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塵緣 |
送交者: 方方 2014年01月07日05:51:53 於 [戀戀風塵] 發送悄悄話 |
肉身塵緣
肉身,生命的根本。 沒有肉身,就沒有生命。 肉身從來不發一言,不告訴我們它如何企圖行事。 它的策劃人是腦袋。
腦袋本身一共有三個發言人:爬蟲類腦,哺乳類腦和大腦皮質。 爬蟲類腦會提醒我們去吃喝玩樂,去滿足性的需求,本能俱足地讓肉身去追求感官上的刺激,享受生理上的快感, 哺乳類腦會依我們的需求滿足狀況,一為肉身,二為心靈的需求滿足狀況發言,一直在表達有關生氣、快樂、厭惡、驚訝、傷心和恐懼的情緒,作出有關滿足上的快樂,抑或失卻滿足的生氣、厭惡、驚訝、傷心和恐懼各有關情緒的發言。 大腦皮質負責認知,心智上的建構,自我內涵的內化,以皮質自身為主導建立的聯合區位建設一個生命以思維方式運作的策動中心,可以調控前兩層次的腦,也可能相對於前二者時處於弱勢時而被動於前二者。
肉身憑着這個三位一體的腦袋機制運作開展自身的生命內涵,本於機制運作過程中的解讀,輸入,編碼一切獲得的信息,並同時於內心配對於內在的生命信息,一一內化為頭腦的想法,也外化為一個個的行為,並儲存為記憶,讓我們能憑着記憶把過去與未來掛上鈎,開展人世間的故事。
肉身的自然生命態勢,如果少了一份如此的明了,生命內涵就會監控自我內涵。 宗教於此層面的覺知並作出的教育,一為禁慾,二或可不禁慾。
肉身的一切欲求,本是自然。 自然本身就是一種正負動勢,並保持於和諧狀況的無間斷運動,如果一失衡,就會自動調整回復平衡。 肉身的欲求,常會給予我們不可過分需求的警惕,就如暴飲暴食後,身體會出現不適的訊號,縱慾後的精神恍惚,尤其是傾向完全本能上的發泄或洩慾,就會導致深層的失落感,精神上越發空虛。 一向來我們一般人卻無所覺察這一個生命的自然啟示,肉身也不會就此告訴我們這一個事實,以讓我們超越肉身。 因此,宗教的有識指導,如果我們無法覺知和保持一個平衡,那麼我們需要禁慾,反之,可以不禁慾。 生命之道,在於自然的正負動勢的平衡拿捏,也在於肉身的需求態勢上的平衡拿捏。
緣,於一個心對於物的心動,於初始的兩個陌生人之間的一個眼神交流,一個的起心動念,開始緣生緣滅,就看這個起心動念的衍生性質的強弱,一如一見鍾情的強勢,也如蜻蜓掠過水麵,有波無痕的弱勢,讓肉身去感覺,讓腦袋去解讀,緣生於此,緣滅也於此。
基於緣的種種攀附,腦袋會於適當的時刻發言,盡在一個自然的生命態勢下進行,肉身從來不會告訴我們一個個的緣生緣滅,腦袋也不是要刻意要隱瞞一切,就在於每一時一刻,無所斷續的緣生緣滅,三位一體的腦袋就會忙於代表肉身發言,各有表述,於一分鐘內,不知表述多少次,讓我們念頭叢生,意念盤繞於心頭,萬千心路縱橫心中,伺機而動。 這一個運作過程,表面上是心有所意圖而動,實在是腦袋在發言,表達一個頭腦的想法,本於沒有斷續的感性與理性的心智建構,作出內心的各種話語(萬千的心路),並以其中一個話語(一條心路)作出演繹,外化為我日常所見的種種思想行為或任何一種舉動,或因太多的話語,心頭糾結萬分,心生千千結。 肉身僅此作為,不讓我們有所覺察,有所覺知,企圖蒙蔽了我們的心靈,就像我們當下站在鏡前觀看自己,我們看到鏡像的自己只是肉身的作為,而鏡子就是我們的心靈。
人世間的故事,如果去除肉身的參與,就會少了一份煽情的作用,少了一份感染力,少了一個故事布局的精彩情節片段。 肉身的塵緣,都是一個個故事情節的發展,以生的歷程來開展,不過,我們最介意還是其結局,關於死的意義。 我們都會期盼一個美好的結局,可是,誰又能說得了什麼叫美好,因為那只是生在的人的語境投射。
肉身的來去,都以一個人的生死來定位,可是我們只知道一個生的生命歷程,並以含混的心性來體驗,我們說不來生的把握,死更無法說清,因為從來沒有一個死去的人可以告訴我們關於他的死的處境。 數千年來,埃及人、希臘人、印度人和中國人,對於肉身最早的覺知, 一個是肉身就是死亡與重生的通路,一個是肉身的優雅欣賞,一個是肉身的根本就是欲動的象徵,一個是肉身是可以感知而超越,這一個個最早關於肉身的覺知,與後來這一個個的文明個別的發展,基本上是構建於這一個個覺知的基礎上。
肉身,我們要善待它,或讓它來善待我們,唯有從這麼一個基礎的理解來開始。 美是善待的關鍵,人性之差異於動物性,關鍵在於人性懂得美。 真是善待的開啟,人性的真,是一個世俗與崇高的心性的認知過程,但是,必須從美開始。人類四大文明古國,通過肉身對於美與真的感知,都是一個個關於自己與肉身的對話——從生死、優雅、欲動和超越——為了尋求一個圓滿,為了一個肉身,心靈與靈性的平衡,也就是讓身心靈能持有平衡而回歸自然。
科學與理性於此理解上必須仰望自然,歸順於自然,肉身的覺知才會漸入圓融,人性的覺知也會更容易趨向圓滿。唯有這樣,人類四大文明古國關於肉身的覺知,才能提供一個堅實的平台,以協助我們開展更高度與完整的文明。 自然從來沒有古代與現代的差別,肉身也從來沒有古代與現代的差別,唯有是心智如此造作差別,並以差別混淆眾人的心眼,蒙蔽了眾人的心靈。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3: | 給瓜瓜同學的回信 | |
2013: | 別讓男人太熟悉你 | |
2012: | 平凡往事:生日 | |
2012: | 祝福難 | |
2011: | 笑談風月不負他:逃離大雜院(十七) | |
2011: | 山雪:恨欲情天 5 | |
2010: | 入鄉隨俗 | |
2010: | ZT 去邂逅一個這樣的男人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