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許多人對中國的經濟產生隱憂,有人看到民間借貸問題,不免擔心金融系統可能會崩潰。也有人看到中國的出口減緩,外匯準備突然降低,就想到中國可能無法繼續作為世界工廠。更有人為中國股市沒有起色而泄氣,因此推測投資人情緒悲觀,代表社會對中國經濟「硬着陸」的預期。
對於總體經濟的看法,應該根據各種正確的數據資料,對照當前主流的總體經濟理論,才能正確觀察經濟發展全貌。雖然中國與美國都有股票市場,但這不代表中國與美國的經濟問題類似,因為中國的國民所得或產業成熟度,與美國有天壤之別。雖然大陸與台灣經貿關係密切,但是大陸的貨幣乘數卻遠低於台灣,因此對於金融問題的看法,也不能把台灣的經驗,直接套在大陸經濟現象之上。
在看衰中國出口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人民幣的持續升值,以及出口的持續成長。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2011年1至9月出口總值約達1兆3千億美元,較前一年同期成長了26.7%。雖然貿易順差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1.2%,但是在本幣升值的狀況下,出超降低是必然的結果,更何況國民所得的增長,也會使進口快速增加。世界銀行的研究顯示,自2000年以來,中國的實質貿易條件惡化了15%,也就是說進口物價漲得比出口物價快。可見得中國貿易順差的減少,是因為進口需求大增,不是出口太少!世界銀行的報告更發現,在環球金融海嘯之後,中國的出口成長率,已經超過了世界總進口的成長率,2010年時差距就達到11%。換句話說,在近幾年低迷的需求當中,中國更在加速取代他國的出口!
為什麼中國出口這麼強勁?不是因為人民幣升值太少,是因為中國生產力不斷在增加。中國的勞工生產力,在10年之內增加了兩倍,工業附加價值每年成長16%,實質投資與消費每年分別成長15%與12%。雖然美國的人均GDP在2010年是中國的10.7倍,但是中國每個勞工的GDP產值,卻已達到美國的16%,而且以每年10%速度成長。《經濟學人》雜誌認為,中國的出口之所以強勁,不是因為工資低廉或幣值低估,是因為勞工的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美國之貿易逆差有一半來自中國,是因為中國的出口商品相對便宜,即使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了30%,美國人民還是覺得中國貨便宜!中國對出口的依存度,在2010年仍然高達26.8%,出口產業還是中國經濟的火車頭,也是競爭力的來源。而中國經濟的真正價值,是勞工的質量,是生產規模的彈性,只要這些指標不出問題,就不需擔心中國經濟。
中國的社會中,確實存在嚴重的貧富不均,通膨在近兩年中居高不下,但是這並不代表生活條件的惡化。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中國受薪階級之工資成長率,近5年來都在12%以上,而全球平均卻不到2%。中國各金融機構內之人民幣儲蓄存款,受到財富管理商品之影響,在2011年中年增率已經降到20%以下,但是仍然高於M2貨幣供給之年增率。中國之所以能維持高度的實質消費與儲蓄存款之成長,一般人民的可支配所得當然是其背後的動力。所以,不能硬把貧富不均的惡化,與中國經濟成長隱憂劃上等號。即使大陸的車市或房市暫時出現鈍化現象,也只能看成是經濟循環的常態,因為經濟發展的果實並沒有萎縮!
中國的金融市場,因為人行祭出超高的存准率,而產生資金緊俏的副作用,民間借貸受創嚴重。但是,貨幣供給增速仍然穩定,新增貸款增速也維持在15%以上。在反映資金供需狀況的銀行間市場中,雖然7天與14天之回購利率曾在上半年超過7%,但是目前也都回落至3.4%左右之水平,市場拆借金額也較年初為高,顯示資金面上並未出現結構性的問題。雖然中國的外匯準備,曾出現暫時性的減少,但那是熱錢的流動常態。基本上來說,金融市場上看不出有何不對勁,更談不上任何崩盤的可能性!
中國的股市是沒什麼起色,各種經濟上的小問題也層出不窮,但是在中國邁向經濟的路上,這些都是應有的常態。重要的是,旁觀者不要自亂陣腳,也無須亂開處方。中國的經濟,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