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托萊多/馬德里/巴塞羅那
送交者: 馬黑 2022年05月02日16:28:42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托萊多/馬德里/巴塞羅那


3月21日我們從格林納達出發北上距馬德里不遠的古城托萊多,然後繼續北上,當晚入住馬德里。這樣我們就離開了安達盧西亞,到達西班牙的中北部地區。


如果說安達盧西亞曾經是阿拉伯帝國穆斯林摩爾人對西班牙統治的核心地區,比較集中鮮明地體現了兩種文化源頭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臘羅馬文化的的碰撞和融合,那麼中北部的托萊多馬德里巴塞羅那則是更多接受來自歐洲希臘文化羅馬文化, 更多近似源於古希臘羅馬文化的歐洲,這一帶地區更接近歐洲。

此次旅遊前,提起西班牙,只知道四個地名:首都馬德里、奧運舉辦地巴塞羅那、直布羅陀海峽,和與法國相隔的比利牛斯山。而什麼龍達,塞維利亞,科爾多瓦,馬拉加,格林納達,包括這個托萊多,過去從來沒聽說過。實地走過才發現,西班牙行如果沒到這些地方,那將是多大的遺憾。我對馬嫂說,現在看來,遊覽一個國家和地區,至少需要兩周時間,走過7-8個地方,不敢說什麼走透透,就算最基本最粗略的了解感受一下,也得需要時間去走去看觀察體驗。那種一個星期遊玩一個國家的旅遊安排,完全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基本沒什麼印象


西班牙在歐州中屬於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地區。我想了想,好像想不出西班牙有什麼有名氣的工業產品或者民用產品。英法德就不提了,就是意大利我也知道什麼法拉利汽車菲亞特汽車、還有名牌奢侈品Cucci包包產自意大利。 西班牙呢?想不出來。據領隊介紹,西班牙橄欖銷量很大,葡萄酒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30%等等,還有軟木用品產量也很大,但這些都是農產品。當然,西班牙旅遊業肯定也是賺錢的大行業。領隊告訴我們,西班牙加入歐盟統一使用歐元後,虧大了。西班牙月平均工資3000歐元,而德國法國都是5000歐元,生活水平比以前大大降低,民眾抱怨多。


西班牙弗朗哥軍人政權1935年上台統治國家,一直延續到1975年弗朗哥去世後,才走向民主政體。我們的領隊卡門1957年生人,她告訴我們弗朗哥統治期間學生們到學校上課前,要向弗朗哥的巨幅畫像敬禮。弗朗哥提倡民族主義強化宗教觀念,要求全國出生的嬰兒,男孩一律取名為何塞,女孩一律取名叫瑪麗亞,那段時間西班牙全國出生了幾百萬個何塞和瑪麗亞,卡門說她的名字就是瑪麗亞。有點好笑吧?一種信念,不管是什麼信念,當它被推崇到極致之時,就必定會扼殺人民的個人權利,造成荒謬的結果。



3月21日到達馬德里之前,先去參觀了托萊多古城。托萊多是歐洲歷史名城,公元前192年被羅馬人占領,公元527年西哥特人統治西班牙在此定都。公元711年被摩爾人攻陷,1085年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六世收復,成為王國首府和全國宗教中心。1561年菲利二世遷都馬德里,宗教地位不變,至今還是西班牙紅衣大主教駐地。


導遊告訴我們:為什麼菲利二世要遷都馬德里?因為他討厭紅衣大主教。中世紀的歐洲,王權和宗教權一直是政治上的主要矛盾,教會介入國家政治非常深而且權力很大,常常與國王的施政發生衝突。這個菲利二世討厭大主教,為了避開他,就將國家的政治中心遷都到馬德里。



托萊多是一座山城,塔霍河流經東南西三面,形成天然屏障。導遊說,這條塔霍河一直朝南流到葡萄牙入海。我們在里斯本看見的貝倫塔所在的那條河也是塔霍河。現在環繞古城的城牆是由阿拉伯人建造,並在重陷後修復的第二道城牆。老城區保留着中世紀的氛圍和魅力,有大型古建築七十多處。


