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崽儿: 流逝的岁月 (连载 11) |
送交者: 重庆崽儿 2008年09月29日08:15:59 于 [竞技沙龙] 发送悄悄话 |
我的社会工作
入学时我任年级团总支书记,每个班一个支部,共12个支部,团员占年级一半以上学生人数。中学时,虽然也一直当学生干部,但不像这样,自觉肩上担子重,因为主要任务还是功课和学习。虽然学校答应以后会给我们配备专职总支书记,在我任职期间,12个支部的工作也够多的。其它总支委员有钱xx、王xx和詹xx。学校是团委会,团委书记是刘xx(后任过副校长)。有时我们被召集开会后,下来还得研究、贯彻。各支部情况得了解,尽管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有分工,我都得通盘考虑。功课比较紧,课余别人都在玩或复习功课,可我还常常要考虑团的工作或找支部书记了解情况。只觉得时间不够用。学习也肯定受到影响。第一学期的物理补考,不能说与此无关。
幸好,后来从政治辅导员中抽调石xx老师(西南政法学院毕业)来任我们年级专职团总支书记,我改任总支委员,担子一下轻了许多。
与此同时,我兼任年级民兵连长,全年级只编一个民兵连。这只是个空职,没多少事。
大学的课程多而重,尤其学医,需要背记的东西太多了,实在得全身心投入才行。我真的不愿意再担任社会工作,想专心学习,还希望有时间从事点体育活动。第二年夏,我再次被推荐而选为校学生会委员,分在宣传部,分管学校墙报、壁报和诗社工作。从此我不再担任年级团总支工作。在宣传工作中,我年级的李xx、胡xx等均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川医诗社名“山花诗社”,社长是罗申甲,他是高年级学生,写得好诗和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社员是从各系学生中招收具有一定水平的诗歌爱好者。平时组织过创作活动,去过成都杜甫草堂吟诗、采风;请过省文联诗人来社讲授、指导和座谈;还创作过长诗《华西坝的钟声》,并在学校文艺演出中集体朗诵,受到好评。
任学生会委员一年后,校团委给我作工作,希望我下一届去校团委工作,我婉言拒绝了。我推荐了我年级万xx同学(她是我中学的同学),结果她被选为下一届校团委委员。
经过我一段时间认真思考,社会工作虽然是对我很大的信任,并通过工作得到很大锻炼,组织能力大为增强,应对社会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但毕竟太花精力和时间了,再这样下去,功课肯定会受很大影响。不如趁刚进入临床学习不久之际,辞去学生会工作。于是,我慎重地向校学生会提出了辞职申请并呈上了书面报告。最后,得到学生会的理解,同意我把这一学年任职完。那年,我们年级的学生会主席游xx升任校学生会主席。
就这样,我终于卸下了社会工作担子,那才是无官一身轻,一下觉得空余时间多了许多,与同学们相处也更融洽了。
临床实习中,班委会叫我任实习组长,我乐意接受了。因这算不了什么社会工作,与老师接触机会多,可以得到更多教益。把同学组织得好,实习收获也会更大。
实践证明,这一辞一任的决定是“明智”的。
