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gzh【解经书介绍】【希伯来书】【PNTC】【译文】 |
送交者: nngzh 2011年07月16日19:59:09 于 [彩虹之约] 发送悄悄话 |
【解经书介绍】【希伯来书】【PNTC】【Peter T. O'Brien】【译文】
Journal Of The 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 - June 2011 (54/2) - 404~406 页 The Letter to the Hebrews. xxxiii + 596pp., $50.00 作者奥布林(O'Brien)已经为“柱石新约解经系列”(Pilla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Series,简称PNTC)奉献了两部释经著作,第一部是出版于1999年的《以弗所书释经》,第二部就是这里要介绍的,出版于2010年的《希伯来书释经》。作为两部PNTC系列释经书的作者,奥布林达到了PNTC释经系列编辑所提出的要求。根据卡尔森(D. A. Carson, PNTC的总编)的陈述,PNTC的编辑原则如下:“PNTC释经系列的作者们的目标就是均衡而开放地展示最“客观”的观点。”(xi页)奥布林均衡地处理了许多重要的论题而没有陷入卡尔森所说的“在细节上过度学术化的泥沼”。 本书结构介绍如下: 在编辑和作者序言之后,是缩写对照表,以及《希伯来书》相关的著作目录(xi-xxxiii)。 本书的主体分成两个部分:导言(1-43页)和经文注释(44-541页)。 最后是主题、作者、经文以及经外文献的索引。 在总共43页的导言中,奥布林认真介绍了一般《希伯来书》释经书导言都会讨论主题,包括:
除了一个例外,在写作日期、作者、风格、对象、和背景上,奥布林的结论与近来其他大多数福音派释经著作的观点都一致。即,奥布林相信,本书由不知名的作者(现在有不少学者都认为《希伯来书》的作者可能是亚波罗)于公元60-70年间写给在罗马的“处于退回到‘依靠旧约的宗教礼仪’危险当中”犹太基督徒的一封讲道式书信(13页)。 比较重要的是,恩斯特-卡兹曼(Ernst Kasemann)曾在他的《上帝徘徊的子民》(The Wandering 但更重要的是,奥布林还反驳了另外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是很久以前由斯比克提出的(L'Epitre aux Hebrux, 2 Vols.; Paris: Gabalda, 1952-53)首先明确提出的,认为《希伯来书》要在柏拉图主义和亚历山大的腓罗的背景下来读。但随着死海古卷的发行,斯比克自己很快就放弃了这个观点。("L'Epitre aux Hebreux: Apollos, 除了些微的不同,奥布林接受乔治-顾斯理(George H. Guthrie)所采用的《希伯来书》文学结构以及他的叙事分析(《希伯来书的结构》,[Grand Rapids: Baker, 1998]),把《希伯来书》分成九大部分:
奥布林所采用的《希伯来书》结构,与威廉-雷恩(William L. Lane)(Hebrews 1-8 and Hebrews 9-13, [WBC; Dallas: Word, 1991])所采用的结构略有不同。 奥布林把《希伯来书》中两个主要的总结性段落,4:14-16和12:19-25,分别作为独立的段落来分析,可见他对这两个段落特别地重视。在奥布林看来,这两个段落是整部书的两个转折点,而这两个转折点之间的5:1-10:18是整部《希伯来书》的“神学论述的主体”(34页)。 尤其重要的是奥布林对《希伯来书》中警告性段落的处理。对奥布林而言,全书有五个警告性段落:
按照奥布林的观点,这五个警告中,后四个都是与“背道”有关(146-147页;224-225页;373-382页;492-494页)。然而,相对于其他的释经者,奥布林是怎么理解的“背道者”的结局的呢? 大卫-艾伦(David Allen)提到,路加警告背道者的结局就是失去赏赐(《希伯来书注释》[NAC; Nashville: B&H, 2010]),而格里斯-考克瑞尔(Gareth L.Cockerill)认为背道者的结局是失去救恩(《希伯来书注释》[NICNT;Grand Rapids: Eerdmans, 即将出版])。 相比之下,奥布林坚持的观点是,“背道者”就是根本不明白或没有得到救恩信息的读者。奥布林断言:坚持要回到犹太教、转离福音信息、或离弃基督徒群体,这些都表明他们“从来就没拥有过救恩的有效性(Redemptive Effectiveness),而且只要他们什么时候这么做,什么时候就是在贬低基督所献之祭的独特的重要性”(13页)。因此,对奥布林而言,《希伯来书》的作者“反复提到房子,就是为了强调凭信心的忍耐,对于将来到在天上的城中享受永远的安息的重要性”。 任何指责奥布林在处理《希伯来书》中那些令人头疼的复杂问题的手法过于简单的说法,都是不太合适的。正相反,奥布林的重中之重是要让读者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讨论的话题下:就是《希伯来书》的作者说了什么(或说,就是奥布林所理解作者说了什么)? 很遗憾,本书就到13章25节随着原文的结束而结束了。对于一部完整的解经书,对这部古老的布道书信,怎么也得有一段构思精巧的总结啊。但奥布林没有结束语。然而,这个遗憾也许不是奥布林所能控制的。 尽管奥布林全书是按照顾斯理的九段文学结构写成,但PNTC的编者却把奥布林的书按照《希伯来书》的自然章节编成13章。这种安排的结果就是,打乱了奥布林的经文分析的布局。例如,“希伯来书第一章”(44-80页)和“希伯来书第二章”(81-124页)在本书中是作为单独的两章。但根据奥布林的经文分段和以此展开的分析,读者可能期望章节的题目是“第一章:上帝在这末世借着他的儿子启示我们(来1:1-4)”,然后是分章的空白,接下去是“第二章:儿子与天使身份的比较(来1:5 - 2:18)”。 但我们所看到的《希伯来书释义》没有按照奥布林的经文分析的段落分章,读者看到的是对应经文13章的分章方式。我认为也许按照奥布林的经文分析的段落分章更好。 然而,奥布林的表达能力实在无以伦比。并且,他把所有的希腊文的文法分析和重要的讨论都放到脚注中,这样,正文因为没有技术性细节的讨论的中断,读者读起来非常流畅通顺。在我所读过所有大部头的《希伯来书》的释经书中,奥布林的这本见解深刻、文笔通畅的著作,无疑是非常出色的。 Herbert W. Bateman IV Southwest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 Fort Worth, TX 【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0: | 大家周末愉快,可以再问一个问题吗。 | |
2010: | 神给所有人机会拒绝他 | |
2009: | 南北恋-2 | |
2009: | 据说, 信神, 言行举止就彰显了神; | |
2008: | 倪柝声:默想启示录(1)-启示录要义 | |
2008: | 谁需要医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