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寬:在日本哪些事情不能做
我2002年開始在日本定居,在魯迅先生留學的城市仙台,從事高中中英文教育已經邁進了第17個年頭,2008年4月開始把中國初中畢業生和高中在校生引進到日本留學,升入或插班就讀日本私立高中,持續至今。也就是說最近這10多年來,身邊總有需要我照顧的中國留學生,日常也經常和國內家長,老師,教育界同行以及其他文人墨客有着交流。
以我在日本生活這接近20年的耳聞目睹切身體驗,在日本哪些事情不能做呢?高屋建瓴只說重點的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從視覺嗅覺和聽覺三方面具體要求自己力所能及不打擾人不傷害人,凡事多請教。
反之,但凡是自己所愛之事,只要不打擾人不傷害人,就可以勇往直前。
最近,我搜集了社會各界人士對日本的分析,接下來就順其自然進行案例分析,宗旨當然仍是視覺嗅覺和聽覺三方面看是否給他人添麻煩了,如果是,就不能做。
言歸正傳,開始分析評述。
案例1:
我在日本的時候交了一個日本的女朋友,交往了大概有一年的時候我去她家裡玩兒,她的父母那天剛好沒在家。正是夏天,進屋後很熱,她說有些不舒服,我給她倒了杯水,讓她先坐下休息。出去玩的時候她的衣服弄髒了,我就拿着那件衣服去到她家的廚房裡想幫她洗洗。在我看來這是對她的關心。可就是這樣一件在我們中國人看來很平常,而且還能增進兩個人感情的事情,沒想到她對我大發雷霆。我感到很奇怪,就把我的想法跟她說了。可是她卻說,廚房是一個家庭的隱私,外人不可以進去,進去的話是很失禮的事情。其實我倒是同意這個理由,但是我說我是外人嗎?我可是你的男朋友呀。她說那也不行,這是日本人的規矩和禮貌問題。
分析:不只是在日本,在哪裡接人待物都應該秉承,不怕不懂就怕不問,儘量不要擅自行動。但凡和他人產生關係,就不能總是在我看來,而是得考慮在對方看來會怎樣。國內常說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在日本看來就是任性。任性可以,前提就是不可侵犯他人感受。你如果去的是你或你女朋友租借的小公寓,那可以理解成是你們的情人旅館,你們隨意。她父母的家,你就得理解成是市政府辦公大廳,你得客氣一點,感恩敬畏之心不可無。
案例2:
我在必勝客打工的時候,有一次給客人做的披薩忘放了一樣菜料,我就自己吃了,給客人又做了一個,結果被店長訓斥了一頓,我就感覺很委屈,扔了多可惜,為什麼不能吃。你們猜日本人給出的結論是什麼。店長說這樣做就會有一種嫌疑:就是你想吃了,於是就故意少放一個菜料,然後自己白吃店裡的披薩。真的令我沒有想到。不過細想想也確實是這個道理。總之日本人幹什麼事情都想得很周到,很細致。有些事情你想瞞着做也基本瞞不了的。日本人不能說聰明,但是他們有一股巨大的凝聚力,這個力量讓他們把自己的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在日本待了一個多月,我每天的想法就是趕快離開這個國家!
分析:三國時的曹植寫下《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親授,長幼不比肩。勞謙得其柄,和光甚獨難。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為了避免嫌疑,不要自己擅自決定。
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意氣風發參加工作後常常有沖動想着改變社會,想着做正確的事。浪費了披薩可惜,那就自己消化掉吧。日本人更多時候是努力秉承正確地去做事。中日之間可以互補折中,相互適當退讓一下,如此日本人再靈活一些,中國人再規矩一點。
這個披薩,在日本的思維里看,當然不能自己擅自吃掉,決定吃還是扔之前,向同事向上司匯報,然後說出自己想法,被否定沒關係,不詢問才有大關係。日本人大多數時候考慮的是責任問題,萬一你吃了這個披薩肚子痛,生了病,公司是否負責?你對這個事情擅自決定,那麼其他事情也可能會出現疏漏,因為你不及時和他人溝通,如此一個小小的披薩能被日本人琢磨出磨盤那麼大的方方面面。
到了日本一個多月,就想早早逃離日本,其實挺可惜。因為在日本,只要你換個學習的心態,就會把這些不順遂都理解成是日本社會給你的磨練。看問題的關鍵點,到底是不是日本的做事方式對,如果對,放下自己的所謂自尊受到傷害的不開心。
案例3:
2017年,我被公司經理派往日本出差,去那邊和日本的一家公司洽談業務,順便學習一下他們的經營模式。於是,我在日本待了37天,可從剛入境那天開始,我就後悔來這個國家了!那時還是夏天,我穿了短袖、短褲,然後在入境口時,我就被日本安保攔下來了,接着他們就開始搜我的身,查我的行李,每一個角落都不放過。我當時就納悶了,為什麼別人都是直接過,非要查我的行李,難道是我長的太帥了?後來那邊公司的員工過來接我,我才知道原來是我腿上紋身的原因!紋身在日本是不被社會所接受的,因為紋身一般和罪犯、黑社會有關,大多數溫泉、泳池,都不會讓有紋身的人入內。所以在日本,如果你有紋身,一定不能露出來!
