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客西馬尼園中的基督
送交者: 生命季刊 2023年02月13日04:20:13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image.png

 

主日祈禱文

鑑察人心的主

你從遠處知道我們的意念

 

文/生命季刊編輯

《生命季刊》第61

 

 

慈愛的天父,滿有恩典的主,求你照着你的應許,悅納我們以禱告為祭,獻在你的施恩座前。求你以你聖善的靈引導我們由心靈和誠實發出祈禱,免得我們假冒為善,犯下“用嘴唇尊敬你、心卻遠離你”的大罪。神啊,你是賜下信心的神,求你叫我們因信心而確知你是又真又活的神,好叫我們對你心存敬畏。神啊,我們敬畏你,並非是“領受人的吩咐”(以賽亞書29:13),而是因我們相信,我們所事奉的神“乃是烈火”。在我們的神那裡,公義與慈愛一同彰顯,並行不悖。

 

 

親愛的主,你是鑑察人心的主,你從遠處知道我們的意念;你叫我們曉得,我們事奉中最大的難處是我們自己。這個污穢不潔、充滿私慾、自滿自義的“自己”,常常在我們與神之間成為攔阻,陷我們於驕傲與不義、冷漠與軟弱的泥淖,使我們享受不到與神同在的平安、喜樂、甘甜與美善。主啊,當十字架只是我們口中的熱情,而我們的心卻避之唯恐不及、生命中沒有它能力的印記時,我們所面臨的黑暗是何等的大呢!親愛的主,求你可憐我們,不棄絕我們,伸出你帶釘痕的手救拔我們!求你用聖靈的火,把我們的生命,放在羔羊寶血潔淨過的獻活祭的壇上,再燃燒起來,叫獻祭的香氣,蒙天父的悅納。奉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寶貴的名,阿們!

 


 

主日信息

 

image.png

 

客西馬尼園中的基督

 

講員 王峙軍牧師

 

請點擊觀看王牧師信息視頻(YouTube):

https://youtu.be/2BQAy3beD4c

 

國內讀者觀看王牧師信息視頻

 

以下為王牧師信息音頻:

 


 

引言

 

2009年2月,在一次聖地之旅中,我們一行人登上橄欖山,到了客西馬尼園。雖然遊人如織,但園中依然十分安靜。畢竟來此參觀者,多是基督徒,他們很可能和我們一樣,對福音書中所描繪的橄欖山上的客西馬尼園心嚮往之,希望到此山、此園尋訪主的腳蹤,以表達對主的崇敬之情。

 

在園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上了年紀的橄欖樹。如果它們是當年的橄欖樹,那麼它們就應該“見過”常到園中禱告和休息的主耶穌。

 

image.png

 

面對這些“歷史的”橄欖樹,我當時最想“問”它們的問題就是,主耶穌當日是在客西馬尼園的什麼地方,俯伏在地向父神禱告的。

 

當然,古樹無言。於是我意識到,主在園中何處禱告並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福音書中所描述的客西馬尼園場景,到底意味着什麼?

 

經過這麼多年,我能夠找到的答案,依然在聖經中。

 

聖經所能告訴我們的就是,在客西馬尼園中,那位“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的神之子,借着禱告,最後一次在父面前確認十字架是父不可改變的旨意,並表達了自己對此旨意的絕對順服。

 

一、神救恩計劃中的客西馬尼園

 

“客西馬尼”(Γεθσημανί: Gethsemane)這個地名,意思是“榨油之處”,只出現在馬太福音26:36和馬可福音14:33中。路加福音只說“耶穌出來,照常往橄欖山去”(22:39),而沒有提及“客西馬尼園”。約翰福音則是說“有一個園子,祂和門徒進去了”(18:1)。

 

根據福音書可知,發生在客西馬尼園中的事情,是神救恩歷史中的大事件。對這個事件,同觀福音(前三卷福音書)的記述雖有細節上的不同,但卻是互相補充、互相解釋、互相說明的,可以幫助我們以聖經類比的釋經原則,更準確地認識客西馬尼園中的耶穌基督。第四卷福音書(約翰福音)雖然沒有記載耶穌在園中的禱告,但記載了耶穌被捕的情形。事實上,所有的福音書都記錄了耶穌的被捕。被捕和受審,是連接“客西馬尼”和“各各他”之間的橋梁。如果各各他十字架上的基督受死和三日後的死里復活,是神救恩計劃的高峰;那麼,那位被釘十字架、又從死里復活的耶穌,正是在客西馬尼園裡,做好了身心靈的最後準備。

