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股民甲遠古的風
萬維讀者網 > 股市財經 > 帖子
中國藝術品股市的前景、意義、原理與設計
送交者: 鐵風 2011年08月25日14:06:43 於 [股市財經] 發送悄悄話

芻議藝術品股市的前景、意義、原理與設計(減縮版)

(鐵風) 

以“51所有制”為基礎,將可使機構和個人藏主徹底打消對喪失自己藏品所有權的顧慮,爭相拿出一流藏品上市,同時立即把高達藏品價值一半(49%)的巨額死資產變為活現金,用於藝術品收藏的再買入、再投資、再經營。如此,不但大量公/私立博物館、美術館、畫廊和各大藏家、甚至拍賣行都將成為藝術品股市最大的受益者,而且上市藝術品的檔次/市值得以迅速提升,股市/交易所的層次和容量也得以迅速提升;更重要的是,無數大小平民投資者從此得以登堂入室,獲得公平機會來分享名貴藝術品的增值和榮耀。。。

背景和前景

 

中國經濟30年來成功起飛,近年開始從中國製造步入中國創造階段,但在經濟高端領域的金融界,真正創新還屬鳳毛麟角。由華爾街失控引發的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不但宣告了西方金融創新馬失前蹄(官網:http://www.tjcae.com/),也為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經驗教訓,創造了契機。在這個大背景下,天津文化藝術品股票交易所(文交所)和類似機構的創立問世自然倍受世人矚目。不幸這個新生兒先天不足,近期正一步步落入騎虎難下、動輒得咎、前途未卜的境地,連筆者一向欣賞的著名金融評論家葉檀女士,也給出了“無視金融市場規律、有意製造混亂的市場規則”的定論,發出了“請關閉天津文交所”的聲音(葉檀,每日經濟新聞/證券之星,2011-4-1)。

但筆者以為,在這個高難度創新的初期出現較大問題,符合自然規律,甚至可以說在劫難逃。金融創新,茲事體大;既然當初準備不足貿然開張有欠穩妥,那麼現在不明就裡即草草收場也不夠理智。一旦半途而廢錯過這個難得的歷史機遇,將極為可惜。明智的應對是理出問題癥結,找出醫治良方,及時進行必要的修枝斷臂,只要能夠使其成功生存,就很可能使其成長為造福子孫的參天大樹。

中國藝術品市場經過多年的磨練和成長,已逐漸形成以藝術創作群體、藝術評論研究及鑑定群體、各類藝術院校、藝術品經紀代理/畫廊和拍賣公司、機構和個人收藏群體,加上新生的藝術投資基金和交易所等組成的廣泛陣營,今已迅速成長為世界最具規模和潛力的藝術品收藏和投資市場。近代歷史上,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文明主導了工業革命和信息革命,其基礎在於他們在實證分析和理性邏輯思維領域的傳統成就、繼承發揚和一路領先;但在文學藝術領域包括書畫、工藝品的創作製作、欣賞鑑藏,從精雕細琢含蓄隱晦,到寫意揮灑放浪形骸,到氣韻縹緲、意境高遠的雲深不知處,正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明傳統積累強項,融美術、文學、民俗及儒釋道、諸子百家於一爐,底蘊精深博大,傳承連續貫通。七八十年前中國尚在兵荒馬亂民族危亡之際,林語堂即能以一己之力、一本《生活的藝術》風靡西方社會,而今已成全球經濟發展新極的中國,更沒有必要過分謙虛滅自己志氣。所以個人認為,不但天津文交所的創新探索應該持續進行下去,北京、上海、四川、廣東、河南、陝西等地的文化藝術重鎮也應及時行動,合縱連橫經紀、拍賣、實業、金融等各領域精英,以謹慎務實的態度加上幾分捨我其誰的使命感,及時組建創立自己的符合中國國情、並遵循普世投資理念的藝術品股票交易市場,然後經過一個時期的淘汰兼併,最終形成一兩個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藝術品股市和投資中心。

討論天津文交所出師不利的原因,應可分三方面入手:一是宏觀宗旨,二是基本原理,三是微觀設計。

 

宗旨和意義

 

中國聖人說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現代文明幾百年來浩浩蕩蕩,既突飛猛進也大浪淘沙,孫文說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是忽悠話,歷史事實證明是達成和平進步、造福人類宗旨者昌,達不成者、反之者亡。現代資本股市之所以方興未艾,總體上取得成功,本人認為是因為它的兩大功能機制,達成了一個造福人類的宗旨,這就是:1為企業為發展融資,分擔風險,推動創新生產和經營實現盈利;2讓大眾股民參與投資,提前分享增值和利潤,改善生活;通過使這兩方面受益,提高社會的物質豐富程度和大眾的消費能力,提升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品質,從而大大推動了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和進步。