托萊多作為西班牙古都,阿拉伯人,猶太人和基督徒都曾在此定居,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文化在這裡共生,古城建築和當地文化融合不同宗教元素,托萊多由此成為三種文化之都,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親眼目睹的與照片上看到的差很多。我第一眼從這個角度看到托萊多古城時,幾乎叫出聲來,那麼一個大畫面的古城,展現於眼前,好像是畫上的, 或者是電影鏡頭中,幻覺中。

3月21號托萊多徒步游,感受古城來自中世紀的氛圍和魅力。


遇到一家關着門的上海媽媽飯店。店名和菜單都是中文,可見其客人大都是中國遊客。

經過猶太人社區時,看見不少留在街道上的希伯來文符號。從葡萄牙里斯本開始,我們經過的幾乎所有城市,都有猶太人社區,我們都去參觀過。導遊說,猶太人居住西班牙的歷史非常悠久,公元前後就開始了。二戰中西班牙與希特勒德國關係非常好,弗朗哥也是搞法西斯主義,但西班牙在二戰中保持中立,同時還接納了大量被歐洲各國迫害逃亡於此的猶太人。

在地導的引領下,我們從外面觀賞托萊多聖瑪利主教座堂Catedral Primada Santa Mariade Toledo.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教堂之一,也是哥特式建築的精品,同時也是托萊多歷史變遷的見證。

教堂現址在摩爾人統治時期是清真寺,1085年,阿方索六世征服托萊多,穆斯林投降的主要訴求是讓城市在不流血的情況下和平轉移。國王承諾保護尊重他們的宗教和習俗,保護主要清真寺也是承諾組成部分。不久國王有事離開,讓他的王后和大主教負責管理托萊多。


1087年10月25日,大主教與王后合作,派出武裝特遣隊以武力占領清真寺,安裝臨時祭壇。,在宣禮塔上掛鈴鐺,遵循基督教習俗,“驅除默罕默德法律的污穢”,阿方索六世國王對事件幾乎引發穆斯林起義感到非常惱火,他下令處決所有積極參與的肇事者。傳說當地穆斯林民眾幫助恢復和平,他們的首席談判代表瓦利德為避免更多流血,請求國王憐憫,並說服穆斯林同胞接受清真寺的基督教皈依。為感謝和表達敬意,大教堂分會決定把他的肖像放在主教堂的一根柱子上作為紀念。


1088年教皇烏爾班二世承認這座前清真寺為萊昂和卡斯蒂利亞王國的主要大教堂,一直保持到1226年。


由於教堂日久失修,1222年教皇下詔授權建造新大教堂。1226年在原址舉行奠基儀式,歷經250年直到1495年才建完,新的大教堂被認為是歐洲最漂亮的教堂之一。


大教堂面向市政廳廣場有三扇門。位於中央的是寬恕之門(Portal of Forgiveness),右邊是審判之門(Portal of the last Judgement),左邊是地獄之門(Portal of Hell)。

以下照片中右方建築為主教宮,是紅衣主教生活居住的地方。紅衣大主教每天早上走過連接兩個建築之間的那個通道,去教堂上班。

我們接着還參觀了聖托美教堂,這裡早先也是清真寺,後來加蓋了托萊多知名的基督鐘樓改成教堂。到這裡主要是觀賞珍藏在此的一幅名畫。這幅畫是1586年聖多美教堂的神父請格列柯所畫,紀念已死去兩百年,曾經為各教堂奉獻大筆財富的托萊多貴族奧爾加斯伯爵。這是格列柯的代表作,被認為是世界名畫之一。畫家把當時最顯赫的貴族教士社會名流和自己的兒子,都放在畫面里。 16世紀的人居然出現在14世紀死者的葬禮中,幾百年來人們欣賞繪畫技巧的同時也感到費解。畫作所在之地,就是當年葬禮之處。畫作試圖還原當時的場景。