 

關於“客西馬尼園中的基督”,歷世歷代有過不同的解釋。

 

早期的教父評論,主要集中在耶穌人性的“軟弱”上。1 比如屈梭多模(Chrysostom)就認為,在客西馬尼園中,耶穌是用人性的聲音在說話,自然會在死亡面前退縮,就像我們一樣。2 俄利根(Origen)則說,基督裡面有些事情充滿人性,與凡人的軟弱沒有什麼不同。3

 

到了宗教改革時期,馬丁路德更是語出驚人;他認為,在客西馬尼園中,基督對死亡的懼怕比任何人都甚——“沒有人像這個人那樣懼怕死亡(No one ever feared death as this Man)。”4同為改教家,加爾文也表示,基督在客西馬尼園中“曾克服了對死亡的恐懼(our Lord…contended with the fear of death)”5

 

現代釋經學者如克蘭菲(Cranfied),則認為“耶穌面對死亡的心態,與猶太教和基督教殉道者的喜樂勇敢或蘇格拉底的快樂寧靜,形成了鮮明對比”。6 他的意思是,面對死亡,異教賢哲都比耶穌表現得更“快樂寧靜”;為基督信仰殉道的人,都比基督更“喜樂勇敢”。這類“解釋”還有很多,此處不一一列舉。

 

但遺憾的是,屈梭多模、馬丁路德和加爾文,以及克蘭菲等現代釋經學者,如此描述基督人性中這種“懼怕死亡”的“軟弱”,很容易造成基督論的“硬傷”,即,讓人以為耶穌基督有道德上的缺陷,會對人們認識客西馬尼園中的基督產生誤導。

 

他們得出這樣的結論,不是出於穩妥的解經,而是人為地把基督的人性解釋得過於“豐富”了(有解經家說,客西馬尼園使“耶穌的人性經歷更豐富了”。7 )。

 

事實上,一些古教父及改教家馬丁路德、加爾文等,都提出了很好的釋經原則(歷史-文法解經和以經解經);遺憾的是,在對客西馬尼園中之基督的解釋上,這些原則卻沒有得着合理的應用。也就是說,他們的解釋,離開了字義、文法,特別是經文的上下文,做了一些出於人的猜測與推論,因而誇大了基督的“軟弱”。

 

聖經中確實說到過基督的“軟弱”(如林後13:4);但這種“軟弱”絕不是祂人性中的軟弱(耶穌基督是神性完全、人性亦完全的主)。人性中的軟弱是道德層面的軟弱。比如,在我們的人性中,最大的軟弱就是不得不屈服在罪的權勢之下,並對死亡充滿恐懼。但在耶穌所取的人性中,絕對沒有這一類的“軟弱”。因此,認為耶穌懼怕死亡,尤其是十字架上的救贖性死亡,絕非是出於聖經的啟示,而是人把自己對死亡的懼怕,強加或投射在客西馬尼園中的基督身上了。事實上,整本聖經沒有任何地方提及或暗示耶穌基督“懼怕”死亡。相反,面對死亡,耶穌是“定意上耶路撒冷去”(路9:51)。祂降世為人,“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借着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來2:14-15)。試想,一位救主,為拯救我們這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自己在客西馬尼園中卻成了比任何人都怕死的人,什麼樣的解經原則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呢?

 

耶穌既有“軟弱”,那是什麼樣的“軟弱”呢?

 

根據聖經可知,耶穌的軟弱,只是因神成為人而有的軟弱:祂自覺地接受了人身體的限制,餓的時候要吃,渴的時候要喝,疲乏時要休息。更重要的是,祂所取的肉身是“軟弱”的,以至於可以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所以,保羅說,“祂因軟弱被釘在十字架上”(林後13:4)。

 

若要還原客西馬尼園中基督的真貌,我們必須把福音書中的客西馬尼園經文,照着字義、文法、上下文的釋經原則,做細緻的解讀;並把客西馬尼園場景,放在整本聖經的背景中去看。

 

二、客西馬尼園中的基督:

“驚恐”還是“憂傷”?