分析:這就是我說的從視覺上研究讓自己儘可能不給他人添麻煩。機場的工作人員原則上也希望每天滿面春風客氣禮貌地迎來送往。你在視覺上給他造成質疑,他們不核查你會顯得自己失職,核查就增加了你們彼此的負擔;起因在你,所以你不該抱怨而該反思,如此這件事對你才是一個社會經驗的積累和人生成長。其實也不僅僅是紋身,也不僅僅是機場,出入任何公共場合,為了不給自己帶來麻煩,就應該力所能及考慮到不被人嫌疑的服飾打扮和言行舉止。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日本人首先講究從視覺上(穿衣打扮言談舉止)來讓自己做到得體,得體是關鍵,本質就是符合場合,符合自己身份和氣質。
案例4:
日本還有哪些事是不能做的?不能主動和日本人有肢體接觸。我剛和對方員工見面的時候,我下意識地伸出手想和他握手,但他卻沒有回應我,只是給我鞠躬,弄得我異常尷尬。後來我才知道,日本人在平時很在意身體距離,不會對陌生人有什麼身體接觸,所以總是能看到日本人鞠躬、點頭。日本人給你遞名片,一定不能直接放進口袋,更不能放進後褲口袋裡!我剛進他們公司的時候,我給對方的一個負責人遞了一張名片,然後他低着頭雙手接過,接着仔細的看了看,最後小心翼翼的放進他的卡包里了。我看完他這個動作,也裝模作樣的學了一下,心想:幸好是我先給他名片,他要先給我名片,我肯定隨便看一眼就揣兜里去了。不能隨便發表個人意見。通過我對他們公司的接觸,我發現日本人對個人意見非常的謹慎,就比如每次我讓他們提出建議,他們總說:可能是這樣,應該那樣做。他們不會肯定的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所以有時候和日本人交流下來真的很累。
分析:過於熱情自來熟當然不太好,在日華人相互之間也存在這種年復一年令人嗤之以鼻的狀況。國人之間習慣狂處,他鄉遇故知的時候狂熱地過分高頻率高熱度地交往,然後就很難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雲淡風輕細水長流也就很難做到了。說到握手,鞠躬和抱拳,這大概分別代表了歐美,日本和古代中國。我比較希望中國能恢復見面抱拳的禮儀舉止,想象一下也覺得蠻豪邁帥氣颯爽!拱手鞠躬,這鞠躬被日本借鑒去了,但仔細分析無論是拱手抱拳還是點頭鞠躬,都比握手更衛生。疫情之下,今後國人都放棄握手,改為抱拳,我覺得既能防疫也能復古。中國人在情緒方面相對愛恨強烈,快速極端;日本人則是基本在黑白之間的灰色地帶,不太狂喜,也不大悲,留有餘地。
雙手接名片這自然不在話下,其實不是必須,主要還是你個人對對方有多大的敬畏和尊重,比如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給你遞名片,傲慢的你估計還看不起這位英國矮個老太太;如果你所在城市的市長或直接捅到最高層的頭兒給你遞名片呢?你不僅雙手接還可能鞠躬,且深深地。與其吐槽日本規矩繁雜,不如分析自己對周圍人的感恩敬畏之心有多深。
發表意見之前顧及到他人感受,放開了說誰都會,問題是得擔責任,不是自己巴拉巴拉一頓童言無忌,然後在後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地麻煩他人介入協助你。不擅自發表個人意見的原因在於說話前先考慮是否會能給他人帶了多大程度的麻煩,然後決定自己話可以說到多深。說白了,仍然是考慮是否打擾人傷害人。
案例5:
再說說生活方面不能做的事1:不能隨便給人家開門。2:室內不能穿自己的鞋,一定得換鞋。3:在日本電車上不能大聲講話。4:不能隨地亂扔垃圾。5:不能隨意闖紅燈。6:不能直接給收銀員錢。日本商店的收銀台都有一個小碟,如果你買完東西,應該把錢放在那裡面,而不是直接給收銀員,不然收銀員會很詫異的看着你。7:不能隨地吐痰以及酒後嘔吐。在日本,隨地吐痰是會罰款的:在公園或其他公共場所吐痰將被處以1000日元以上,10000日元以下的罰款,並且會記錄在個人的犯罪前科上!然後喝醉了吐地上也是要罰款的,要是吐到出租車里那更是罰到傾家蕩產!
