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阿飞的剑
万维读者网 > 茗香茶语 > 跟帖
儒家立足人道、围绕人格、维护人伦、尊重人性人权等等特征???
送交者: gooddday 2022月09月28日11:49:11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行道要行圣贤道,信神要信中华神----性天微言集余东海 于 2022-09-24 17:54:07

中国活人殉葬的制度是怎么兴起的?何时禁止?

2017-9-3 转自嘻嘻网  

《孟子·梁惠王上》有云:“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在儒家看来,人殉作为一种冷酷、野蛮的殡葬习俗,是任何遵循礼制的国家都不应容忍的行为。但事实上,自周礼创制以来,人殉并未随之消失。甚至在儒学大行其道的时代,人殉也时常死灰复燃。

那么,中国的人殉习俗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化,又消亡于何时呢?

中国古代,曾经有一种很丑陋的现象:后妃殉葬。那些生前享尽荣华富贵的帝王们,幻想死后还能在阴间过上这样的日子,就让他们宠幸的女人陪葬。因此,当帝王们驾崩时,后宫里总是传出一片凄惨的哭声。这哭声,并非为死去的帝王,而是恐惧自己即将到来的命运。

人殉的兴起和盛行

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的人殉遗迹,出现在公元前6000年,位处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其后的陕西龙山文化以及甘青地区齐家文化也同样有人殉遗迹出土。在对这些原始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后,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男女合葬墓。这些合葬墓皆是男女同穴、一次埋葬,其中男性都已成年,女性则不仅有成年女子,还有小孩甚至婴儿。在齐家文化的合葬墓中,女性遗体全都呈屈膝屈肢状,表现了当时父系氏族社会女性的从属地位。按常理来说,这些合葬墓中的男女不可能同时死亡,所以只可能是男性死亡后,由女性进行殉葬。这些考古证据,再佐之以《礼记.檀弓篇》所记载的“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足以说明中国最早的人殉始于男性的妻妾。

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人殉风俗在殷商时期达到最高峰。当时中国的王公、贵族通常都是大奴隶主,为彰显自己的权势,他们在下葬时常常使用大量的奴隶殉葬。位处洹北侯家庄西北冈的殷代王陵,共有九座殷王大墓以及附属于大墓的一千二百四十二座小墓。这些墓地遗址是殷商奴隶主贪婪、残暴的最好体现。在1001号大墓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人殉坑,将这些骸骨统计计算之后,发现足有225人被殉葬。大墓遭受过多次盗墓破坏,据学者推测,如果按照大墓的结构复原起来,那么殉葬奴隶的总数足有三四百人。这还只是其中一个大墓的殉葬人数,如果算上那1242座小墓的话,殷商王陵为殉葬而死去的奴隶高达两千人之多。

根据学者对发掘现场的推测:当陵墓工程临近尾声时,奴隶们就被绑起双手,一队队牵进墓道,面向墓坑,并肩成排跪下,由刽子手从一头按顺序杀到另一头。在奴隶死后,继续填坑埋土,直到覆盖全部尸体,再拉奴隶过来按同样的方式献祭。这些奴隶多数都未成年,有些甚至连天灵盖都还没有发育完全。他们在如此年纪就成为了殉葬的牺牲品,足以说明殷商统治阶级的野蛮冷血。

殷商之后的西周时期,考古发掘出的殉葬人数大幅减少。虽说考古证据中的殉葬人数大为减少,史籍却留下了大规模殉葬的记载,如《史记.秦本纪》载道:“武公卒,葬雍平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又道:“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再比如《墨子.节葬》有载:“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这些都足以说明西周时期人殉制度的盛行。