以下照片中的聖瑪利亞拉布蘭卡猶太教堂,是歐洲現存最古老的猶太教堂。它建於公元1180年,在1405年或1411年改為天主教堂,沒有進行重大改建,現在是一座博物館,屬於天主教會擁有和管理。它的風格和文化分類很獨特,因為它在基督教的卡斯蒂利亞王國統治下,由伊斯蘭建築師修建,曾作為猶太教宗教活動場所,所以它被認為是中世紀伊比利亞半島三種文化合作的象徵。隨着歷史變遷,這裡曾被當過木工房,兵營,收留年老色衰妓女的避難所。它的外表樸素,內涵非常精美。


這是我們兩牙行中進入過的唯一一座猶太教堂。



托萊多城的聖馬丁橋歷史悠久,建於14世紀晚期,用來連接東城和西城。五個拱門中最大的超過40米,是當時世界上少有的橋梁。


關於這座橋的傳說是托萊多大都會主教 Ildefonsus 要求出席這座橋的落成典禮。當建築師在橋落成前一天查看這座橋時,他驚恐地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危險的承重計算錯誤,一旦拆除支撐,這座橋就會倒塌。他回家告訴妻子,橋會塌他會丟臉。那天晚上他睡覺時,他的妻子偷偷走到橋上,放火把橋燒毀。她丈夫擺脫困境,有機會糾正原有結構誤判,重建了這座橋。 

離開托萊多,當晚到達馬德里入住酒店,我與馬嫂登上酒店26層酒吧吃晚餐,欣賞馬德里夜空。


每次都是我點紅的她點白的。


馬德里夜空:



3月22日馬德里市區游。我們入住飯店就在西班牙廣場旁邊,早上的行程從廣場中心的塞萬提斯紀念碑開始。


1915年在作家逝世三百周年的前一年,阿方索13世國王下令建造一座紀念碑,獻給西班牙語最偉大的作家米格爾德塞萬提斯,向這位西班牙文學巨人致敬。通過所有西班牙語國家的流行訂閱集資,於1929年完工。紀念碑的中央巨石高34米,作家雕像手裡拿着一本書,若有所思的看着從他想象中冒出來的兩個英雄:唐吉科德和桑橋潘薩。


雕像後面的高層建築就是我們的入住酒店。


馬德里皇宮(Palacio Real de Mardrid)是西班牙皇室在馬德里市的官邸。現在只用於國家儀式,建築面積135000平方米,有3418個房間。除了國事活動期間,宮殿對外開放,路線每隔幾個月會改變一次,收取13歐元門票。宮殿歸西班牙國家所有,由總統府公共機構管理。費利佩六世國王和王室不在宮殿內居住,而是選擇位於阿爾帕爾多的扎蘇埃拉宮。


宮殿舊址原是九世紀科爾多瓦的埃米爾穆罕默德一世建造的穆斯林堡壘。16世紀大規模改建後,皇家城堡一直保留在這裡。1734年12月24日被燒毀,1738年新宮殿在同一地點從零開始建造,1755年建成。內部建築和房間裝飾使用多種精美材料,珍藏了很多具有重要歷史和藝術意義的藏品。


腦子裡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的皇宮紫禁城還有頤和園皇帝住的房子都只有一層,整個宮殿都是平的,而我們這次看到的葡萄牙皇宮,西班牙格林納達的摩爾人的阿罕布拉皇宮,馬德里的西班牙皇宮都是高樓?


因為我們要趕去參觀世界著名的普拉多博物館。所以只在皇宮外面大致觀賞留影。



大巴行進中隨手抓拍的馬德里市區建築:

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是西班牙最大的美術館。收藏從14世紀到19世紀來自全歐洲的繪畫,雕塑和各類工藝品。在19世紀末就被譽為世界四大美術館之一,因為繼承皇室珍藏,很多藏品來自教堂修道院,西班牙藏畫舉世無雙,很多都是罕見精品。作為西班牙頂級美術收藏機構,2021年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就是因為太珍貴了,所以參觀不准拍照錄影。