分析: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是常識,在哪裡也不該隨便開門。我工作的日本這所私立高中,接收中國孩子過來插班留學十多年了,每個學生的宿舍是獨立單間房,很多中國男生每天出門不鎖門,晚上睡覺門在裡面居然不反鎖,心那真是特別的大。我們對孩子們的指導是你自己不做賊也不可給他人營造能夠成為賊的環境。房門經常不上鎖,就有可能引發他人擅自進入你房間拿東西,晚上不鎖門甚至還留一條門縫的,這分明是誘惑他人進入你房間感受春光。
進入他人家,在入口處換鞋這是常識。相對歐美,日本有換鞋的習慣,所以室內相對更加干淨。在日本每天穿干淨的襪子,每天穿舒服簡潔方便脫穿的鞋子就顯得極為重要;否則你想想在別人家門口你脫鞋的時候那個費勁,鞋帶捆綁的極其復雜,然後露出的襪子髒了或露了洞,丟臉不?我還遇到過一個中國大小伙子初到日本沒想到需要脫鞋換拖鞋,結果他的特殊愛好讓他丟臉了,襪子是半透明的黑色絲襪且上面繡有不可言說的圖案。
在電車上不能大聲說話,不能接聽或打電話,聽音樂不能耳機音量太大影響到他人,這都是常識。其實仍然是在視覺,聽覺和嗅覺三方面不去打擾人。比如你的發型巨大,服飾夸張,整個人像聖誕樹一樣,坐在那或站在電車里讓身邊人無所適從嘛!你的帽子蹭到他人的臉怎麼辦?如果你體味重或噴灑的香水讓周圍人皺眉,這都不可以。
亂扔垃圾和闖紅燈不僅僅是日本不可以,哪裡都不應該。隨地吐痰或酒後嘔吐當然給他人帶來麻煩,自己准備紙巾和小垃圾袋,自己帶回家慢慢品嘗,別給他人帶來視覺和嗅覺上的污染。想想可愛的小孩子們,快樂開心地迎着陽光走,然後踩到你的痰或嘔吐物,怎麼辦?如果是你自己的孩子呢?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自己適當忍耐就沒什麼困難的。好環境靠大家,不要總想着唾手而得。順便補一刀,唾手也挺髒的,別往自己手上吐吐沫了。
案例6:
再說說飲食方面不能做的事1:在日本買小吃,就算你已經付錢了,但也得等店員將東西遞給你,你不能伸手去拿,不然會顯得非常的沒禮貌。2:不能在走路的時候吃或喝東西。不然你會受到很多日本人厭惡的眼神。所以如果你在路上餓了,你可以在商店或者自動販賣機買完食物以後,在商店門口或者自動販賣機旁邊吃完。3:日本人非常注重筷子文化,所以不能拿筷子指人、不能把筷子立起來、不能交叉筷子、不能給別人夾菜、掰開筷子以後不能互相摩擦,因為這對店主很不尊重,他會以為你覺得他買的筷子很劣質。其實筷子文化是我國傳到日本的,但我們很多年輕人已經忘了筷子文化。
分析:購物也好,走路也好,用餐也好,都是得先從視覺上保有美感。必須講究,絕不將就是讓自己提高生活品質的一個努力方向。湊活對付過日子會越過越窮。
買東西的時候,付款就把現金或卡放到收銀員收款機旁的托盤里,這就是比直接放到收銀員手裡要體面好看啊。付款後,收銀員雙手把商品遞給你,你也雙手接過,這就微小的一次彼此感謝的愛的教育啊。在生活的各個細節中感受到瑣碎的各種小溫暖,小感動,這樣的日子才是值得啊。否則從早到晚忙碌得如喪家之犬,各種大步流星慌里慌張,質量從而說起?