人殉的衰落

人殉的衰落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中原各国虽仍有许多人殉现象,但反对人殉者越来越多。《礼记·檀弓篇》就记载了两条当时人反对人殉的例子,一个是陈尊,另一个是陈子亢。陈乾昔临终前让他的兄弟和儿子在他死后准备一口大棺材,由两名婢女夹着他殉葬。但在他死后,他的儿子陈尊却没有遵照父亲的遗愿行事。因为陈尊认为用活人殉葬“不符合礼制”。齐大夫陈子车死在卫国,他的妻子和总管觉得他是病死的,到阴间没人侍奉,就计划用婢妾为他殉葬。陈子车的弟弟陈子亢知道后坚决反对,理由也是“违背礼制”。


(注:古代的女性常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其中最惨的莫过于为夫殉葬。)

秦国相对于中原各国来讲是一个例外,因为秦地偏远,文化落后,所以仍然大规模施行人殉。甚至直到统一天下之后依旧如故,秦二世就曾让上万人为秦始皇陪葬。

到汉朝,人殉才遭到彻底禁止。《汉书.景十三王传》中记载,汉宣帝刘询在位时,赵缪王刘元病重,要求善于吹拉弹唱的奴婢为他殉葬,因此事被逼自杀的就有十六人。汉宣帝知道后,撤销了刘元一族的封国,可见汉朝对人殉的禁止力度之大。尽管如此,在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殉制度也仍未能禁绝,西汉南越王墓中就有十数具殉葬的尸骨。

自西汉起,大规模的人殉再未出现过。人殉现象只星星散散地见于各处史料当中,殉葬者也主要是死者的妻妾。即便如此,人殉习俗一直没有彻底消失。

从考古工作者已经挖掘的古墓中发现,殷墟侯家庄商王大墓中有164具殉葬者的骸骨,曾侯乙墓有21具殉葬者的尸骨,而且她们全都是年轻的女子。

活人殉葬,殷周君王死后就很盛行,他们死后把生前享用的一切,包括美妻艳妾都送到坟墓中去。周朝那个烽火戏诸侯丢了江山的周幽王,他的墓中有百余尸体,其中只有一具是男性,其余全为女性,都是他的姬妾美人,应该说都是从死殉葬的后妃宫女。

秦武公死时,“初以人殉死,从者66人”(《史记秦本纪),秦穆公死后“从死者77人”(《史记秦本纪》),秦始皇死的时候,二世说:“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史记秦始皇本纪》)。按照《史记》的记载,秦始皇“后宫列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 ”,没有生育的大概也在万人。

到了秦汉唐宋,这种残忍的制度有所收敛,比较人性的皇帝往往不再要求后妃殉葬,改以自愿。

汉宣帝时期,赵缪王刘元强求16名奴婢殉葬,还遭到了撤销封国的处罚。

汉朝照样以后宫妻妾殉死。“武帝时,多取好女至数千人以充后宫,及弃天下,又皆以后宫女置于园陵”(《汉书》卷72)。《汉书》是汉代当朝人写的历史,对于武帝的残忍行为的记录,当为真实。

秦汉以后这种制度有所收敛,基本上不用活人殉葬了,而采用陶俑或着木俑替代。但是到了辽代这种制度又兴盛起来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死以后,述律平逼迫一百多名大臣殉葬。

张廓《多妻制度——中国古代的社会和家庭结构》还说,两汉、六朝、隋唐、宋辽金等朝,相继以后宫活人为专制帝王殉葬,至元代达到高潮。成吉思汗死时,灵柩经过之处,所遇之人也“尽杀之”,“诸将负成吉思汗柩归蒙古,秘其丧,在道,遇人尽杀之”(冯承钧《成吉思汗传》)。成吉思汗战死后灵柩归葬,途经万里之遥,所遇人都杀死,那数字之大,难以估量。成吉思汗还用美女骏马殉葬:“杀40名贵族美女及大汗之骏马以为殉”(何建民《中国殉葬史》).。“蒙古大汗时,杀最良之马以供大汗来世之用,蒙兀没时,送葬之途次,遇人尽杀之,其数在2万人以上”(《马可波罗记》)蒙兀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他的做法,就是秉承了天之骄子的祖宗爷爷的家传。