共青团的工作在学校很重要。当时,凝聚全年级力量,充分发挥集体聪明智慧,让学校老师更加认识医68届,把大家的积极性主要集中在学习上,同时又具有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团员在各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年级在学校占有一席之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个人主要发挥了组织协调以及与年级学生会配合的作用。我的工作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在年级也算是“知名人士”,因此得到向校学生会的推荐以及学校的选拔任用。在学生会期间,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组织、宣传能力,把全校的宣传和“山花诗社”工作也搞得有声有色。“山花诗社”像一丛绽放在美丽华西校园百花丛中的绚丽山花。由于工作再次受到肯定,又得到再向校团委推荐。在这样的时候,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晋升从政的好时机,可我却意识到这正是急流勇退的最好机会。川医是人才云集的地方,比我优秀的学生比比皆是。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的决定也是正确的。
课余活动
川医的住宿条件、伙食在成都高校中算好的,但因是学医,所学功课是最多的,需要记的知识也特别多,所以我们的课余生活没有其它高校那么丰采,而就我们自身而言,课余生活还是丰富的。
当时一周的周一至周六上午都有课,周六下午常规的政治学习,或全校大会听报告,或年级开会,更多的是小班开会。只有星期天才休息。有个小故事,入学分班的第一次班会,大家争相发言,谈来校途中趣闻、来后感想等。大家都是第一次相见,正互相认识。我班的男生李xx同学走错了地方,跑到别的班上稳稳坐下,发言慷慨激昂,头头是道,后来讲到“。。。我很幸运成为医68届7班的一员”时,人家才发现,他走错了班级,赶快告诉他:“这是9班,不是7班”,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转而来到我们班,又是一阵逗乐。
开始的一两年,政治学习还比较“正常”,大家基本上能讲出自己的想法。可是,到了第三年时,社会气候有点变“左”,人们的发言明显有了顾忌,大话、假话多了,言不由衷的发言随时可见。学校党委组织的党课学习,有部分非党员参加,我班的吕邦元有份,没有我。我“家庭出身不好”,从小就尝到了社会“政治压力”的滋味,自然仍然只有“夹着尾巴”做人,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也促进了我辞去学生会委员的想法。那时实际上已进入文化大革命的前奏时期。
逢学年开学,一定要举行开学典礼,主席台上就坐的除了校领导外,都是校务委员和知名教授们,在同学们的心中,这些名家是一座座丰碑,高山仰止。李资平书记的报告严肃认真,但缺乏感染力。大家最喜欢听孙毅华副书记的报告,生动有趣,例证丰富,说服力强。在那政治学习多为枯燥的“例行公事”的年代,实属不易。
刚入学那段时间,大家新到一个环境,处处觉得新鲜,有很多感受急切地想和老同学交流。从重庆八中考入川医的有5人,另4人都是女生,何xx是我八中同班同学,现编入同我年级的另一班,任团支部书记。兰xx和姚xx考入卫生系。同入川医,当然有一聚,感想多多,而且合影留念。
重庆八中我们班考到成都的十多人也组织了聚会。数川大的最多,除数学系李明敏、熊永灿、倪志福等7人外,还有哲学系的赵朝立和张德辉,历史系的刘念慈。当时,说来难于理解,攻读哲学的张德辉因是回族,仍吃学校专开的回族灶,不食猪肉。现在容易理解,因政治与民族风俗不同嘛。成都电工学院带有一定国防性质,有两人考去。成都工院的高分子化学系是皮开贤同学,其专业属高科技,可惜毕业后分去凉山州,听说以后任过州府昭觉市副市长。聚在一起很开心,那时没有手机,公共电话也不方便,要聚一次是通过信函联络,也不容易。随着功课加重,新环境中同学熟了,这种旧同学相聚次数就减少了,只有个别之间串走一下,但旧的友谊长存。