 

 

接下來,我們將以馬可福音的客西馬尼園經文為主,結合馬太福音、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並以整本聖經為背景,來思考客西馬尼園中的基督。

 

馬可福音14:32-42(中文和合本)——

 

他們來到一個地方,名叫客西馬尼。耶穌對門徒說,“你們坐在這裡,等我禱告。”於是帶着彼得,雅各,約翰同去,就驚恐起來,極其難過。對他們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儆醒。”祂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倘若可行,便叫那時候過去。”祂說,“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將這杯撤去。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耶穌回來,見他們睡着了,就對彼得說,“西門,你睡覺嗎?不能儆醒片時嗎?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耶穌又去禱告,說的話還是與先前一樣。又來見他們睡着了,因為他們的眼睛甚是睏倦。他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第三次來,對他們說,“現在你們仍然睡覺安歇吧。夠了,時候到了。看哪,人子被賣在罪人手裡了。起來,我們走吧。看哪,那賣我的人近了。”

 

image.png

 

基本上,這段經文(以及其他福音書中的客西馬尼園經文)所描述的畫面是:基督在極度憂傷的情況下,在父面前恆切禱告,並在禱告中表達了祂對父旨意的順服。

 

這段經文的背景是,主耶穌和門徒一起用了最後的晚餐,並設立了餅和杯,“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了福,就掰開遞給他們說,‘你們拿着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他們都喝了。耶穌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的。’”(可14:22-24)

 

而且在最後晚餐的前後,主又說到祂“必要去世,正如經上指着祂所寫的”(可14:21),也說到祂的復活——“但我復活以後,要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14:28)。

 

就是在主耶穌對祂的死十分清楚、對祂的復活也絕對有把握的情況下,祂和門徒來到了客西馬尼園:“他們來到一個地方,名叫客西馬尼。耶穌對門徒說,你們坐在這裡,等我禱告。”(14:32)馬太福音26:36節說的是“等我到那邊去禱告”。路加福音22:40節則要求所有門徒,“你們要禱告,免得入了迷惑”。

 

主耶穌的“禱告”,是客西馬尼園中的核心事件。福音書多次記載主耶穌的禱告。幾乎每次重大事情發生時,耶穌都是以禱告來對天父說話(太14:23;路3:21,5:16,6:12)。耶穌不僅自己禱告,也教導門徒禱告(太6:6-9;路11:1);祂也會帶領幾位較親密的門徒“上山去禱告”(路9:28)。而在客西馬尼園,耶穌仍然以這種方式對父神說話。只是這一次禱告比以往的禱告更加懇切與沉重,就其程度而言,可能僅次於十字架上的呼喊——“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

 

接下來,我們看到馬可這樣描寫到,主帶三位門徒(彼得、雅各和約翰)同去禱告時,耶穌“就驚恐起來,極其難過”(14:33)。

 

中文和合本譯作“驚恐”(ἐκθαμβέω)的這個動詞,在新約中共出現4次,都在馬可福音中,而且全部是帶主動意的被動語態(9:15,14:33;16:5,6)。這個字有因某事或某人,帶來驚奇、震驚和憂傷的意思。8 如果在馬可福音9:15節(眾人一見耶穌,都甚希奇,就跑上去問祂的安)中指“驚奇”,在16:5-6節(她們進了墳墓,看見一個少年人坐在右邊,穿着白袍。就甚震驚(和合本作驚恐)。那少年人對她們說,不要震驚(和合本作驚恐)。你們尋找那釘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穌。祂已經復活了,不在這裡。請看安放祂的地方)中指“震驚”,那麼,在14:33中,ἐκθαμβεῖσθαι (κθαμβέω的現在式被動態不定詞)則是指“憂傷”或“極度憂傷”,而不是“驚恐”。

 