現代企業資本股市如此,那麼新生的藝術品股市有沒有類似意義呢?筆者以為有,而且如果能夠健康成長,還將可產生與企業股市齊頭並進、比翼雙飛的重大意義!這就是通過藝術品股票市場的運行,1為收藏家和機構(博物館、畫廊等)籌集更多收藏資金,分擔風險,推動和繁榮藝術創作;2為普通投資人降低門檻,分享增值,提高藝術欣賞水平;通過以上兩方面的受益,激勵豐富各種藝術創作,增加藝術欣賞和精神享受在大眾生活中的地位,驅除野蠻和戰爭,從而大力推動人類精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

天津文交所在其開業的章程中,對創建和發展藝術品股市的意義僅有有限的論述,個人覺得尚欠充分和高度。明確上述這樣的宗旨(加上下述“利各方/利天下”的意義和功能),則名正言順,前途光明,道路再曲折也可進退有據,問題再嚴重也會找出變通辦法。

 

原理和實質

 

現代股票資本市場的誕生,即起源於股票的拍賣交易。股市的實質就是一個拍賣場,一個儘可能公平公開透明的、讓儘可能最多的人參與的、規則明確的、限制儘量少的、連續開拍的公眾拍賣場。既然現代企業股市取得了成功,各種規模的拍賣公司方興未艾,新生的藝術品股市也沒有註定失敗的道理。關鍵在於在吃透、把握股市運行原理的基礎上,設計出合理的規則。

本人在2000年的舊文《我看“知本家”風暴和美國股市》中就曾提到,拍賣是世間最公平的終極交易方式。今日的股市,已經差不多達到了交易方式的極至,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大拍賣場:沒有保留底價,雙向和即時互動,雙方可隨時改變自己的出價上下限,也可以剛買了就賣,沒有拍賣師催促,隨時可以補救或反向操作,時間無限。拍賣場中的第一價格決定因素----股民的需求程度,已被互聯網電腦直接地、瞬時地、公開地反映到交易價格中,多一個買的多一個賣的,任何一個喊價的改變,都會立即改變相應股票的價格。於是第二價格因素即原有價值(IPO價格或據公司淨資產算出的每股淨值)降至極不重要的地位,無數與股票價格直接和間接相關的客觀和主觀(心理)因素都被轉化為股票交易的“出價”而迅速反映在它的即時價格中。

這麼說只要聯合足夠多的人對一個股票只買不賣,該股的價格就會永無休止地飆上去形成一個大泡泡?不錯,這就是股市。但不要忘了,要想將股價變成真正到手的財富,只有一條必經之路:賣出。股票里並沒有固定對應的物質財富,一賣就跌,賣晚了的就是冤大頭,自己的錢就會跑到先溜掉的傢伙的兜里。所以想弄出太多太大又能持久的泡沫來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無論是傳統經濟學還是最新的科技,誰也別想持續準確地預測股市,這正是股市的可愛和可怕之處,也是科學與藝術的分壘。投資是藝術,因為它的變量無窮多而且互動互涉,每一筆發生的買賣都會直接和間接影響後面的出價,但影響之大小甚至方向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無數其它因素而異。所以專家也至多能用統計方法和數學模型加經驗參數來模擬估測,而不可能象經典科學那樣精確運算預測結果。

現代企業資本股市的實質,是企業將其經營獲利的前景提前預支,換取及時前期投資達成真正獲利後,實現資企雙贏、造福社會的運作過程。(當然還包括企業經營失敗,將損失分散到溫飽之餘出錢投資的股民頭上、雙或方改弦更張或東山再起的過程;但成功總量必然大於失敗總量,不然股市早已絕跡。)藝術品股市應具有同樣實質,只不過它預支的是藝術品的未來增值而已。人類進步和股市機制決定了它在總體上和長期上的增值趨勢,但特定時期的股市過分漲跌都屬正常合理現象。微觀到具體個股,其股市增值幅度、獲利大小背後的依據,仍然是該股代表的企業能夠獲得的利潤大小、或者該股代表的藝術品在市場交易上的真正增值多少。這個增值量至少在未來是實實在在的,只是(因為其互動性)不可能提前準確計算出數值。當股價飆升超過這個增值量的時候,就是過熱,就是泡沫;當該股被拋售到市值小於這個量的時候,就是超值股,潛力股。

股市一旦大跌就驚呼億萬金錢一夜蒸發、再憤憤不平地追究誰是大盜黑手,基本上都是似懂非懂的糊塗概念所致(違規操縱股市情況除外)。因為這些人在股市大漲時、大跌前,從來不問、沒明白那些未兌現增值從何而來,錢是否真的賺到手過沒有------如果多數人都及時變現,股市就大漲不起來,也就不可能有後面的大跌。

 

結構設計

 

