得以开始向印度之外的东南亚和斯里兰卡等地转进,这也是这些地区的佛教以小乘佛教为主的原因。 谈到大乘佛教的茁壮成长,就不能不谈一下龙树这个人。龙树的一生很传奇,他生于公元二世纪的南印度维达婆城(今拉比尔附近)的婆罗门种姓家庭,年轻的时候恣情纵欲,后来与几个同伴学会隐身术,潜入王宫对宫女和公主进行了性骚扰(此处删节若干字)。事后被国王查觉,派出大内密探锦衣卫,设计捕杀了其它几人,唯有龙树逃脱。龙树经此大劫,思想很受触动,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他毅然离开家乡来到北印度的雪山上,拜一位老比丘为师,学习了很多大乘佛典,悟出了佛学正法。 象龙树这样的人很可贵,当流氓时象流氓,当佛徒象佛徒,干哪行精哪行。与此相似的,民国期有位著名的高僧李叔同,天津富家子弟,早年留学日本,刚从国外回来的时候,一幅摩登人士的作派,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从骨子里“小资”。然而中年后李叔同皈依佛门,终其一生除一伞一辅盖外再身无一长物,堪称彻底的出家人。他的诗文、书画、音乐、教育方面无一不精,可称干什么象什么,真乃奇人呀。李叔同脍炙人口的诗作很多,诸位应该都不陌生,这里不转贴了。 再来说龙树,他下了雪山后回到南印度安达罗国,与当地小乘佛派的诸法师设坛辩法,无所不胜,并由此开创了以中观学派为核心思想的大乘空宗。此学派后来成为大乘佛教的正统,公元5世纪时龙树思想传到了中国,成为中国佛教宗派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宗的立论根据,因而龙树又被尊为“八宗祖师”、“第二佛陀”,成为佛教史上仅次佛祖的重要人物。 不过可惜的是,龙树晚年在佛学思想上陷入了矛盾,自我无法解脱,最终自杀了。他的徒弟提婆继续发扬了他的思想(这对师徒类似于孔子和孟子,或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关系),并最终确立了中观学派的形成。 龙树与提婆的出现标志着印度佛教结束了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历史时期,正式进入大乘佛教的新阶段。在这之后的几百年间,万物性空还是性有-----即是否承认世界中有客观存在的现象和真理,成为佛教辩争的永恒命题,同时这一关于大是大非的争论也成为佛教思想发展的原始动力。 龙树的中观思想(即大乘空宗)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特定原因、条件下存在的,因此都无自性,皆为空。更进而龙树认为连佛法都是“空”的(难怪他最后会自杀),唯心到这个程度可谓彻底。但什么都是空的,信佛不就失去目标了吗? 于是公元4世纪开始,一些印度佛学大师又在空宗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切事物得以缘起的最终根源(即“识”)是实在的。由此他们创立了唯识学派,与大乘空宗相对,他们被称为大乘有宗。因为此学派将瑜珈术借鉴过来作为修行的手段,因此也称为瑜珈行理论。由此印度佛学进入大乘有宗和空宗大比拼的新时代。这颇类似于《笑傲江湖》中剑宗和气宗华山论剑的味道了。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