“驚恐”是指驚慌恐懼或震驚懼怕,反義詞為平靜、安詳、鎮靜。和合本譯作“驚恐”,會讓人覺得耶穌在面對十字架時心中充滿了驚慌與恐懼。

 

以下幾個方面,決定了和合本譯作“驚恐”的這個希臘文不定詞ἐκθαμβεῖσθαι在此處,意思絕非是指耶穌對十架受死產生了驚慌與恐懼的情緒,而是指耶穌基督的憂傷。

 

(1)該詞(即和合本譯作“驚恐”的ἐκθαμβεῖσθαι) 與“難過”(ἀδημονεῖν)連用(“就驚恐起來,極其難過”,33節),是極度憂傷的意思。

 

“難過”(ἀδημονεῖν)一詞在新約出現3次,太26:37,可14:33,腓2:26,均指“難過”。在此處,這個字是“憂傷”或“傷痛”的同義詞,有加強和說明ἐκθαμβεῖσθαι的功用。

 

(2)在第34節中,主耶穌自己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Περίλυπός ἐστιν ἡ ψυχή μου ἕως θανάτου,這是對第33節中的ἐκθαμβεῖσθαι καὶ ἀδημονεῖν(憂傷和難過)的最好的解釋。同樣的經文,也出現在馬太福音26:38,“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Περίλυπός ἐστιν ἡ ψυχή μου ἕως θανάτου。“甚是憂傷”(Περίλυπός)是形容詞,描述的是基督當時的心靈狀態。“幾乎要死”(ἕως θανάτου)是指憂傷的程度。

 

主對自己當時的心靈狀態的描述,是最準確,也是最真實的。由此可知,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中的主要心靈狀態是極度憂傷,而不是驚慌與恐懼(驚恐)。

 

(3)馬太福音26:37相同背景下的類似經文——“(耶穌)就憂愁起來,極其難過(ἤρξατο λυπεῖσθαι καὶ ἀδημονεῖν)”,證明馬可福音14:33的ἐκθαμβεῖσθαι意為“憂愁”,而不是“驚恐”。

 

太26:37並沒有減弱可14:33的意義(有解經家認為,太26:37的“憂愁”削弱了可14:33“驚恐”的語意,9),而是用λυπεῖσθαι(憂愁)解釋了ἐκθαμβεῖσθαι(中文誤將此字譯為“驚恐”)的意義。這兩處經文,是做聖經類比或以經解經的絕佳範例。

 

(4)馬可福音的作者在表達“懼怕”的意思時,通常使用的是φοβέω,如可10:32,“他們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穌在前頭走,門徒就希奇(θαμβέωἐκθαμβέω的同義詞),跟從的人也害怕(φοβέω)。”

 

再如可16:5-6節,幾位婦女在耶穌的空墳墓里看見一個少年人坐在右邊,穿着白袍,就甚“震驚”,原文使用的是ἐξεθαμβήθησαν,和合本譯作“驚恐”,天使則要她們“不要震驚”(Μὴ ἐκθαμβεῖσθε),並說她們所尋找的耶穌已經復活了。但是,16章8節說“她們就出來,從墳墓那裡逃跑。又發抖,又驚奇,什麼也不告訴人。因為她們害怕。”描寫婦女們“害怕”的詞,聖經用的是φοβέω的未完成陳述語氣中間態形式。也就是說,馬可福音的作者把16章5-6節的“驚奇”,與8節的“懼怕”做了區分。

 

(5)耶穌在客西馬尼園中,雖然極度憂傷,但仍處於高度的儆醒狀態,祂的憂傷是儆醒中的憂傷。這也是為什麼祂要求門徒與祂“一同儆醒”(太26:38),並勸門徒“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可14:38)的原因。從祂進入客西馬尼園告訴門徒要禱告,到提醒門徒要儆醒禱告,其情緒中看不出有任何懼怕的表現。如果祂自己已經陷入“驚恐”的情緒中,怎能如此冷靜地提醒門徒“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呢?

