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剧本精湛演出成就《潜伏》 信仰是核心力量
一部受到观众交口称赞的《潜伏》,拍摄过程只有63天。观众给了它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一部对得起观众智商的电视剧。在网上,有人称其为“足以干掉《暗算》的谍战佳作”,也有人称“《潜伏》让《团长》无地自容”。精彩的剧本加上孙红雷、姚晨等演员出彩的演出,成就了这部电视剧。如果说《士兵突击》让人学会了坚持,《潜伏》则让人找到了信仰。
导演:真实是谍战剧的灵魂
《潜伏》的编剧和导演是同一个人——姜伟,曾经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绝对控制》等多部电视剧担当编剧或者制片。当他第一次看到龙一14000字的小说时,就觉得改编成电视剧一定会成功。“我讨厌古装剧,装腔作势,小时候的谍战剧对我的影响太大了,我一定要剧情真实。”
电视剧《潜伏》中,不仅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作为大的历史背景,还融合了戴笠等历史人物的生死沉浮以及国民党内部中统、军统等派系之间的明争暗 斗。姜伟说,《潜伏》在创作过程中主要参考了从1945年到1949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凡跟剧情大致相关的内容他都一一浏览,尤其对军统的内部 构成、工作方式、人员安排做了详尽了解。剧中的历史背景和事件跟历史进程全部吻合。电视剧里的戴笠、毛人凤的角色,都让人觉得非常真实。姜伟还特意请教了 钱壮飞、李克农等人的后代,向他们了解当时的历史。“电视剧拍好后,我让钱壮飞的家人看过,他们都觉得非常真实,我觉得谍战剧最精彩的是斗志,而不是战争 场面。”
从不到两万字的小说到30集剧本,姜伟认为最难改编的是逻辑性的建立,尤其是谍战剧,一定要求人物关系、事件都非常合理。
剧本:信仰是核心力量
《潜伏》里的所有主角都是为信仰而生。男主角余则成最初的信仰是自己爱的女人左蓝。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和心中的女神过上幸福甜蜜的小日子,“党国 和主义”与他无关。怎料温婉可人的左蓝是个坚定的共产主义女战士。爱人的策反让他在情感上无法接受,几近彷徨。可是随后的亲见和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彻底将他 推向了共产党的怀抱,那时的他唯一的动力只为再见左蓝。天津的意外重逢给予了余则成继续革命的无限动力,左蓝的死让余则成最终找到了信仰,失去了左蓝的余 唯有继续潜伏任务才是对逝去爱人最好的祭奠。而剧中翠平也为了信仰和余则成扮演着假夫妻,两人又因为共同的信仰和朴实的生活而产生了真实的感情。
导演姜伟告诉记者,他写剧本时感受困难的,就是贯穿电视剧的主线,余则成以及三个女主角究竟是因为什么而走在一起,他们究竟在坚持着些什么?最 后姜伟终于想通了,那就是信仰。“现在的影视剧作品、书籍很少谈到这个词语,这些只有在过去老电影中才传递的情感,现在观众看的时候会不会觉得假?我思考 了很久。最后我觉得不会,因为每个人都是需要信仰的,事实上观众也理解了我的意思。”
观众:信仰的力量让我感动
许多观众看了《潜伏》后,认为是信仰的力量让人们感动。资深媒体人梁军告诉记者:“之前的热播剧《团长》讲的是如何做成一件事,哪怕是不可能做 成的事。既然是做事,就需要一个结果,就会出现利益冲突,就会有人为做事付出代价。《潜伏》说的是如何追求信仰。一个人有了信仰,可以抛弃一切私欲,包括 牺牲自己。我经常反问自己,为什么会被《潜伏》所感动,为什么它瞬间就让我觉得超越了我所热捧的《团长》,原来是《潜伏》告诉了我信仰的伟大。”本组稿件 均由本报记者 刘哲 采写
在谍战剧中“潜伏”
作为一部谍战题材剧,《潜伏》没有枪战、追杀、爆破,但是情节紧凑、悬念丛生。观众不难发现,《潜伏》与以往谍战剧不同。
大片元素
《潜伏》中包含了大量绑架、暗杀、密电、窃取情报等吸引眼球的谍战剧相关元素,但是这些还不足以使得这部谍战剧超越前作。而来自于好莱坞大片桥段的神来之笔,却赢得了观众会心的笑容。这并不是说《潜伏》一味模仿,而是《潜伏》学习大片讲故事的方法,让悬疑更悬疑,让谍战剧更好看。《潜伏》一开始,还是军统成员的余则成窃听共产党机密的部分,源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窃听风暴》。而左蓝和余则成这对情侣身在两个阵营,在电视剧开头掩饰自己身份的情节则有《史密斯夫妇》和《真实的谎言》的痕迹。还有网友评价《潜伏》是革命版的《无间道》。
无厘头幽默
与其他反特题材电视剧相对严肃不一样,《潜伏》搞笑味十足。用孙红雷来演儒雅、木讷的男主角余则成,“郭芙蓉”姚晨出演大大咧咧的翠平,这对“大嘴小眼”假夫妻给剧情添加了不少幽默味道。
剧中对翠平这个游击队长如何包装成国民党军官太太有很多精彩描写,颇有喜剧效果。比如翠平穿了一件新旗袍,在镜子前打量,余则成说她像林黛玉,翠平却冒出一句:“在哪认识的野女人吧?”
编剧兼导演姜伟坦言,自己下了很大的工夫来解决如何让谍战剧也能有喜剧效果,剧中90%的台词是写剧本时定下来的,另有10%是临场发挥,比如 剧中余则成调侃翠平“跟你商量个事儿,你以后能不能生个嘴巴小点儿的女儿”,翠平则回应“我还想生个眼睛大点的小子呢”,这段台词就是他现场结合演员特征 临时改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