邊走邊吃喝,邊走路邊打電話,這在日本都是沒有素質的體現。世間無絕對,比如日本天皇偶爾邊散步邊喝了口飲料,大家會覺得挺可愛。如果經常這樣,那肯定就亂套了,遭遇舉國上下的媒體報導。
使用筷子等餐具禮儀我們敗給日本的原因是日本在幼兒園就對孩子們進行貼心細致的訓練指導,然後就是小學6年加上初中3年合計九年的午餐教育,午餐統一在教室用餐,9年下來自然就得到了系統長期的教育。中國的幼兒園老師先別敗給日本的幼兒園老師吧,別情緒化對孩子們吼叫甚至暴力是第一步。中國留學生初到日本來,吃飯的時候飯碗不端起來吃,讓日本人震驚。別人用公筷給他夾菜,他直接伸筷子去接公筷,這更令人震驚,堅決不能接,必須講究,等對方把菜放到你的餐盤上,你微微鞠躬表達謝意即可。在日本只有火化之後家人之間才用筷子相互遞送骨灰殘骸。
案例7:
我曾在日本留學了4年,說點自己的經驗。1、電車上不能做的事。不要和日本妹子挨得過近。2、電梯上不能做的事。在關東地區,電梯是靠左站成一排,儘量不要站右邊,留着給趕路的人快速通行的。而在關西地區,則是反過來的。3、自行車的“三不”。在大街上騎自行車,不要戴着耳機聽歌,不能載人,也不能打電話和單手撐雨傘。接手朋友同學轉送的自行車,記得必須重新去登記。自行車不能隨處停放,隨時面臨着被沒收的風險。4、晚上,女孩子不要在居酒屋附近站着不動。會被誤解成空虛想被請喝酒!背後是什麼意思,你知道。
分析:力所能及不讓自己身處受嫌疑的環境,早高峰電車擁擠也力所能及用公文包擋在自己身前避免和他人有肢體接近,至於他人從背後太靠近你,那也是他人性騷擾你,不是你騷擾她,最後無非就是你要不要放她一馬的問題。寧可人負我,我不負他人,如此才能問心無愧,身心坦盪。
進入電梯力所能及先替他人着想,看看是否需要為他人而去按電梯開鈕,等大家都妥善進入電梯後再按關鈕;下電梯的時候儘量低調靠邊為大家按電梯開鈕,自己最後一個下電梯;在電梯期間盡量大家都彼此背對,不說話,更不能打電話。乘坐扶梯,就是靠邊站,且確保和前面的人在同一側面,前邊的人在左,你也在左,所以左右不是大問題,問題是儘量給後面着急趕時間的人騰出快行通道。上下台階或乘坐扶梯,應該和前面的人保持4個台階以上的距離,掌握好社交距離,避免傳染感染,今後長久都應該養成這個好習慣。我們能做的和該做的,大多數時候是改變自己,而不是勉強期待改變他人。比如乘坐扶梯,你能做到不打擾前面的人,和他保持4個以上的台階,這說明你道德。你身後的人就是不和你拉開距離而是緊緊跟在你身後的台階,你能怎麼樣?改變他人很難啊!你也只能全力以赴力所能及給身後人一個屁,然後在心裡默念對不起。不斷付出不求回報是遠離煩惱的方法;但凡對他人有期待有要求有索取,你就開始有煩惱。
騎自行車該注意什麼?依然是不給他人添麻煩,不打擾人不傷害人。留學生初到日本,有神奇的中國孩子,雙耳戴着耳機聽着音量巨大的音樂,且單手騎車,另外一隻手拿着手機看視頻,如果有第三隻手,估計還想打上一把遮陽傘或雨傘?指導這樣的孩子有點難度,他們會振振有辭地反駁,我沒打擾別人啊,我出了事故我自己認。這種情況下我會說,比如你除了事故,掛了,那麼對方的車輛保險公司都得跟上,警察也得趕到現場對應,你的親人也會萬里迢迢傷心趕來善後,等等這些就是給他人添麻煩。我們得把這些隱患扼殺在你的大腦里。
晚上站在酒吧一條街的女子,我在東京見過。我見到的可不是安安靜靜地站着等待猥瑣大叔們挑逗,而是主動搖晃着迷你裙上前搭訕。我想起來了,那是在銀座附近的新橋車站烏森口餐飲一條街,已經是午夜時分,我吃完宵夜出來散步,遇到一位女子對我搭訕,一聽她的日語,我就知道是哪裡人了,於是我毫不客氣地用我地道的中國鄉音和對方說:大姐,你嘎哈呀?別逗試我,你這是替祖國人民獻身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