环境熟悉后,星期天多为自我打理的时候,如整理内务,洗衣物、补衣袜,无论男女都是常事,不像现在,人们几乎不穿补衣了。那会,入校同学家庭经济普遍困难,医学院校的学杂费、生活费均自理,学校给最困难的学生有1-3等困难补助,也不多,没有奖学金。我还算“好”的一类,没享受过困难补助。我大学的费用由二哥、姐姐两家供给。这倒有一个好处,平时上街买点小吃,甚至带回宿舍吃,也可以公开享用,不用怕人发现,反正不是吃的补助。我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逛街。
逛街真的很享受。成都有两大吸引力,一是小吃著名而多,二是特色公园、风景区具有“磁性”。我逛街的目的很简单,主要是放松,小吃。
成都的小吃全国著名。其实,最出名那几家如夫妻肺片、龙抄手、赖汤圆、韩包子、担担面都在春熙路一带,离我们学校不远,步行10余分钟路程,偶有光顾。更多的是趁逛街就近小吃一下,到处都比较可口。令我难忘的一是南大街附近有一家街边的巴掌大铺面的羊肉汤馆,一口大锅内煮的全羊,煮好捞出切成薄片,一碗炖得白白浑浑的羊肉汤,加些羊肉片,少许羊肠和羊肝,撒上葱花,原汁原味,真是香极了。冬天,一碗下肚,真暖和!二是医院附近黄门街口一家的炝锅肉丝面,特有一番风味。至于像麻辣兔丁、麻婆豆腐、珍珠圆子等一般是几个同学、朋友相聚时点食。我也爱吃盐茶鸡蛋,方便,可以边走边吃。我们班的女生最爱吃卤兔脑壳(即兔头),经常是派一个人买一大堆回宿舍慢慢啃。夏末以后,满街都是烤鸭,什么“王胖鸭”、“樟茶鸭”之类,比比皆是。成都鸭的特点是个小,不肥而嫩,一般的一个一斤左右。我们有时也买些回宿舍吃或就在馆子里喊一盘烤鸭佐一碗素面,吃得满意。回校路上再买上一包“8号花生米”香着回校是再满意不过的了。
学校伙食本不错的,63年以后食堂桌上的肉常吃不完,只是单调点。星期天上街时顺便小吃总觉得可以改换一下口味,是一种享 受。后来,学校实行周末不在学校吃饭的登记并退钱,那就更方便了。早上睡懒觉,然后逛街,下午回校。
成都又是文化名城。具有代表性的公园名胜如武侯寺、杜甫草堂、青羊宫、王建墓等都具有强大的磁性。我先后都去过这些地方,体味着古老而悠久的文化气息。
每年成都的“菊展”、“灯会”非常热闹。菊花品种繁多、造型各异,装点得公园繁花似锦。菊素有傲霜而开的美誉,它花期长,其风骨似人,颇有韵味。灯会更是展示人巧夺天工的场所,装扮着人、动物、花鸟、风景的彩灯满园晶亮,吸引着远近宾客。诱人的成都小吃齐聚一堂,吆喝声不断,首数“三大炮”(糍粑)最响亮。“天主堂鸡片”、“川北凉粉”、“夫妻肺片”等摊位前常排长龙。人们一边欣尝师傅们的才艺表演,一边享受着美味。我们也趁机去凑一番热闹。“成都灯会”很出名,而“自贡灯会”则是后来居上。
刚进校不久,重庆的同学说重庆好,成都的说成都好,各列论据,争论不休,互不相让。但住久点以后,不得不让更多的重庆同学(也包括我)都“转向”了,成都的确更加美丽,更加休闲,更适合人居。用现在的话讲,这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它地平,气候温和,副食、尤其蔬菜特别丰富,交通往来方便,连成都人说话口音也柔和。一个美国客人甚至幽默地说:“连成都的姑娘都好漂亮!”大学六年让我爱上了成都,十年后,回到川医又工作了十五年,使我更加热爱它。也就是说,迄今为止,我的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成都度过的。
我们大学年代,课余时间没有谈恋爱一项。学校明文规定,大学生不准谈恋爱。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自觉遵守,已成校风,直至毕业。全年级毕业前才只有几对同学恋爱。我们班是一对半,半对的另一男生陈xx后来支援其它班去当支部书记了,女的余xx在我班。有两个班的各一对相恋同学的恋情暴露后,还在班上作了检讨。现在的人不理解了吧!