 

image.png

 

(6)基督的憂傷,是祂的救贖性苦難的一部分,不是人性的軟弱,而是一種神聖的憂傷,神性的憂傷。根據聖經可知,我們所信的神是一位會憂傷的神。事實上,三位一體的三個位格都曾有過“憂傷”。創世記6:6說,“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 這是“憂傷”(atsab)一詞在聖經中第一次出現。以賽亞書63:10也說,“他們竟悖逆,使主的聖靈擔憂(atsab)。”新約中也警告說“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καὶ μὴ λυπεῖτε τὸ πνεῦμα τὸ ἅγιον τοῦ θεοῦ(弗4:30)。

 

(7)耶穌的憂傷並非自客西馬尼園才開始,舊約預言祂“常經憂患”,是“憂傷之子”(NASB: A man of sorrows,賽53:3)。馬可福音3:5曾說到耶穌因法利賽人的心剛硬而憂傷。在約翰福音中,主耶穌為人悲慘的狀況“悲嘆”和“憂愁”(11:33),聖經甚至說“耶穌哭了”(11:35)。當祂知道“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時,祂說,“我現在心裡憂愁”。這裡的“憂愁”(τετάρακται)是完成式被動態動詞,說明主心裡一直被一個特定“時候”的到來所攪動。 聖經讓我們看見,是“憂傷”,而不是“懼怕”,一直伴隨着基督。

 

當我們說,耶穌在客西馬尼園中不是“驚恐”而是“憂傷”時,我們現在的問題是:祂憂傷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答案在十字架上。

 

三、基督的“那時候”和“這杯”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中,有兩個重要的概念——“這/那時候”和“這杯”,需要我們仔細思想,並儘可能地找出它們在聖經中的意義。

 

當主耶穌對彼得、雅各和約翰說過“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儆醒”(可14:34)後,第35節說,“祂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禱告的內容是,“倘若可行,便叫那時候過去”(ἵνα εἰ δυνατόν ἐστιν παρέλθῃ ἀπ' αὐτοῦ ἡ ὥρα)。

 

在這節經文中,“倘若可行,便叫那時候過去”,不是耶穌禱告的直接引語,而是間接引語,是作者對耶穌禱告內容的記述。這句話可譯作:如果可能,就叫那/這時候從祂過去(ἀπ' αὐτοῦ:“從祂”或“離開祂”,和合本沒有譯出這個意思。用第三人稱的“祂”,說明是間接引語。參第36節中的“求你將這杯(從我/ἀπ' ἐμοῦ)撤去”。)。

 

解經家通常認為此處的“那時候/這時候”(ἡ ὥρα)是指基督被釘十字架的“那時候”10。但這樣的解釋,顯然忽略了基督三年半的傳道生涯中有不同的“時候”。

 

約翰福音多次說到主耶穌的不同的“時候”, 2:4節耶穌說“我的時候還沒有到”(οὔπω ἥκει ἡ ὥρα μου),指的是祂將要借着變水為酒的神跡,向世人顯明其彌賽亞身份的“時候”。7:30也說,從耶路撒冷來的猶太人想要捉拿耶穌,卻沒有人下手,“因為祂的時候還沒有到”(τι οὔπω ἐληλύθει ἡ ὥρα αὐτοῦ)。這是指耶穌被捕的“時候”。12:23節,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已經)到了”(Ἐλήλυθεν ἡ ὥρα ἵνα δοξασθῇ ὁ υἱὸς τοῦ ἀνθρώπου)。這裡的“到了”(Ἐλήλυθεν)是完成式,指耶穌上十字架前的一段時間。17:1節的“父啊,時候到了”(λήλυθεν ἡ ὥρα)中的“到了”,也是完成式,時間上也早於基督被釘十字架的“那時候”。

 

另外,耶穌再來的時候也被稱作“那時候/那時辰”(τὴν ὥραν,太25:13;可13:32)。“人子被賣在罪人手裡”的事件,也是被安排在一定的“時候”(ἡ ὥρα,太26:45)。

 

主耶穌的不同“時候”,叫我們看到神借着祂兒子施行的偉大救恩,是有計劃、有節奏的,是由不同的“時候”銜接在一起的。最後,才是那個榮耀的十字架的“那時候”。

 