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了一座古墓,墓主人是一个一米八四的男子。和以往差别的是墓室的东、西、北各有一个龛室,内部都有一具小孩的骸骨,专家以为这三个小孩就是殉葬的,考古学家在他们身上还发现更加残忍的,这些孩子都是在世的时候口服水银,身上多处被挖洞,满满的灌进水银,身体外表又涂了一层银粉,就和现在的标本差不多,即使过了数千年皮肉也不会腐朽。但这种方式从来不用在任何墓主人身上,在中国古代人看来童男童女有灵根,对灵气的感应也比普通人灵敏。古代的墓主若能带着这样的灵童陪葬,会让他们死后羽化的希望完成。但是以现在的人看来这根本就是一个笑话,只是这个笑话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让人于心不忍!

明朝延续后妃陪葬制

朱明皇朝建立后,从首任皇帝朱元璋到明宣宗朱瞻基,6任皇帝,前后60年,均以后宫活人殉葬。活人殉葬之后,新皇帝就会给这些死去的宫女追赠一些头衔,表彰她们的行为,并下发一道通知:“兹委身而蹈义,随龙驭以上宾,宜荐徽称,用彰节行”(《明史》113卷 )

《明史.后妃传》记载,明太祖去世时,“宫人多从死者”。《今言》卷二记载:“太祖陵不知祔葬几妃,今陵祭旁列四十六案,或坐或否,大抵皆妃嫔也。”《万历野获编》记载:“太祖孝陵,凡妃嫔四十人,俱身殉从葬,仅二人葬陵之东西,盖洪武中先殁者。”不过,这种殉葬现象未必出自朱元璋的残暴。因为明承元制,人殉是蒙古贵族的古老传统,甚至直到明代达延汗时期仍未消失。明初在政府的各个领域又普遍存在重用先朝旧官僚的现象。故而不排除蒙古礼官影响了明朝皇帝殡葬仪式的可能。

在明朝,不但最高统治者的皇帝死了要用活人殉葬,而且皇帝的儿孙们,即诸侯王死了,也要用活人殉葬。像晋恭王朱桐、蜀和王朱悦樊、唐靖王朱琼烃、越靖王朱瞻墉,都在死后让侍女殉葬。史料上记载的人殉,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1395年,明太祖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樉英年早逝,朱元璋伤心之余,下令将朱樉的两个王妃王氏、邓氏殉葬。两条活生生的人命,就此香消玉殒,只在《明史》上留下5个字:“樉薨,王妃殉。”


明孝陵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墓,座落在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明孝陵是南京地区建筑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陵垣周长达22.5公里。

1398年,朱元璋驾崩,虽然遗诏“葬祭之仪,一如汉文勿异”,然而临终之前,朱元璋发布了一生最后一道命令“责殉诸妃”,也就是命令妃嫔们为他殉葬,到地下去服侍他。就是这道命令,复活了在中国已经消失了1000多年的人殉制。《明史·后妃传》载:“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明朝小史》卷三亦载,朱元璋死后,“伺寝宫人尽数殉葬”。

