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泊好漢排座次 3 陰謀家 |
送交者: 夢子 2004年12月19日13:17:49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
3 陰謀家
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 “神機軍師”朱武是梁山諸好漢中,僅次於史進出場的第二位人物。書中介紹他“能使兩口雙刀,雖無十分本事,卻精通陣法,廣有謀略。” 他的原先的職業不明,既無師承,亦無任何可圈可點得出身。他的武功,可能只是擺設而已。但他的第一次出場,比那個秀士王倫要漂亮多了。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識時務者為俊傑。 朱武一上場便陷入了僵局:結義兄弟陳達下山挑戰史進被拿了。而他的武功,可能還不及陳達。因此他祭出了“苦肉計”。 “苦肉計”是英雄末路的自我保護手段。朱武既是“精通陣法,廣有謀略”,為何不能擺下陣勢,將史大郎手到擒來?我估計,其中除了忌憚史進的武藝外,他更有着十足的自知之明。倘若把“苦肉計”的忍耐比作是韓信鑽淮陰市井無賴的褲襠,朱武的面子也算是撈足了,更何況他是為了救結義兄弟的?! 君子有所不為,有所必為。男兒膝下有黃金,朱武深明此道。 因此,朱武一出場便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最初接觸這個故事,是在1975年。那時的心懷,哪兒解得開人世間的風雲際會與黑雲壓城般的無奈?!後來如“嶗山道士”般經歷了些人世之後,才逐漸明白些世故了。因此回頭再去品味朱武的“苦肉計”,不覺微微而笑了。 但凡是書生,一般比好漢們要看得更開一些,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是看得更遠一些。所謂謀略,不是精打細算,更不是滿地上摸磚塊掐架,而是紮根於內心深處的自信,是放長線釣大魚。 我覺得更有意思的是,朱武這一跪,可能還跪出了個長者風度。史進後來到少華山落草後,不甘於綠林寂寞,又跑到外面去想干一番事業。結果大事沒幹成,卻留下了風流債。每當他無處可去時,他都會返回到少華山去。他正是認定了朱武當初那一跪的踏實!而朱武也沒有辜負他。正像那段子裡說的:“惺惺惜惺惺,好漢識好漢。” 江湖上的經驗是:“苦肉計”施用於敵人的目的,是為了最後對敵人的剝奪。而用於朋友,則受用無窮!朋友之間,退一步天高地闊。沒有這種共識,梁山好漢們是聚不到一齊的。 因此,朱武排名在七十二地煞星的頭牌,是理所當然的。寧為雞頭,不做牛尾!在我看來,朱武是地煞星中唯一一個有可能對林沖座次之後的好漢們提出挑戰的人。實際上,在後來的諸多大兵團作戰中,朱武始終維持着作為盧俊義的鐵杆參謀長的角色,並將一批包括五虎上將在內的悍勇,玩弄於一方小小的令旗之下。 那個地魁星的“魁”字,於朱武來說,再貼切不過了。 回過頭來說吳用。吳用在梁山上扮演的角色,不只是軍師的形象,而是實際上的統籌核心。他是聯接晁蓋時代與宋江時代的樞紐。有趣的是書中對吳用的介紹: “智多星吳用,表字學究,道號加亮先生。” 施耐庵在元朝時可能憋足氣了,一口氣就把吳用戴了這麼些人見人笑的文字高帽。這不啻是黑色幽默。我們如果認真地觀察一下,吳用其實才是梁山自始至終的決策人物。他是奠定梁山事業總設計師。 所謂軍師,便是陰謀家。吳用從一出場開始,就扮演着陰謀家的角色。陰謀家的處世方式,是講手段重於講義氣的。當梁山好漢們意識到這點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 陰謀家其實並不是想要報復誰,他們只是想尋求到一種特別的快意。他們尋求快意時,不像東京的牛二那樣,非要死皮賴臉地讓楊志割下他的腦袋不可,那是低級的刺激。陰謀的意思,自然是相對於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的陽氣方剛而言。高級陰謀家尋求的刺激,是居高臨下的。在他們身上,幾乎無“義”可言。因此,他們也根本不屑於使用“苦肉計”這類中庸之道的。他們更可能使用流氓的解決方式,比如下跪之後,突然亮出匕首,向對手一刀刺將過去! 人在江湖,千萬別忘了防範那把隨時向你刺來的刀! 關於吳用的事跡與評論,我在之後還會涉及到,這裡不再贅言。 |
|
|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3: | 到哪兒去找高倉健 | |
2003: | 隨風而逝(3-4) | |
2002: | 醉竹: 寒假故事 10-12 | |
2002: | 醉竹: 寒假故事 13-15 | |
2001: | 紅塵“網”事 | |
2001: | 霸王別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