看展覽的時候,印象最深刻的是以下這張畫。導遊說把紙捲起來,做成望遠鏡似的放在眼睛上,你就會看到景深向後擴展,好像有3D效果,我們都把進門時領到的引導圖捲起來試看,果然有此效果。


(網絡下載)

3月22日下午我們還參加了自費項目,El Escorial埃斯科里亞爾半日游。這裡經常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也是菲利浦二世留給西班牙最持久的遺產,是西班牙皇家遺址之一。1984年11月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埃斯克里亞爾的聖洛倫索皇家所在地為世界遺產。


這裡距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西北約45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它的最大特點是皇陵皇宮修道院三合一。


菲利浦二世國王1556年~1598年在位期間,為紀念他的父親查理五世國王,同時紀念1557年西班牙在聖昆廷的勝利,於1563年~1584年花21年時間,建造完成了Monasterio y Sitio de El Escorial en Mardrid。他對建築師的指示非常明確:“建築簡單,整體嚴謹,高貴而不傲慢,威嚴而不炫耀”。埃斯克里亞爾既是西班牙王宮又是修道院,菲利浦二世是唯一住過這裡的君主。這裡組合了皇宮,修道院,教堂,圖書館博物館,寄宿學校和萬神殿等多種功能。建築面積和規模比最初概念翻了一番,它主要由當地開採的灰色花崗岩建造,使用的所有木材都來自古巴黃金海岸的Sagua La Grande古老森林。

埃斯科里亞爾是過去五個世紀裡大多數西班牙國王,波旁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的墓地。大教堂里皇家禮拜堂下面是皇家萬神殿地下室,裡面有26個大理石墳墓,安葬國王和王后的遺體。另外還有王子,公主和妃子的最後安息地。


埃斯科里亞爾擁有三個圖書館。一個位於大教堂合唱團後面,另一個在修道院裡,最重要的是皇家公共圖書館,在教皇的特別保護下存在。歷史,地理和植物學等世俗主題的書籍靠近入口,圖書館走廊分叉成不同部分,主題分成詩歌,語法,神學,幾何學和數學,按照從具體到抽象可理解的順序了解知識,便於進入大教堂接觸上帝並理解他的信息。為了自然光線照亮書架,圖書館開始使用牆壁系統,把書櫃沿牆壁放置。


很遺憾,室內禁止攝影,沒有留下室內任何照片。參觀之中,印象最深的一是圖書館,裝飾非常華麗,中間長桌,牆邊豎立巨大圖書柜子,居然還有一本阿拉伯文的聖經。


我在想中國北京故宮裡面好像沒有類似圖書館的地方?為什麼?


皇陵在地下,非常陰森讓人不寒而慄,馬嫂說一進這個房間,雞皮疙瘩就起來了。一個一個巨大的石棺整齊排列在那裡。導遊特別指着一個石棺告訴我們,這是一個西班牙公主的石棺,她當英國間諜被處死,但死後依然享受皇室的葬禮待遇。我心裡想,皇室血統基因高貴獨特待遇,真不一般,當了國家叛徒被處死,待遇也不能被剝奪。

以下照片來自網絡:

菲利浦二世把個人收藏文件捐贈給圖書館,還承擔了收購西歐人文主義最好圖書館作品的責任。他統治時期有一整間房子,專門存放古代手稿,其中大部分是拉丁文,許多是希臘文,還有西伯萊文,亞拉姆文,阿拉伯文,意大利文,法文和西班牙文。以後在西班牙帝國與奧斯曼帝國多次戰鬥中,作為和平代價獲得了許多書籍。國王委託特定大使穿越他的帝國和臨近的王國,為圖書館尋找和購買最好的東西。他還收集並保存了四百多本宗教裁判所禁止的書籍,他同意這些🈲書只提供給專家,而不應該提供給那些可能誤解它們的人。菲利浦二世在遺囑中為圖書館留下一筆養老金,以確保仍然能夠獲得新的書籍。他的兒子菲利浦三世延續了父親保護和豐富圖書館的政策,除了繼續尋找和購買特別有價值的舊書外,他還頒布一項新法令,規定埃斯科里亞爾圖書館應該收到帝國境內出版的每一本書的副本。

