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股民甲遠古的風
萬維讀者網 > 股市財經 > 帖子
海外資產申報方面常見的誤區
送交者: Max,馬新明 2017年03月15日14:57:26 於 [股市財經] 發送悄悄話

誤區之一:有了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P.R卡),就一定要申報海外資產。這是一種最常見的誤解。其實,只有加拿大的稅務居民才需要申報海外資產。有了P.R卡的人,並不一定是稅務居民。如果他/她是非稅務居民,即使他/她擁有加拿大的永久居民身份,那麼,他/她既不需要報稅,也不需要申報海外資產。成為稅務居民或非稅務居民都各有利弊,每個人都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決定。詳情請諮詢專業會計師或稅務師,也可參閱本人另一篇相關文章。

誤區之二:只有投資移民才需要申報海外資產。由於近年來的新移民以投資移民居多,而投資移民的海外資產數額一般都比較巨大,因此,一談到海外資產申報,大家都以為這只是投資移民的事情,這又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其實,任何一個加拿大的稅務居民,只要他在“海外”即加拿大以外的國家、在一年中的任何時間擁有超過10萬加元的資產,他就需要申報海外資產,而不是僅限於投資移民。

誤區之三:申報了的海外資產都需要繳稅,報得越多,繳稅就越多,所以應儘量少報。這又是一個更常見的誤區。其實,海外資產本身並不需要繳稅,只有海外資產產生的增值才需要繳稅。按照加拿大的稅法規定,任何一個加拿大的稅務居民每年都需要向政府申報全球收入,其中包括海外收入。而海外收入除了少部分人因在海外工作而產生的工作收入之外,大部分可能都是因海外資產的增值而產生的海外收入。而每一個加拿大的稅務居民所擁有的海外資產就是計算這種海外收入的依據和基礎,所以,政府才需要大家申報海外資產。站在申報人這個角度來說,只有正確申報了海外資產,將來在將海外資產轉移到加拿大時才不會產生稅務上的糾紛和麻煩。如果您該報的海外資產沒有報,將來在您將其轉移進來時又不能說明其來源,那麼,就有可能被稅局當作隱瞞未報收入而被要求補稅並罰款。另外,海外資產數額的多少與應繳稅額的多少並沒有正比的關係,只有海外資產的增值才直接影響到應繳稅數額。

誤區之四:不需要申報的海外資產,以後也不用繳稅。這也是不對的。例如,您在中國有一套房產但並沒有用於出租而是用作自住,那麼,即使這套房子的成本價在10萬加元以上,你也並不需要申報。但當您將其變賣以後變成了現金存進了銀行,您就需要申報了。如果變賣時產生了增值,您就需要向加拿大政府繳交資本增值稅。

誤區之五:申請移民時報了多少海外資產,以後就只能向稅局報多少。其實,您在申請移民時向移民局申報的海外資產只是從達到移民的要求方面來考慮的,可能並不全面,但您在成為永久居民以後則需要全面申報。即使您申請移民時就全面申報了,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您的海外資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您不應該將這兩者等同起來。

誤區之六:海外資產的申報表是納稅人擁有海外資產的依據。事實上,申報表上所申報的海外資產並不能作為您擁有多少海外資產的依據。當稅局查稅要求您說明某項海外資產的真實性時,您需要提供合理的原始憑證予以證明,但您在申報時並不需要主動提供這些憑證,而是要提前妥善準備好,以防被查。

誤區之七:申報了海外資產就可以減少國稅局查稅的概率。其實,是否申報海外資產與國稅局是否要查您的稅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引發查稅的因素可能有:一是電腦隨機抽查選中 ,這種可能性很小 二是國稅局根據可靠的線索和情報選中,包括他人的舉報,還有移民局、海關或銀行提供的信息和線索。 三是生活和消費方式與所報收入嚴重不相符的個人最容易引起查稅。例如: 報稅時報的是超低收入,全年領取全額補貼和政府福利,但住的是豪宅,開的是豪車,並大量投資房產或大量投資在稅局聯網的機構,這種情況最容易引起查稅。但如果您在加拿大確實是低收入,上述消費或投資都是在使用移民前的資產(包括已一次性轉移過來的資產和逐漸轉移過來的海外資產),而這些資產已經如實申報了,而且也及時地繳交了資本增值稅,那麼,您也就完全可以安枕無憂了,並不需要擔心被稅局查稅。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解禁的伊朗出現經濟失誤
2016: 原來法院和銀行是同夥
2015: 交易員實戰周記3.3
2014: 第三屆股壇大師賽金牌榜【第11周】
2014: 導致A-股大熊市的十大元兇
2013: 吳迪:黃浦江上漂流的豬和商業機遇
2013: 不做空就繼續等待買進的時機
2012: 全球科技巨頭專利數量排行:IBM是蘋果1
2012: 美股評論:股票對抗通脹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