平时课余,下午四点以后操场上的人逐渐多起来。我也爱好体育活动。常与班上吴邦器、郭锡品、吴定谖、彭照海等打篮球,我是班队成员,有时与其它班比赛,女同学们提来开水,呐喊助威。有时也打排球或踢踢足球。有次下雨,游泳池无人,我同郭锡品去游泳,我用蛙泳游了一千二百公尺。
我们年级的文体活动非常活跃。校男子篮球队队长就是我们年级的耕噶同学,校足球队球门是我年级杨刚同学,球员还有陈惠良等。足球指导(曾兼队长)是外科专家、足球健将龚锦源老师。我年级女生张先友是校篮球队员。我年级参加校器乐队的有好几人,如傅家骙(二胡),谢明清(大提琴)、刘正光(笛子)、耕噶(小提琴)、刘泽炎(乐器?)。郑艺清是校舞蹈队员,xx当时是校广播站播音员和撰稿人,在文艺演出中任报幕员,曾是年级话剧队成员和班文体委员。
医68届学生会很能干,德才兼备。叶家智、席肇琪、杨刚等都是优秀者。有一年年级组织了一台文艺节目参加学校汇演,其中的配乐诗朗诵(张飞鸣等)、雷锋之歌(雕群像配诗朗诵,xxx班)、大刀舞(郑艺清、曾红英等),黄河大合唱、诗朗诵配舞(朗诵xxx)、器乐小合奏等均精彩万分,大礼堂挤得水泄不通,震惊全校。
寒暑假我有时回乡下,有时回重庆过,也有时留成都。有一年暑假,我独自一人去贵州赤水看望我二哥。成都至朱羊溪后再坐船顺长江逆水而上到合江。在街上很巧遇到9班的王xx,他热情招呼我当晚住在他家,带我去买了特产荔枝。有一种小籽的很甜,有点像现在广东的“糯米滋”,合江是荔枝之乡,留下深刻印象。次晨坐船沿赤水河继续逆上,下午抵达革命名胜赤水城。二哥在赤水县城的供销社工作。那时正住在乡下的一个点上。我们相见,相谈甚广,感慨万千。我向二哥汇报了在中学和川医的情况。他很高兴我的成长,十分鼓励我,而且希望我积极靠拢党组织,以后争取入党。像我们这些“家庭出身不好”的,入了党别人就会刮目相看。当时二嫂在四川江津县的白沙镇津六中任教,夫妻分居,诸多不便,困难很多。他们有了大儿子xx,都是交给一位叫刁妈的人带。刁妈对xx非常好,就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二哥一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克服困难,坚持供我读书的。赤水之行,使我更珍惜在川医攻读医学的机会,不辜负亲人们的期望。
66年春节后我从重庆回乡下一趟,刚到家,竟然看见哥哥穿一身孝服向我迎来!我这才意识到是父亲阿爸去世了!之前我一点都不知道。他是一月去世的。平时可能有高血压,有一天不小心从田坎上摔倒造成脑溢血,瘫痪卧床几个月,还长了褥疮,一直是哥哥、二姐、子宁弟弟在照顾他。可想而知,他受了多大的病痛折磨。当家人说病危时,阿爸在床上不断地喊“xx!xx”时,我心疼极了。一个学医的儿子,不要说挽救自己父亲的生命,连亲爱的阿爸病危时都没能见他一眼,就这样天地两隔,有什么比这更遗憾的呢?我去到他培了新土的坟前向阿爸作了最深切的悼念。我真后悔前一年夏天没能回家探望到父亲。那年暑假,我经油溪回乡,途中突然遇到一场大暴雨,山洪阻断了去路,我躲在一大石岩下,全身淋湿透了。雨后,我看那阵势,估计回乡下家的河涨水过不去了,只好折返回油溪,找一户人家换了衣服去车站直接坐火车回学校了。父亲经历和忍受了太多的苦难,养育了我们六个儿女,他是那么的坚强,在最危难时没有见他流过一滴眼泪,他给予了我太多太多,他教会了我求生,指导我学习飞翔!从此,我已先后失去了最亲的母亲、父亲,之后只能与哥、姐、弟弟们相依为命!
这就是我的课余生活,有欢乐,又有悲伤。在现实中生活,在追梦中前行。
|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6: | 火箭只有三个人是铁定的首发 | |
2006: | 让我们尽自己的力量给孩子们一点希望和 | |
2005: | 俺来说几句关于FNFL的交易 | |
2005: | news: 陈肖霞等众多旅居海外多年的中国 | |
2004: | 节日期间谈谈吃 | |
2004: | (ZT) 残奥会中国夺得63金 创造历史最佳 | |
2003: | 棋魂(9)(上) | |
2003: | 评中国队小组赛表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