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9日柯達,這家擁有131年歷史的影像業老店向紐約一家破產法庭申請破產保護。,1997年以來,柯達僅有2007年一年盈利;市值從1997年2月最高的310億美元一路劇降,以1月18日0.555美元的收盤價計算,市值已僅有1.45億美元,十年間蒸發了超過99%。自去年12月初至今,股價一直在1美元左右徘徊。
是否如眾人所說,柯達沉迷於膠片美夢?
柯達前高管、羅徹斯特大學西蒙商學院教授拉里·馬特森(Larry Matesson)表示,他曾在1979年撰寫過一份非常精準的報告,預測了市場的不同部分將如何從膠片時代轉向數碼時代,首先是政府勘測機構,隨後是專業攝影領域,最後則是主流市場,到2010年將全面普及。他的誤差只有幾年。
其實,2003年初秋,柯達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鄧凱達宣布要把公司帶向數字領域。他說,儘管柯達公司2002年130億美元收入中的大部分來自膠捲,但公司將停止對膠捲業務的大規模投資,轉而把資源投入到數碼相機及附件(已經形成了 10 億美元的產業)、數字醫療成像技術等等中去,柯達要進入噴墨打印和液晶顯示領域。它總共要花費 30 億美元進行投資和收購。鄧凱達說,為了給新戰略融資,他將把柯達的豐厚股息削減 72%,由每股 1.8 美元降至 50 美分。他說這麼做在三年內能帶來 13 億美元“可用於投資的現金”。他稱這一戰略性轉移“可能是我們歷史上最大的一個轉折點”。
但柯達的投資者卻認為柯達的戰略“非常冒險”,倒不如管理層縮減公司規模,把省下的現金分給股東,那樣的話對股東更好。股市的反應甚至更慘:原本一直在每股 27 美元徘徊的股價,應聲下跌了近 5 美元。
或許,投資者的態度也是柯達在數碼領域發力不夠的重要原因。在美國,股票投資者的權利是很大的,他可以左右公司的決策。因為美國的公司,股票和債券融資占很大的部分,而不像日本那樣,股票更多的是為了實現各企業的交叉持股,企業可以隨時得到主辦銀行的金融支持。在華爾街,如果公司的舉措會影響短期的收益從而使股票分紅減少,他們會毫不猶豫的用拋售股票的方式進行“投票”,所以美國企業很在意投資者的態度。美國上市公司需要資金投資,它可以通過減持股票獲得資金,而如果投資獲利頗豐它又有資金回購公司股票從而推高股價。如果投資者對公司的投資不認可,他們會大量拋售股票引起股價下跌從而使公司能融到的資金減少。
美國產融分離、重金融輕製造,源於其國家戰略。
其實柯達數碼轉型的失敗也和美國對製造業的放棄(對有的核心產業並沒有放棄)有關。1991年柯達就推出單反相機,但沒有自己的機身平台,沒有獨立的信息傳輸卡口,沒有自家優質的光學鏡頭序列產品,柯達要依靠與尼康或佳能的合作,才推得出自己的單反產品,附件和鏡頭又都要由合作夥伴來提供。可以說,成本高昂的核心部分自己做了,而更廣闊的利潤挾取項目卻與自己無緣,這是柯達深深的痛。在退出單反類型之後,柯達曾寄希望於時尚類的家用消費型DC產品,然而這一領域門檻較低,競爭慘烈,難有建樹。歸根到底在於美國已經沒有了一條完整的相機產業鏈。
二戰後,美國的金融業和製造業一枝獨大。但卻在1957-1958年暴發了二戰後第一次經濟危機。1950年美國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為英國的3倍,西德的 4倍,是日本的更多倍。當時,美國製成品的生產能力為西德的6倍,為日本的30倍。當時的美國可以說是真正的世界工廠,而歐洲和日本像是美國的原材料及初級產品加工地。但隨着美國商品大量輸入各國,隨着拆毀德、日兩國軍事工業的進程的開始,歐洲和日本國內失業工人大量增加,各國共產黨勢力迅速壯大。而且製造業和金融業的“獨步天下”造成了大量的貿易順差,大量順差導致美元國際化受阻,而歐洲、日本的大量失業又造成了海外需求的減少。所以,1957年3月起至1958年4月,美國經濟落入危機,商品滯銷,庫存增長,工業生產下降 13.5%,鋼鐵和汽車等部門的生產量下降一半以上。因此美國對外經濟政策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變化,變消滅競爭對手為扶植競爭對手。主要措施有三,一是著名的馬歇爾計劃;二是停止拆毀德國和日本的軍事工業;三是允許日元、英鎊、馬克等貨幣貶值,例如日元貶值到1美元兌360日元,從而減少美國貨對各國市場的衝擊,並使各國有能力對美出口。
美國對製造業有保留的放棄,成就了日本製造業的世界第一,日本的成就與其產業立國和產融結合合密不可分。對於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它都不能做到“製造業大國”和“世界金融中心”並稱。但我們這個“後生”,一面自稱自己是製造業大國,一面又高調宣稱要把某地打造成國際金融中心,這是不是不符合一貫的韜光養晦的標榜?不要老想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什麼的,好好將金融服務於製造業才是最重要的,畢竟我們還沒有到美國那種金融產業不得不分離的地步。
(白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