馬可福音14:35節中的“那時候”,應該被譯作“這時候”,指的是耶穌基督“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的“這時候”。主在父面前所求的,是要這個時候“從祂過去”,即“離開祂過去” (παρέλθῃ ἀπ' αὐτοῦ ἡ ὥρα);換句話說,就是使祂不再停留在“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的“這時候”。祂沒有求父取消“這時候”,祂正處在“這時候”裡面。祂已經是在“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的心靈狀態中,祂求父讓承載這憂傷狀態的“這時候”快一點“從祂過去”。

 

主不希望憂傷的心靈狀態,一直持續到祂上十字架。

 

如果可14:35下半節是間接記述了耶穌基督的禱告內容,第36節則是直接引述了主的禱告——

 

祂說:“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將這杯撤去。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

 

image.png

 

馬可福音14:36,是客西馬尼園中耶穌基督禱告的頂峰。在這個禱告中,耶穌用“阿爸,父啊(Αββα ὁ πατήρ)”這個人性稱謂,來表達聖子與聖父之神性關係(這也是新約中唯一一次耶穌如此稱呼神),其中也包含了父與子無與倫比的深情,及子對父所求之事的殷切之情。

 

“在你凡事都能”(πάντα δυνατά σοι),這是子對父無所不能之屬性的宣告,也是“求你將這杯撤去”的基礎(因為父“凡事都能”,所以祂如此祈求)。耶穌知道神有能力將這杯“撤去”,但祂也知道,神同樣有能力照着自己的旨意“不撤去”這杯。因為父不會在祂的旨意之外彰顯祂的能力。所以耶穌祈求道: “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ἀλλ' οὐ τί ἐγὼ θέλω ἀλλὰ τί σύ)。這句話並非是說,子有子的“意思”,父有父的“意思”。這句話要傳遞的意思是子對父旨意的絕對順服。

 

希伯來書也提到基督借着受苦“學了順從”(來5:8)。“基督在肉體的時候,既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祂免死的主,就因祂的虔誠,蒙了應允。”(來5:7)這裡的“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正是對基督在客西馬尼園禱告情景的補充描寫。其中“懇求那能救祂免死的主”的意思是,主耶穌所懇求的父神,是一位有能力救祂免死的神。雖然父有能力救祂免死,但主耶穌並不是在求父神免去祂在十字架上的死。如果主所求的是免去祂的十架受死,那麼接下來的“蒙了應允”,就無法解釋了。因為對“免死”之懇求的“應允”,只能是免去死亡,即撤銷基督的十字架。果真如此,神的救恩計劃就徹底落空了。事實上,神並沒有“免去”基督的十架受死,只是應許不將祂的靈魂“撇在陰間”(詩16:10;徒2:27),叫祂從死里復活,升天回到自己的右邊。在這個過程中,基督“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

 

既然基督對父的旨意是一種絕對順服的態度,為什麼祂要祈求“將這杯撤去”呢?“這杯”是指什麼呢?

 

如果第34節的“這時候”是指耶穌基督“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的“時候”;那麼,第36節中的“這杯”,則是指使祂極度憂傷的原因。

 

image.png

 

在耶穌基督“求你將這杯撤去”(παρένεγκε τὸ ποτήριον τοῦτο ἀπ' ἐμοῦ)的祈求中,“杯”這個直接受格名詞,得到了強調(前面有定冠詞τὸ,後面有指示代詞τοῦτο),直譯過來就是“求你把這杯,就是這一個(杯),從我挪開”(如果用英文表達,就是 Please remove this very cup from me)。馬太福音26:39表達了同樣的意思,但所用的動詞則是過去式命令語氣動詞的“叫…離開”(παρελθάτω),而不是馬可福音中的過去式命令語氣動詞“撤去”(παρένεγκε)。路加福音22:42使用了與馬可福音相同的動詞:“父啊,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Πάτερ, εἰ βούλει παρένεγκε τοῦτο τὸ ποτήριον ἀπ' ἐμοῦ:)。

 

同樣,主所祈求的“求你將這杯撤去”,也不是求“撤去”祂的十字架,因為祂知道十字架是祂的“必須”(可8:31;太16:21),是神永恆旨意中的“必須”。祂所求的,是不要叫祂留在被父“離棄”的狀況中。祂在十字架上所呼喊的“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說出了祂憂傷的原因。