在馬德里停留兩夜一天,3月23日乘坐高鐵朝東北方向走,當天下午到達地中海邊的巴塞羅那。在巴塞羅那停留3夜2天后,我們3月26號乘機返回洛杉磯。


3月23日乘高鐵到巴塞羅那,620公里的路程需2.5小時。


馬德里火車站為烏克蘭募捐的廣告:


火車上以三種語言廣播火車行進到達各個站的信息:西班牙語,加泰羅尼亞語,和英語。這時才意識到,巴塞羅那,是西班牙長期鬧分裂獨立的加泰羅尼亞地區大本營。加泰羅尼亞獨立運動,是長期困擾西班牙的一個大問題。在西班牙北部與法國交界的比利牛斯山區,還有另外一個非常激進的巴斯克獨立運動,巴斯克獨立運動激進組織艾塔,曾經在60年代70年代發動過多起恐怖襲擊,被美國定義為恐怖組織。


 

剛下高鐵乘車前往酒店途中,就遇到了加泰羅尼亞獨立運動的遊行封路,我們只好繞路去酒店。遊行隊伍很長,是平和的。


沿路看到有的公寓大樓陽台上掛出加泰羅尼亞獨立運動的的國旗。


(大巴車窗濾光玻璃效果)


我們的領隊卡門來自馬德里,應該屬於主體西班牙民族。她說:加泰羅尼亞語就是一種混合了西班牙語,法語,意大利語的語言而已。他們鬧獨立,設計自己獨立國家的旗幟什麼樣的不能選,偏偏設計成與共產獨裁國家古巴一樣的國旗?!可以感覺到她對加泰羅尼亞獨立運動的反感和不以為然。



下午趁陽光很好,從旅館走到聖家堂拍照。


本來可以打Uber去的,我手機裡裝有Uber打車軟體。我們這次在洛杉磯出行時第一次使用Uber, 從家裡打車到洛杉磯機場乘機,感覺非常方便也不貴。可是一想我和馬嫂腳力都還可以,從大街小巷融入人群步行而去,可以更好體驗這個城市,於是,我打開手機裡的谷歌地圖,在它一步一步指引下,我們來回花了兩個多小時,完成了步行聖家堂自助游。第二天,我們又乘車參加了旅行社安排的聖家堂游,而且還進去參觀。我們實際去聖家堂兩次。


步行去聖家堂來回兩個小時中所見巴塞羅那街景:


Sagrada Familia聖家堂是一座沒有完工的天主教教堂,從1882年開始修建,因為是贖罪教堂,資金來源於捐款影響進度,至今還未完工。雖然不是主教座堂,但教宗本篤16世2010年11月7號造訪此教堂,將其冊封為宗座聖殿。


西班牙著名設計家安東尼·高迪31歲時接手教堂的設計工作,並且對原規劃做徹底調整,把原本設計的新歌德式教堂改為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建築。高迪一生中43年的心血都花在這所教堂的設計與建造上。他於1926年去世的時候,大教堂只完成了大約15%~25%,1936年西班牙內戰中斷施工,1954年才再次動工。


大部分設計都沒在高迪生前真正建成。地下聖堂建於1889年~1892年,“誕生立面”建於1892~1930年。“受難立面”建於1954~1977年,“榮耀立面”還在建造中。大部分教堂結構計劃於2026年高迪逝世一百周年的時候完成。受疫情影響施工暫停四個多月,2020年7月25號重新恢復參觀。

1984年高迪的建築作品聖家堂的“誕生立面”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目錄。


聖家堂,巴塞羅那的標誌性建築,所有遊客來到巴塞羅那,一定到此打卡。


教堂內部:


3月24號早上旅行團統一行動,在乘車去聖家堂之前,還在導遊帶領下走了巴塞羅那一些小街。


引起轟動的是這家商店,人人平等,都在辦大事。我們的團友們排長隊,在這個店買了不少這樣的紀念品。


3月25日上午乘車去蒙特塞拉特山參觀聖比尼迪克特修道院(Santa Maria de Montserrat), 它以供奉蒙特塞拉特聖母像而著稱。這是加泰羅尼亞最重要的宗教靜修地,在加泰羅尼亞精神文化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