有了正確的目標方向,掌握了基本的原理,再借鑑現代股市的成功經驗和方法,藝術品股市的合理規則就一定可以設計出來。

首先,既然藝術品股市的宗旨是增加藝術欣賞和享受在大眾在生活中的地位,那麼就應該讓各類公有和私有的博物館、美術館、以及獨具慧眼的藏家和審時度勢的股民,成為藝術品股市的主體,從股市中得到發展壯大的融資和主要的投資回報。至於藝術家(藝術品創作的主體而不是交易的主體)、交易所和銀行等,只能間接從作品的升值和交易中獲益,不能直接參與其中。不然的話,必然形成隊員、教練、球隊老闆和裁判一起入場踢球的大混戰,如此任何規則都將形同虛設,再高的技術、再好的願望也會以全盤皆輸告終。

其次,既然一個比較成熟、穩定、公平的企業資本股市,必有相當數量的各行業骨幹企業、即藍籌股作為支撐,那麼藝術品股市要想成功,也應該首先建立以各類已有定論的頂級藝術收藏品構成的藍籌股陣營,正如資深業內行家賈廷峰先生建議的那樣,優先選擇一流的、經專業機構代理的藝術家和重量級作品(見“賈廷峰:餡餅還是陷阱,藝術股票怎樣玩”99藝術網2011-4-12),先以幾十個這樣的藍籌股票、及其主導的穩定緩慢、基本持續的升值,作為藝術品股市的脊梁。然後再陸續安排前景難料的現/當代作品、尚無定論的近代甚至存疑的古代藝術品的擁有人和機構上市,作為潛力股流通。當然伴隨這些潛力股的,是不同程度成為貶值股、甚至垃圾股的風險。貶值風險越大的,增值空間也越大,這樣就完整構建了回報與風險相輔相成的股市框架和機制。

為保證實現上述原則,一個十分關鍵的新制度設計----51所有制”極其重要,這就是根據藝術品不可分割的特質,規定擁有51%以上股份的機構或個人為該藝術品藏主,即唯一的物權擁有者,其他股東都只是名義上的部分擁有者,實際上僅是信任、支持、跟隨該藏主/藝術品/藝術家的投資人。作為上市藝術品的擁有者,該藏主必須保持51%以上的股份,並負責藏品的保管和保險。他可以隨時買賣51%以外的股份,但在達到將轉移該藝術品的所有權(既出售其51%以內股份)時,必須預先選定另一位新的擁有者進行股份定向轉讓(使其在交易後持有51%以上的股份),交易價碼根據市場和意願自行商定,然後經過向交易所的申請審批程序,在監管下完成和公布上市藝術品所有權的轉讓交割。(為保證上市藝術品股票交易的活躍度,還可以對級別不同的藝術品作出不同期限的轉讓要求,如15年必須轉讓一次)。

有了“51所有制”作為基礎,將可使機構和個人藏主徹底打消對喪失自己藏品所有權的顧慮,爭相拿出一流藏品上市,同時立即把高達藏品價值一半(49%)的巨額死資產變為活現金,用於藝術品收藏的再買入、再投資、再經營。如此,不但大量公/私立博物館、美術館、畫廊和各大藏家、甚至拍賣行都將成為藝術品股市最大的受益者,而且上市藝術品的檔次/市值得以迅速提升,股市/交易所的層次和容量也得以迅速提升;更重要的是,無數大小平民投資者從此得以登堂入室,獲得進出自由的公平機會,來認購分享各級、各類藝術品的增值和榮耀。

此設想如能成功,可謂幾乎一毛不拔,而利各方、利中國、利天下,何樂不為,何慮不為?!

但天津文交所的現行設計是,藝術品一旦上市藏主只可持股10%,其餘必須立即流通,藏品變為一種莫明其妙的“共同擁有”狀態。這個設計等於在物權歸屬和轉換這個股市最關鍵的問題上,自設障礙、自布迷魂陣,結果是自身和股民一起攪進去,成為一團亂麻難以自拔。

無論如何,中國在藝術品股票市場上的歷史性金融創新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在中國經濟增長持續領銜世界的形勢推動下,在各路投資熱錢蓄勢已久的環境中,只要合理設計,穩妥運作,勇於創新嘗試,投資資本和新型藝術品股市的劃時代結合,完全可能造就和超越如英國皇家那樣的世紀婚禮,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過人間無數。

 

具體規則設計對照

 

綱舉目張,藝術品股市的其它各個環節的相應規則,都可以在充分研究討論現行股市的成功經驗和規章的基礎上,做出精心和儘量穩妥的設計,然後在實施實踐過程中,在各個相關領域的專家、行家和股民持續不斷的互動切磋改進中,得以逐步完善。

在如下表格中,筆者根據目前想到的環節列出了個人的初步設想和設計,希望可以就教於各位業內專家、行家和讀者,一同切磋改進。(對照表刪減,具體規則設計討論請聯繫作者郵箱/msnfengtie@hotmail.com

 

 2011.4.12-5.19 

本文已被選載20116期《金融博覽》雜誌)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love陽光:買了沒有?急跌再接。
2010: 伯南克的“假通縮”和“真戰略”
2009: 國務院智囊:股市回調不會太深
2009: 美“賺錢之神”盯上樓市泡沫 金融海嘯
2008: 從銀行還是保險公司購買房屋貸款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