 

筆者在《論神聖的離棄》一文中說過:

 

“……這一不得不發生的神聖離棄,則成了神(和基督)心中憂傷的根源。因為在三一神內部的和諧關係中,一種離棄-被離棄的新關係湧現出來。這一新關係之所以成為神(和基督)憂傷的根源,是由於那不該被離棄者(神子耶穌)必須處在應該被離棄者(人類)的位置上,承受神公義的忿怒。”12

 

耶穌被神離棄,是一個比宇宙炸裂萬次還要重大的神聖事件。在基督為此而有的憂傷中,所有的人都當靜默。

 

試想,如果基督背負着世人的罪孽而沒有被神離棄,神怎麼可能是一位聖潔、公義的神?

 

如果絕對無罪的基督在十字架上被神離棄(哪怕只是片刻),而永恆中與聖父同在的聖子卻沒有憂傷,豈不是更加不可思議嗎?

 

神有沒有垂聽和成全基督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

 

是的,神垂聽並成全了祂兒子的禱告。

 

當基督順服以至於死且從死里復活時,“這杯”就從祂“撤去”了。
 

image.png

 

四、走進我們的客西馬尼園

 

雖然我們可以探尋基督憂傷的原因,實際上我們並不了解基督憂傷的深度。

 

如果基督的愛長闊高深,那麼,祂在客西馬尼園中所經歷的憂傷,也是同樣的長闊高深。

 

準確地說,耶穌的憂傷是一個奧秘。惟有父和主的靈知曉其憂傷的深度。

 

雖然我們對客西馬尼園基督憂傷的深度知道得有限,但這並不影響我們進入基督的客西馬尼園,在主的憂傷,也在主的順服里經歷一次“洗禮”。

 

主基督的客西馬尼園,對我們這些基督的門徒來說,可以從“是”與“不是”兩個方面來思想。

 

先說“不是”。

(1)客西馬尼園不是主耶穌表現自己的軟弱與失敗的地方,祂雖然有身體的軟弱(體力的不支,以至於需要天使從天上顯現,加添祂身體的力量,因祂傷痛中懇切禱告時,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參路22:44),但沒有人性上的軟弱,沒有道德上的缺欠。

 

因此,客西馬尼園不是基督徒為自己的軟弱和失敗找藉口的地方。常有人為自己的軟弱或失敗辯白道:基督在客西馬尼園中也有軟弱、掙扎和懼怕,我們在信仰與生活中的軟弱、失敗、掙扎,就算不得什麼。這是錯誤的解經和錯誤的基督論,所導致的錯誤的基督徒信仰與人生態度。

 

(2)客西馬尼園不是我們發揮想象力的地方。福音書中的客西馬尼園經文,必須放在不同層面的上下文(直接和間接的上下文,整卷書甚至是整本聖經的上下文)中來理解,必須用正確的釋經原則來合理解釋。離開對的原則,想象力會像河水溢出河床那樣導致釋經學上的災難。

 

基督的客西馬尼園拒絕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膽大妄為。近代以來,人本主義的思潮湧入教會,以至於教會中人也開始用所謂的“心理分析”,來“分析”聖經人物,比如一些人就把以西結看作是“心理失常、精神分裂、癲癇症、緊張症、精神病或偏執狂等”。11華人教會的某些神學院和從事心理學的人也不遑多讓,他們不但把一般聖經人物當作心理分析的對象,連耶穌基督也不放過;而被他們盯得最緊的,就是客西馬尼園中的基督。但願這樣的人,在客西馬尼園中遇到基督憂傷但卻是純淨而堅定的目光,便心生敬畏,靜默不言。

 

再說“”。

 

(1)客西馬尼園是認識神公義之屬性和祂旨意的地方。在客西馬尼園中,無罪的基督,是神的愛子,也是背負世人罪孽的羔羊。於是,神對祂兒子的愛,和對罪的忿怒,連接成一根公義之杖,擊打在基督身上。以至於基督“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但基督之憂傷的深處,卻閃耀着順服的光輝,以至於祂說,“願你的旨意成全”。

 