皇太孙朱允炆承继大位,史称“建文帝”。朱允炆遵遗诏,依古制,将朱元璋生前没有生育过的后宫嫔妃,全部下令处死殉葬,另有若干宫女处死。共有46名妃嫔、宫女殉葬,随朱元璋一同葬入孝陵。其中38人皆为治丧期间勒令从死。给朱元璋殉葬的人具体有多少人,史上并无确切的记载。据明末人毛奇龄所著《彤史拾遗记》记载,“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后宫妃嫔只有张美人,因为所生宝庆公主年幼,因为朱元璋生前十分疼爱宝庆公主,张美人才免予殉葬,捡回了一条性命。“宝庆大长公主”是明太祖朱元璋最小的一个女儿,叫宝庆公主,而“大长”,则是公主的孙辈做了皇帝后给公主的封号,朱允炆在位4年,这个皇帝论辈分得叫宝庆公主姑姑。朱元璋一生有26个儿子和16个女儿。16位公主为:临安公主、宁国公主、崇宁公主、安庆公主、汝宁公主、怀庆公主、大名公主、福清公主、寿春公主、十公主(早薨)、南康公主、永嘉公主、十三公主(早薨)、含山公主、汝阳公主、宝庆公主。其中最小的公主就是这位宝庆公主。宝庆公主的生母为朱元璋晚年宠幸的宫女张某,人称张美人,也有说她名叫张玄妙。明史记载:“成祖即位,主甫八岁”,明成祖朱棣靖难登基时(公元1402年),宝庆公主才虚8岁,由此可以推算出宝庆公主生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当时,朱元璋已经年近70岁,孙子已经是一大堆。皇帝也是人,老来得女的朱元璋,和一般人一样,他十分疼爱这位小女儿,如掌上明珠百般呵护。宝庆公主不到4岁,朱元璋驾崩。

传说,朱元璋下葬时搞了一个“迷魂阵”,当天,十三城门同时出棺。这个说法已传讲了六百年,是南京民间最经典的段子之一。

  可能有人觉得是无稽之谈,其实并非空穴来风,史料上有记载,如明人朱国桢的《皇明大政记》上便有这样的文字,朱元璋下葬那天,“而发引,各门下葬”。

  各门下葬,是一种障眼法,实行秘葬的步骤之一,属反盗墓的典型特征。但后来进行了思考,发现这里面很蹊跷,因为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的墓在哪,如此反盗墓给谁看的?结合当年朱元璋死后嫔妃殉葬的事实,那些棺材里很可能装的都是这些殉死的后宫美女!

那么,这么多的殉葬者都要用棺材装殓吧,然后陪葬于孝陵。而且,这殉葬的人数正好与“13”之数颇为接近。所以,在下葬那天,十三城门同时朝外抬棺材就很好理解了。当时的南京市民在朱元璋出殡那天肯定都出来看了,但因为朝廷“清街”,只能远远地看,因为棺材很多,坊间便你传我传,便传成了“十三城门抬棺材”,进而变成了南京一大怪。

此后,明朝历代皇帝都有强迫后妃殉葬的记录。

到了明朝成祖朱棣时,殉葬制度更是发展到极致,明成祖一共有嫔妃20人,除了皇后可以不殉葬,另外有三位嫔妃早亡,剩下的16人均被迫殉葬。

明仁宗朱高炽只当了10个月皇帝,他在死前发布遗诏,称:“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他要厉行节约,谥号仁宗,很是宽厚,可惜在殉葬制度上没有见地,但就是这样的仁君,他11位后妃里,除了皇后、早亡,还有一位英国公张辅的女儿,因为勋贵之女而免殉,其他五位妃子也均难逃一死。

到了宣宗朱瞻基朝,依然按照爷爷和父亲的老路子,把自己14位后妃内的10人都殉葬了事。不过朱瞻基的妃子里,有一个极其特殊的人物,那就是明代宗朱祁钰的母亲:吴氏。吴氏,又称为"孝翼太后",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妃妾,家事清寒。《罪惟录》记载吴氏乃汉王朱高煦府邸的一名侍女,在朱瞻基俘虏朱高煦后,在罪囚中看中了貌美的吴氏,但由于其身份低微,所以朱瞻基没有纳她为妃,而是在皇宫外给她找了一个大宅子,自己闲暇即去与吴氏相会。宣德三年(1428年),吴氏生下一子,取名朱祁钰,就是后来的明代宗(景泰帝)。但母子仍然长期隐藏宫外,至宣宗死前才得到承认。朱瞻基驾崩,吴氏之所以没有殉葬,是因为她长期居住宫外,根本没有得到承认连殉葬的资格都没有,再有就是因为她生了朱瞻基唯二的儿子朱祁钰。就这样,一直到土木之变前,吴氏几乎不曾踏足过皇宫内苑。从朱瞻基与吴氏的感情来看,真正的殉葬者,并非皇帝真正的喜爱者,越是可怜的人,结局越是可悲。

