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日本社保基金投資的慘痛教訓中可以學到什麼? 標籤: 社保基金 ● 鄭秉文 (進入專欄) 房連泉 王新梅
世界各國社保基金投資證券市場和產業部門的效果均不理想,失敗的教訓遠遠多於成功的經驗,但是,他們仍在積極探索之中。在投資失敗的案例中,日本社保基金“東亞化”投資的教訓尤為深刻。 ( http://www.tecn.cn ) 日本公共年金制度是典型的現收現付制,從1961年到2001年4為止,日本年金積立金(本文按照日語習慣將之稱為“年金積立金”)累積約有142萬億日元,達到2000年GDP的28%,是世界上最大的養老儲備基金之一。規模如此巨大的養老金資產在日本戰後歷史上(至2001年4月前)一直被政府用於一個被稱為“財政投資融資計畫”(Fiscal Investment and Loan Program,以下簡稱“財投計畫”)的政策金融體系。在2002年和2003年出版的日本專家學者有關“財投計畫”和年金積立金的研究報告中,披露了令人吃驚的實情,即幾十年的養老金儲備資產大部分變成了呆壞賬。其主要原因在於年金積立金通過“財投計畫”,以貸款的形式借給了財政投融資的對象機構,而這些機構大多處於資不抵債的境地。近年來,養老金投資形成的呆壞賬已對日本經濟復甦構成了嚴重的阻礙。 ( http://www.tecn.cn ) 考察東亞國家地區的社保基金投資方式,我們可以發現,韓國、新加坡等東亞國家有着與日本某些非常類似的共同特徵,即社保基金投資於基礎設施和其它產業以及部分投資於資本市場的多元化投資戰略。以日本為典型代表的“東亞化”社保基金投資方式其教訓是慘痛的,後果是不堪想象的,也已被實踐證明是不可取的。對於同處東亞地區的中國,在邁入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的歷史發展階段後,對於中央社保基金的投資管理應當吸取日本的教訓,謹防產生“東亞化”投資後果,警鐘長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