(2)客西馬尼園是認識基督順服之性情的地方。福音書中的客西馬尼園經文中,雖然沒有出現“順服”這樣的字眼,但卻叫我們看見了對父的旨意絕對順服的基督。這一切,是保羅基督頌歌的基礎:“祂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6-8)客西馬尼園是我們學習順服的地方。

 

(3)客西馬尼園是我們操練與主一同儆醒,恆切禱告的地方。我們常常心靈願意,肉體軟弱,但在那裡我們會聽到主的提醒。如果當日門徒是因信心的軟弱而憂愁昏睡,我們今天這些活在基督的復活中的人,再如此昏睡,就沒有理由了。請注意,基督的客西馬尼園,也是聖靈引導着我們尋找得勝秘訣的地方。

 

image.png

 

(4)客西馬尼園是憂傷的心靈得醫治的地方。像祂的愛一樣,耶穌的憂傷深不可測。基督的憂傷,可以從救恩層面來認識,也可以從醫治的層面來應用。也就是說,作為主的門徒,當我們把個人的痛苦和悲傷,“浸泡”在主耶穌最神聖、最深沉、最具有救贖性和醫治之能的憂傷里,就會得着最深、最有效、最持久的醫治與安慰。

 

image.png

 

如果從寶座流出的生命水的河兩邊的生命樹上的葉子,可以醫治萬民(啟22:1-2),那麼,客西馬尼園裡基督的那聖潔的憂傷,也可以醫治我們的憂傷。耶穌基督的憂愁與痛苦,都是祂的救贖性苦難的組成部分,都是十字架的內容。靠着十字架我們可以擁有承受苦難的能力;同樣,在基督的憂愁里,我們的憂傷也可以被醫治。

 

筆者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有時在很深的憂愁中徹夜難眠。一般性的禱告都難以平復心中的傷痛。此時,神的靈引導我“來到”基督的客西馬尼園,聖靈把我的痛苦“浸泡在”(使之淹沒在)主耶穌的“我心裡憂愁,幾乎要死”的“憂傷”中……慢慢地,個人的憂愁被減緩,被溶解,被吸收,代之以靈里的寧靜、平安與喜樂。

 

最後,願《領我到髑髏地》這首聖詩的副歌成為我們的禱告——

 

image.png

 

使我莫忘客西馬尼,

莫忘我主痛苦受死,

莫忘我主仁愛慈悲,

領我到髑髏地。

 

榮耀歸於三一真神!

 

 

注釋:

1.參《古代基督信仰聖經注釋》新約篇卷三,校園書房2005

2. 同上,頁244

3. 同上,頁245

4. W.A.XXXVII,p.326, 轉引自Cranfield: The Commentary of Mark, p.43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9

5. Calvin’s Commentaries, Vol.III, p.226, BakerBooks, 2005.

6. Cranfied, p.431

7.《活泉希臘文解經》卷一,頁641

8.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3rd ed. (BDAG) P. 303

9 參《活泉》卷一,頁640

10 在筆者的神學習作《論神聖的離棄》(《生命季刊》總第1期)中,認為馬可福音14:34中的“這時候”是指基督被釘十字架的時候。經過多年的聖經學習,以及對客西馬尼園事件的反覆思想,筆者現在的觀點是:可14:34中的“這時候”,是指主耶穌“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的時候。

11 見《生命季刊》創刊號(總第1期),頁18。

12 見Dillard and Longman合着《舊約導論》所批判的現代心理學觀點。頁394

 

 

王峙軍 牧師,中國基督徒生命團契總幹事,《生命季刊》主編。


更多主日信息,請點擊👉主日信息


 

閱讀本刊更多文章,請點擊

生命季刊手機主頁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主日信息:你人生的至寶是什麼?
2021: 愛是超越宗教的普世標準,不分基督教還
2021: 奴僕救主福音服事的行動_13
2020: 誠邀您出席專為武漢病毒疫情禱告會(ZT
2019: 轉貼:具有三個位格的神:三位一體
2019: 理解主耶穌的三個層面,兼論異端產生的
2018: 就救恩論來講,加爾文主義就是鬱金香
2018: 加爾文主義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