《明史》(113卷)说,初,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若张凤、李衡、赵福、张璧、汪宾诸家,皆自锦衣卫所试百户、散骑带刀舍人,进为千百户,带俸世袭,人谓之“朝天女户”。这段的意思是,朱元璋死时以活人宫女殉葬,他们的父兄因此受到优恤和恩眷。《明史》(113卷)还说,“历成祖,仁、宣,亦皆用殉”。 

《明史》(113卷)还记载说:“景帝以郕王薨,犹用其制,盖当时王府皆然 ”。虽然皇帝的表彰决定说后妃的从死是“委身蹈义”,事实上绝不是这样。明成祖朱棣生前有妃子朝鲜美女韩氏,朱棣死时后宫美女数十人殉葬,韩氏在被要求殉葬的名单上。那么,我们看看朝鲜的史料是如何记载韩氏的殉葬过程的:“帝崩,后宫殉葬者30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撤,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大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圈于上,以头纳圈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韩氏临死,顾谓金黑曰:‘娘,吾去!娘,吾去!”语未竟,旁有宦者去床,乃与崔氏俱死。褚死者之初升堂也,仁宗亲入辞决。韩氏泣,谓仁宗曰:‘吾母年老,愿规本国。’仁宗许之。”(《李朝实录》)

跟汉朝以来许多自愿殉葬的女性不同,为明朝皇帝殉葬的嫔妃大多并非出于自愿。她们被赐予红帛,用以自缢。 

以上历史记载中的金黑,是韩氏的乳母,当初随年幼的韩氏从朝鲜而来。据明人王世桢记载,韩氏来华至多十二三岁,殉葬的时候也就二十二三岁。韩氏死后金黑又在中国生活了二三十年,后来回国,上面的记载,就是她回国后的回忆。

明英宗下令废除活人殉葬

明英宗朱祁镇

结束明朝活人殉葬历史的是明英宗(明朝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虏 有了2个年号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的父亲朱瞻基死的时候,强迫从死的妃子“哭声震殿阁”的场面强烈刺激了这位当初才是9岁的孩子朱祁镇,这段经历成为他一生的梦魇。他即位后的13岁那年(正统四年,1439年),他的哥哥周王朱有炖死了,因周生前曾上奏折暗示死后务必俭省,以省民力,故明英宗特命“妃夫人以下不用陪本人去死,年岁小的有母亲的能够回家”。没想到的是诏书传到,王妃巩氏和施氏等六夫人已同日自绝殉身。明英宗写信给另一个哥哥朱有爝,要求不要让活人殉葬。但是,朱有炖的妃子巩氏、夫人施氏、欧氏、陈氏、张氏、韩氏、李氏,皆殉死(《明史》120卷)。

明英宗贵为皇帝,甚至也没有能够阻止自己的哥哥将大量活人殉葬的做法。他虽然不能禁止他的哥哥,但他自己还是亲自立遗嘱禁绝了自己身后活人殉葬的事。直到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英宗病危时下遗诏说:“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

另一方面,朱祁镇也是想通过废除后妃殉葬制度,保护自己的爱妻钱皇后。

钱皇后是朱祁镇的结发妻子,一生患难与共。特别是朱祁镇在“土木之变”后被蒙古人俘虏,软禁了一年多。一年多里,钱皇后陪伴丈夫身边,不离不弃,悉心照顾,支撑着他度过了人生中最狼狈、最危险、最困窘的日子。因此,朱祁镇很感激她。

可是,不知什么原因,钱皇后没有生育儿子,这使得她在激烈的后宫争斗中处于不利位置。为朱祁镇生育了长子朱见深的周贵妃,想方设法要废掉钱皇后,被朱祁镇阻止了。但朱祁镇深知,自己死去后,就没办法保护钱皇后了,便干脆立下遗诏,废除了后妃殉葬制度。

