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许多人对中国的经济产生隐忧,有人看到民间借贷问题,不免担心金融系统可能会崩溃。也有人看到中国的出口减缓,外汇准备突然降低,就想到中国可能无法继续作为世界工厂。更有人为中国股市没有起色而泄气,因此推测投资人情绪悲观,代表社会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预期。
对于总体经济的看法,应该根据各种正确的数据资料,对照当前主流的总体经济理论,才能正确观察经济发展全貌。虽然中国与美国都有股票市场,但这不代表中国与美国的经济问题类似,因为中国的国民所得或产业成熟度,与美国有天壤之别。虽然大陆与台湾经贸关系密切,但是大陆的货币乘数却远低于台湾,因此对于金融问题的看法,也不能把台湾的经验,直接套在大陆经济现象之上。
在看衰中国出口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以及出口的持续成长。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2011年1至9月出口总值约达1兆3千亿美元,较前一年同期成长了26.7%。虽然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1.2%,但是在本币升值的状况下,出超降低是必然的结果,更何况国民所得的增长,也会使进口快速增加。世界银行的研究显示,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实质贸易条件恶化了15%,也就是说进口物价涨得比出口物价快。可见得中国贸易顺差的减少,是因为进口需求大增,不是出口太少!世界银行的报告更发现,在环球金融海啸之后,中国的出口成长率,已经超过了世界总进口的成长率,2010年时差距就达到11%。换句话说,在近几年低迷的需求当中,中国更在加速取代他国的出口!
为什么中国出口这么强劲?不是因为人民币升值太少,是因为中国生产力不断在增加。中国的劳工生产力,在10年之内增加了两倍,工业附加价值每年成长16%,实质投资与消费每年分别成长15%与12%。虽然美国的人均GDP在2010年是中国的10.7倍,但是中国每个劳工的GDP产值,却已达到美国的16%,而且以每年10%速度成长。《经济学人》杂志认为,中国的出口之所以强劲,不是因为工资低廉或币值低估,是因为劳工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美国之贸易逆差有一半来自中国,是因为中国的出口商品相对便宜,即使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了30%,美国人民还是觉得中国货便宜!中国对出口的依存度,在2010年仍然高达26.8%,出口产业还是中国经济的火车头,也是竞争力的来源。而中国经济的真正价值,是劳工的质量,是生产规模的弹性,只要这些指标不出问题,就不需担心中国经济。
中国的社会中,确实存在严重的贫富不均,通膨在近两年中居高不下,但是这并不代表生活条件的恶化。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中国受薪阶级之工资成长率,近5年来都在12%以上,而全球平均却不到2%。中国各金融机构内之人民币储蓄存款,受到财富管理商品之影响,在2011年中年增率已经降到20%以下,但是仍然高于M2货币供给之年增率。中国之所以能维持高度的实质消费与储蓄存款之成长,一般人民的可支配所得当然是其背后的动力。所以,不能硬把贫富不均的恶化,与中国经济成长隐忧划上等号。即使大陆的车市或房市暂时出现钝化现象,也只能看成是经济循环的常态,因为经济发展的果实并没有萎缩!
中国的金融市场,因为人行祭出超高的存准率,而产生资金紧俏的副作用,民间借贷受创严重。但是,货币供给增速仍然稳定,新增贷款增速也维持在15%以上。在反映资金供需状况的银行间市场中,虽然7天与14天之回购利率曾在上半年超过7%,但是目前也都回落至3.4%左右之水平,市场拆借金额也较年初为高,显示资金面上并未出现结构性的问题。虽然中国的外汇准备,曾出现暂时性的减少,但那是热钱的流动常态。基本上来说,金融市场上看不出有何不对劲,更谈不上任何崩盘的可能性!
中国的股市是没什么起色,各种经济上的小问题也层出不穷,但是在中国迈向经济的路上,这些都是应有的常态。重要的是,旁观者不要自乱阵脚,也无须乱开处方。中国的经济,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