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股民甲遠古的風
萬維讀者網 > 股市財經 > 帖子
飛云:美元和人民幣之錨
送交者: 飛雲 2013年02月12日21:20:17 於 [股市財經] 發送悄悄話


國內某著名財經評論人在一個公開場合講說:黃金從2000年的300美元漲到1500美元,可見在短短10年之內美元貶值了5倍。

斯言若出於常人之口尚可理解並原諒,但這話出自對國家政策都有很大影響力的著名人士之口,就令人匪夷所思了。這樣的理解施諸於經濟活動,結果可想而知。

作為常識,我們知道貨幣是商品交換的媒介。只要一定數量的貨幣能夠交換相應數量的商品,該貨幣就沒有貶值。

歷史上用商品加權衡量貨幣價值存在很大的不可操作性和不穩定性,所以貨幣需要一個基本的、穩定的價值衡量物,我們可以把它叫做貨幣之“錨”。用於商品交換的貨幣這艘大船,需要一個起穩定作用的“錨”。貨幣的本質是一種“信用,Credit”或“承諾”,故貨幣的形式可以是紙質鈔票(鈔票發行機構信用)、銀行電腦中的數字(銀行信用擔保),借條,即債(債主信用擔保)乃至個人之間的一句諾言(親人或朋友之間的信用擔保)。許多學者對於中國出口創匯憤憤不平,說中國用貨物換回的僅僅是綠紙(美元),這是對貨幣和信用間之關係缺乏起碼認識的表現。

貨幣既然是一種信用,那麼它就需要一個穩定的參照物作“信用擔保”。歷史上,這個起擔保作用的參照物就是黃金,又稱貨幣之“錨”。

二戰以後,美元確立了它的霸主地位。這主要基於美國強大的國力,包括教育、農業、工業、科技創新、軍事力量、經濟總量以及它優良的信譽;同時美元直接和黃金掛鈎 $35/盎司,因此美元才又名美金】更增加了美元的信譽度。因為歷史的慣性,各國只靠美國似乎還是感覺不保險,故尚需一個穩定的美元之錨——黃金。

之所以把黃金稱作“錨”是因為這個錨和用於商品交換的貨幣這艘大船比起來還是太小,因此錨只能對付小風小浪。上個世紀60 – 70年代,由於民主黨人執政時期的越南戰爭打成牛皮糖,財政困境出現,而且看不到圓滿結束的跡象。這時,國際上出現了對美元的懷疑。基於黃金的信譽高於一切這樣的判斷,在美元出現問題的時候法國領頭開始用美元儲備擠兌美國的黃金儲備。我們知道,如果各國都一起擠兌時,根本不需要多少美元就能使美國的黃金儲備很快枯竭。美國的黃金枯竭就意味着美元再也兌換不到黃金,於是美元就成了無錨之舟。在當時的大風浪下,美元就會崩潰,美元信譽就會終結。在這種情況下,布雷頓森林體系只能結束——美元只能和黃金脫鈎,黃金定價交由市場來決定。

之後,美元作為全球最主要儲備貨幣,其“錨”只能回歸本源——包括美債以及國際大宗,特別是石油、糧食、貴金屬等。也就是說,脫離了金本位,黃金不再是美元之錨,充其量它只是組成美元之錨的一個環節而已。美元是否貶值,主要應看美元在國際市場和美國國內市場上的實際購買力,而不是黃金價格的高低。

經過二戰後這幾十年的風風雨雨,美元的信譽依然最好。所以一些信譽不佳的國家就把美元定為它們自己國家的貨幣之“錨”。中國的人民幣就是這樣一種情況。為什麼?因為人民幣在短短20多年的時間裡,對內貶值了約100倍。當年年入萬元稱富豪,如今年入萬元只夠維持基本生活。預計再過10年左右,人民幣將完成貶值1000倍這個偉大目標。

讓我們再對照一下英鎊的歷史:英鎊貶值1000倍,英國用了200年的時間【1810年,貴族富豪,8000英鎊/年,其家庭教師年薪30英鎊】。美元的貶值歷史也大致如此,歷經數百年,美元幣值中的美分目前仍在市場流通。

人民幣要想在國際上享有信譽,它就必須有一個穩定的錨。國際在中國的投資,其經濟活動的中間媒介是人民幣,其終極盈利當然要以美元(或其它國際流通貨幣,比如歐元、英鎊、日元等)計。人民幣長期綁定美元就是告訴國際社會,你在中國賺的中元,是可以按16.28的匯率兌換成美元的;就是說,你的利益是有穩定的“錨”來做信用擔保的。人民幣雖然在中國購買力下降而貶值,但你可以兌換成信譽最好的美元,不影響在國際市場上的購買力。

為了保證國際資本在中國盈利後兌換美元的需求,中國就需要有足夠的美元儲備才能起到“錨”的作用,就像當年美國需要足夠多的黃金儲備才能維持美元的美“金”地位一樣。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一直在拼命增加外匯儲備的原因。只有把“錨”做得足夠大,才能承受未來出現的經濟風浪。回過頭看,如果美國當時沒有越戰,財政狀況良好,就不會有法國領頭擠兌美國黃金,或許美元還可以繼續和黃金掛鈎一段時間。當然經濟規律本身決定了,美元不可能一直和黃金掛鈎:第一,黃金增量和經濟總增量比起來增長速度要慢得多;第二,美國經濟不可能沒有大風浪、不可能沒有經濟危機。

了解了美元外匯儲備作為人民幣之錨的特殊作用和意義,我們就知道了3.2萬億美元儲備對中國經濟的決定性價值。

中國外貿企業承擔的作用就是賺取外匯,加固人民幣和中國經濟穩定之錨。所以中國外貿就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略部隊,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政府長期以來不惜一切代價用壓低匯率、出口退稅等非市場經濟的辦法也要扶持出口賺匯的原因。

當中國出現經濟大問題時,當通貨膨脹導致外資盈利空間縮小到一定程度並看不到短期內有危機結束跡象的時候,外資就會撤出。當外貿企業出口創匯的能力下降和外資加速撤出以及進口消耗外匯形成總體逆差的時候,外儲總量就開始下降,同時也就意味着人民幣之錨在動搖。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產生的後果僅僅是美元脫離黃金之錨,因為美國經濟的健康體質決定了美元的穩定。而如果人民幣出現外儲急速下降,錨的“體格”越來越苗條的狀況時,人民幣貶值預期就會坐實。那時,擠兌美元就很可能發生,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將會出現逆轉。

因為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的事一定會發生,所以有人提出中國以國債代替美元做人民幣發行之錨,並聲稱這將是擺脫美元獲得貨幣獨立的勝利。國債做錨,就是以中國的政府信譽來擔保。政府信譽是否值得信賴?需要人們回頭觀察過去60年,特別是過去30年的狀況。當中國大量發行國債之時,就是準備換美“錨”為債“錨”之日。到那時,人們是追求美元?還是追求高利率的中國國債?國債是否能挽救中國經濟? 我們拭目以待。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農業牛市是金融家貪婪本性有為?
2011: 中國“兩房”虧4500億毫無事實根據 債
2010: 評中國央行節前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及對虎
2009: 為什麼最後一個小時股市猛彈?
2009: 歡迎光臨,免費自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