修道院位於巴塞羅那市西北48公里,被鋸齒狀山峰環繞,建築在高於谷底1236米的狹窄平地上。


1987年加泰羅尼亞政府宣布蒙特塞拉特山為自然公園。


1991年~1997年大教堂持續進行修復工作。目前有大約80個修道士在這裡過着與世隔絕的清修生活,這裡從中世紀起就是朝聖者的朝拜聖地。現在還是世界上廣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蒙特塞拉特聖母,俗稱La Moreneta,是加泰羅尼亞的守護神。

現在聖壇上供奉的是一尊12世紀的羅馬式雕刻,聖母瑪利亞右手舉着一個象徵宇宙的球體,嬰兒耶穌坐在她的腿上,舉起右手做祝福的標誌,左手拿着一個類似菠蘿的球體。他們的臉和手是黑色的,雕塑的其他部分是金色,關於雕像臉和手為什麼是黑的,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放在腳下拜禱的蠟燭產生煙霧造成;另一種認為是塗在臉部和手部的清漆變質造成顏色變深。


1881年9月11日,教皇利奧13世宣布蒙特塞拉特聖母為加泰羅尼亞的官方守護神,擁有彌撒和行業特權,4月27日是她的節日。修道院每年都會在4月26日為她舉行夜間守夜活動。



從修道院順着小路往山上走半個小時,可以到聖米格爾十字架,這是一座1962年的紀念碑,獻給蒙特塞拉特的贊助人聖米格爾。


這次兩次牙行中,看了不少monastery 和 convent ,以為都是修道院的意思,以後才知道前者是修士(monk)修道院,後者是修女(nun)修道院。修道院與教堂不同,與世隔絕,終生不結婚,他們不像牧師有給社區提供服務的功能。我們在這個修道院看不到任何修士,只是在一個修道院內放映的一個影片中。看到修士們的活動,都是些年輕的帥小伙。


來自亞利桑那州74歲的團友John對我說:他非常不理解,當今世界,怎麼還有修士修女?太不符合人性!John 是第二代移民,他父母來自意大利西西里,他曾經回西西里去尋過根。他本身也是天主教信徒。 


3月25日下午自由活動時間,我倆去參觀了巴特羅之家。這是高迪設計以造型怪異,聞名於世的經典之一。


這座公寓位於巴塞羅那市,共有六層。200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單位。

房屋設計沒有稜角,全是柔和的波浪形狀,甚至房間內的燈具和一些家具也是高迪親自設計,使房間本身風格和布置更符合高迪的最初設計。



壁爐:

壁燈



窗子,打開可以看到房子對面部分,中間相隔一個天井。


天花板的板子可以打開關上。



煙囪:


位於樓頂的龍脊部分,仿佛是巨大的爬行動物恐龍。



最後在一個放映廳里,看了一場展現高迪設計藝術風格360度環繞視頻,整個視頻以柔和的波浪形狀向他致敬。


高迪藝術風格



當晚旅行社請吃的分手大餐,西班牙國餐海鮮飯非常美味:



15天的兩牙行落幕,順利回到洛杉磯:

相關鏈接:


西班牙靈魂: 安達盧西亞 (2)

 西班牙靈魂: 安達盧西亞 (1)

里斯本: 大航海時代發源地

兩牙行: 俄烏戰爭陰影下出發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被處決的克老太還魂了!
2021: 中國文化的神秘性
2020: ZT:美國真正的優勢在於體制的軟實力
2020: UC Davis發表聲明:關閉孔子學院
2019: 老海黃右派,基本上落後於時代半個世紀
2019: 其實我也是第一次看見仁愛說話不講理,
2018: 醜事連連麼。床鋪競選時的這封健康報告
2018: 老隨,毛少醬還沒出現。找個八杆子打不
2017: Box:老知青和反腐拐點。。。
2017: 哈哈,“學習不是很好的人”還扎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