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股民甲远古的风
万维读者网 > 股市财经 > 帖子
川普和葉倫經濟的是是非非
送交者: 古林风 2021年01月25日06:35:11 于 [股市财经] 发送悄悄话


                川普和葉倫經濟的是是非非


參院預算委員會22日两党议员一致通過白登提名的財長葉倫任命案;預计25日全院會議可以确认葉倫的任命。

由于两党对葉倫一致认同,她的财税主张值得重视,基本反映「中間偏左」的拜登時代的方向。


在稅务政策上,葉倫认为加稅有必要,美國必須加大公共投資,才可讓經濟保持成長,投資所需款項來自加稅。


美國國債已累積至27.7兆元,去年就增加3.1兆元;2017年川普的減稅計畫將公司稅從35%大幅減至20%,国家稅收因此大減,聯邦政府因而增加1.9兆元赤字,这是川普的责任。葉倫說,美國必須解决負債問題,財政政策不能長期讓赤字增加,因为负债利息已经接近抵消国民经济率。拜登在選舉期間建議,公司稅從川普的20%提高至28%。


葉倫指出,當前美国急務是將經濟從疫情中拯救出來,有必要大規模紓困,讓受打擊的家庭有房住和有飯吃,紓困经济規模必須達到真正紓困目的;如果規模不夠,經濟復甦就被拖慢。


二,川普影響力減退,參院一些共和黨人開始回到削減支出的小政府路線。葉倫說,美國「必須打造具競爭力的經濟」,具有競爭力才能創造就業機會,讓勞工提高工資。为提高美國經濟的競爭力,政府也必須投資,包括投資基礎建設、清潔能源、科研以及工人培訓等,这也是必须加税的理由。


共和黨人對耶伦紓困計畫中的多項支出提出質疑。包括每人再發1400元紓困支票、每周400元的額外聯邦失業金、15元的最低時薪、以及撥3500億元給各州和地方政府紓困。共和黨議員指出,再發1400元紓困支票錯誤地包括一些高收入的家庭,例如年收入15萬元的家庭。


但葉倫說,不少收入較高家庭也有經濟壓力,例如原來雙薪家庭,有成員被迫留在家裡照顧小孩和老人,不能工作,這些家庭也有巨大經濟壓力。紓困計畫估计最終將通過,白登要求的總額1.9兆元可能會減半,但耶伦希望總支出至少提高至約1.5兆,要看她的游说结果。

為確保民主黨不致在2022年期中選舉敗落,大幅加稅案可能延至選舉後才提出,但白登任期将已过半。


美國對中國经济政策,葉倫的回應是,美國必須對中強硬,因為中國的經貿政策不公平,違反規定、竊盜知識產權、強迫技術轉移、違規的政府補貼、向外國傾銷等,是对川普政府有所继承。但是,中国2020对美国贸易顺差创历史纪录,引进外国投资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GDP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唯一正增长的国家,2020打到2.3%,川普四年对华强硬但不见效果,是要下台负责。这也是耶伦要帮助白登解释的中国现象。


葉倫在柏克萊加大执教經濟學數十年,是學院派,她支持增加支出,在眼前疫情造成經濟衰退的情況下,有必要進行大力度扩大政府投資,規模必須足夠,才能發揮作用,沿用凯恩斯主义,和里根-撒切尔主义相反。


耶伦需要防止书呆子误国,因为学院理论犯了许多错误。比如,經濟学界从1980年代通膨失控的教訓中,普遍認同一個觀點:失業率升高是維持物價穩定須付的代價,认同「菲利浦曲線」。依照這個曲线,失業率降得太低,通膨無可避免,所以央行務必防患於未然。耶伦时代的Fed官員對此奉行不悖。 川普经济主义和Fed政策的多次冲突就发生在这里。



川普时代,美國失業率降到4%以下,但通膨仍低,工資也在攀升,中低收入者所得中位數2016年至2019年增加9%,这是川粉大增的原因。


川普大幅減稅,利率也未如專家警告那般竄升,國會預算處预测2019年美國10年期公債利率3.5%,但實際僅2.1%,讓聯邦政府舉債成本低。   白登也認為美國利率低,可以舉債大筆投資。


Fed在2017和2018年採取行動防範經濟過熱,理由是就業市場改善會導致通膨過高。後來,Fed在2019年失業率非常低時開始降低利率,承认先前升息太猛,而預防的通膨復熾並未發生。


歌德語錄:理论是灰色的,生活是常青的。 的确。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0: 贸易战 股市看1.24 武汉肺炎曝光
2019: Total value of gold and some relate
2019: Stock market next week
2018: Vantage FX:2018年1月25日外汇市场分
2018: 死可怕吗?如何死里逃生?一技傍身终受
2017: 深度解析中国楼市下一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