果然,当朱祁镇死后,周贵妃立即向钱皇后发难,幸好有了朱祁镇遗诏的保护,钱皇后和其余后妃才得以幸免。

值得肯定的是,在朱祁镇以后,继任皇帝明宪宗朱见深也在遗诏中明确表示不要殉葬。除了皇帝,诸王入葬也基本禁绝了活人殉葬。

明英宗“从我做起”,果断出废止了活人殉葬的祖制。但是在中国断断续续实行了数千年的活人殉葬制度,到此划上休止符了吗?

但是,活人殉葬仍然是禁而难绝。王世桢在他的笔记中还举了几个此后仍然殉葬的例子。成化四年,辽王上书皇帝,说他的儿子死了,希望让儿子的妻妾殉葬,明宪宗大加教训,并且让人把辽王儿子的妻妾送到皇宫保护起来,此事没有批准。但是成化22年,宁河王死后,他的几个夫人还是被要求殉葬,明宪宗以为烈妇自愿从死,还给予旌表,授予荣誉称号。

愚昧满清又重启活人殉葬

到了清朝,起初仍然是用活人殉葬的,太祖努尔哈赤死后,多尔衮的母亲那拉氏(阿巴亥)和二位庶妃阿济根、代因扎殉葬。阿巴亥的地位很高,自从大福晋富察氏被休离后,努尔哈赤就把后宫之权交给了阿巴亥,她就成了主宰大汗后宫的六宫之主。按例,为主殉葬的女子,都是一些身份地位很低的女人,而阿巴亥身为六宫之主,身份高贵,殉葬不符合礼制和以往惯例。再有,阿巴亥为努尔哈赤生育了3个儿子,这对于努尔哈赤来说是最大的功劳,因为帝王最怕的就是后继无人,所以阿巴亥对于努尔哈赤的贡献是不会被努尔哈赤殉葬的。阿巴亥这三个儿子都有战功,而且多尔衮极受努尔哈赤喜欢的,是努尔哈赤最心仪的继承人,因这一点,努尔哈赤也不会要求阿巴亥殉葬。最后,一般来说,皇子年幼,其母亲也不会被要求殉葬的。当时阿济格21岁,多尔衮15岁,而多铎才13岁,尚未成年,所以阿巴亥不会被要求殉葬,因为还要养育幼子。但是,虽然有这么多不会被殉葬的理由,可是阿巴亥就是这样被皇太极等人逼着殉葬了。他们是假借太祖努尔哈赤的遗诏逼着大妃殉葬的,在《武皇帝实录》中说:“(妃)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殉之。’”

多尔衮为何拥立6岁的顺治登基:多尔衮不称帝之谜

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任皇帝顺治死后,殉死的妃嫔有30多人。她们的棺柩跟随在顺治帝棺柩的后面一同出殡,场面蔚为壮观。 

到了康熙时期,拟议中准备让40名宫女殉葬。但由于康熙帝对于活人殉葬深恶痛绝,下令禁止。康熙是1662年死的,就是说,中国帝王用活人殉葬的残酷野蛮的习惯,到了公元17世纪才真正结束。人殉制度在中国断断续续存在了近八千年,比中国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历史还要长上几千年。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1: 为什么郭文贵可以反中共,你不一定不能
2021: 未接种疫苗的人住院的可能性是完全接种
2020: 任大炮只被判了18年,包子与时俱进了。
2020: “半条被子”与“整间祖屋”
2019: 吹一下阿毛
2019: 游击队员开导菲兄的话说出了一个中国道
2018: 转一段曾家被扔地点的描述。
2018: !中秋快乐!送曲应景的《花好月圆夜》
2017: 对眼呢。文棍儿今天没爆料?
2017: 人们不禁要问,既然沙鼠号称会素描会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