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重讀《棋王》
送交者: 高天闊海 2024年06月28日15:07:04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最近重讀了阿城的中篇小說《棋王》。

阿城,是中國文學界的奇人。《棋王》是阿城的成名作,講述了文革時期一個民間象棋高手的故事。

象棋有中國象棋、國際象棋之別,雖然少年時代的我並不知道。那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我更喜歡圍棋,很早就買了一套圍棋,還買了一本類似“圍棋入門”之類的書。

然而我更多時間是在讀書,特別是中外長篇小說上。圍棋雖然買了,也試着邊看書邊學習,卻找不到人切磋,終於成了書架上的擺設。

第一次讀到《棋王》的時候什麼感覺現在不記得了,雖然記住了小說的名字和作者的名字,雖然覺得好。

第一次參加圍棋比賽是在大學時候。居然有二三同學喜好下圍棋,系裡居然還搞了一次比賽,我也參加了,雖然是敬陪末座。

然而年少氣盛的我卻不以為意。也許不思進取的我註定沒有在棋藝上精進的可能。

古人說:棋如人生。也有人說:世事如棋。那是把棋局的變化誇張到和人生的莫測同等地步。

在我看來:人生的偶然與奇幻絕非棋局可比,不論是象棋還是圍棋,也不論是中國象棋還是國際象棋。

在人工智能的時代,在電腦已經擊敗了國際象棋、圍棋頂尖高手的時代,是否有電腦或人工智能可以預測世界的局勢?比如:中共何時攻打台灣?烏克蘭何時擊敗俄國侵略軍?會不會有第三次世界大戰?

可見,世事如棋的說法是把棋局的複雜性誇張了,同時又把世界、人生的複雜性大大簡單化了。

中國的武俠小說里也時常有關於下圍棋的描寫,往往把“武功”的神奇和棋藝的高超互相襯托,營造一個脫離現實的奇幻世界。

與之對照的是:在中國人的現實生活中,古代文人士大夫所謂琴棋書畫的學養,在1949年之后土共專政之下灰飛煙滅了。

今天中國的知識人,絕大多數對於琴棋書畫四藝一竅不通。

餘生也晚,成長於中國文化凋零的時代。父親倒是會一二樂器,然而他絕少吹笛子或拉二胡(記憶中我僅親眼見過一次而已)。他從未教過我擺弄樂器。我曾經自學過吉他,練琴多時數個手指都長了老繭。現在,那些老繭已不知所終了。

父親還會點書法。少年的我也練過幾天毛筆字。父親估計不會畫畫。而我只在學校里學過一點兒:不是中國的文人畫,而是西方的畫西方的畫法。

至於棋:父親似乎不會下圍棋,但會下象棋,小時候似乎和我下過幾回,雖然我一點印象也沒有了。但是記得他專門自製了一個象棋木棋盤。

顯然,我不是一個愛下棋的人。對於下棋,我一直只有知性上的好奇心。讓我花很多時間在下棋上?我寧可去看書。

我會重讀《棋王》完全是因為阿城的另一本書《威尼斯日記》。

那是一本1997年在中國出版的散文集,讓我印象深刻的不僅是他乾淨、簡潔的文字,而且是書中多次出現的缺字標記“口”,讓人聯想到古代禁書《金瓶梅》。雖然《威尼斯日記》根本沒有性描寫,卻享受到了和《金瓶梅》一樣的審查待遇。原因見我的書評(在此)。

《威尼斯日記》出版於1997年,《金瓶梅》據說最早出版於1610年;兩書相距387年,近四百年。四百年光陰在中國真是彈指一揮間。從出版自由、創作自由、言論自由的角度上看,中國真沒什麼變化,也沒什麼進步。

無論如何,阿城的《威尼斯日記》讓我對他的書重新有了興趣。再讀《棋王》,已是該小說發表的四十年之後了。

《棋王》的故事很簡單,一個叫“王一生”的象棋高手對於象棋有一種痴迷,和敘述人”我“認識了,且一起”上山下鄉“。然後就是寫王如何痴迷於下棋,如何參與某次當地的象棋比賽,如何以一敵九下盲棋,贏了象棋賽的亞軍、季軍,和了冠軍。

有讀者會抱怨我這是在“劇透”了。抱怨的人不明白:如果是通俗小說,靠情節取勝的地攤文學,“劇透”之後讀起來確實沒勁。然而《棋王》不是通俗小說。

文學的本質是語言藝術。什麼意思呢?就是文學作品的根本在語言,即便如小說有一個故事框架吧,故事本身(特別是情節)並不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用來講故事的語言。

如果你讀書要看好看的情節,那麼很適合讀通俗作品,在西方如“pulp fiction“(低俗小說),今天網絡上到處充斥的網絡小說,等等。

如果你想欣賞文學作品,那麼低俗小說、”大眾文學”就頂不住了。因為大眾文學、低俗小說是不講究語言的,其語言往往味同嚼蠟。你知道了情節,就沒看頭了。

《棋王》的故事很容易寫成通俗小說。象棋比賽、高手過招、以一敵九、下盲棋,等等,和武俠小說中的比武、打擂台、“華山論劍”什麼的,很像吧。實際上,我在讀該小說的高潮部分時,不由自主想到了讀過的某些武俠小說片段。

然而,《棋王》之所以是文學作品,就在於阿城的文字,或者說小說的語言。

比較同儕來說,阿城或許是中國當代小說家中文字最好的一位。華語小說家,就拿得過諾獎的高行健、莫言來說吧,他倆的小說我都讀過,個人覺得文字不如阿城。

然而要評價阿城的文字就難了,那是所謂文學批評的任務。

以下,我從個人的印象出發評價一下:

《棋王》的文字讓我感覺作者的文字功底植根於中國古典文學,特別是白話文學(如四大名著)的土壤里。讀《棋王》文字有時讓我感覺讀出“水滸”、”三國“的感覺。最難得的是阿城的文字中你找不到中共的黨八股、1949年之後推廣的低俗化華文的影子。

《棋王》發表於1984年。直到今天,低俗化華文依然統治着今天的中國。除了不多的寫作之外,中國文壇的語言問題依然長期存在,且沒有實質改善。《棋王》的高度是中國大部分體制內所謂“作家”都趕不上的。

前面說過:阿城的文字特點是“乾淨、簡潔“。”簡潔“就不贅述了。《棋王》可以寫長篇的,而阿城就寫了個中篇(短篇?)。言簡意賅,有言外之意,有回味,是為簡潔。

乾淨呢?就是其語言脫離了中國社會的俗話、套話、官話、政府公文、黨媒的“黨八股”,等等,有一種純粹的感覺,如讀水滸、三國、紅樓中的優秀段落。

路人皆知:好的文學作品可以反覆讀。知道了情節又去重讀、再讀,欣賞的就是文字之好之美。

記得木心在其《文學回憶錄》中有一次被人問是否通讀過《全唐詩》,他的回答大意是:我才不那麼傻;但好的文字我都讀好多遍。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智中法師:大小乘之見(題目是我加的)
2023: 西方現代物理學家與藏傳佛教的深遠淵源
2022: 看來屁馥喇嘛是真不知道“批判摸耳根”
2022: 治普京需“溫水煮青蛙”
2021: 把一切獻給黨,或者甩鍋
2021: 【漁歌子】快活
2020: 今年各地發洪水時候累積降雨量(包括重
2020: 隨便搜的各地洪水視頻截圖。供參考
2019: 俺昨晚轉的短文大家都看不懂,俺就解說
2019: 西天取經與路途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