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變暖好像是事實,曾在電視上見過格林蘭一塊相當於好幾個足球場的冰塊崩裂,成為新的浮冰,說是壯烈,更不如說是恐怖。但是又有幾個冬天冷的嚇人,今年的美國更是如此。在DC這塊風水寶地,前些日子居然出現華氏零度。
個人感覺,總的來說是在變暖,但是還沒有到統計上很明顯的程度,以至於一些這方面的研究人員編造假數據,騙取科研基金。但有一點似乎兩方面人士都會同意,這地球的氣候變得越來越怪異。雙方的最大爭議是,人類在這中間扮演了什麼角色。
我是個非常注重環保的人,曾經有朋友勸我買SUV,我說,我有生之年是不會買的。當然,讀者請不要受我影響,該幹什麼幹什麼,SUV也是有它優點的。曾有一次大雪,一家醫院在電視上登緊急廣告,需要四輛SUV作志願者,大概是有人生小孩無法送醫院。
直到最近兩年,我忽然想到一件事,有了新的想法。地球的溫度變化是有周期性的,梁昆淼教授的《數學物理方法》還用一個簡化模型做過計算。人類的影響,相比之下確實微不足道,恐怕連杯水車薪和螳臂擋車都算不上。如果處於歷史上的小冰河時期,今天日益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很可能就被忽略。現在的地球是否處於暖化期,梁教授書裡沒說,也沒聽到很權威的學術結論。
但是這一切,並不是說人們對環保做出的種種努力是自作多情。節約和回收紙張可以少砍樹,地球上多幾棵樹總沒錯吧。回收金屬塑料玻璃等,有人說比做個新的要貴,但是他們沒有把垃圾處理的費用算進去。當你住的豪宅被垃圾所包圍,你就知道哪個比較貴了。更何況資源總是越來越少,開採成本會越來越高,那時就悔之晚矣。再說這能源,省一點總沒錯。即使它並非地球暖化的罪魁禍首,尾氣排放對霧霾的影響及對臭氧層的破壞應不會有異議。
十幾年前,Orlando的未來世界有一個館是雀巢公司贊助的,主題是地球,有一面牆是小朋友們的“高論”。一個小朋友說,地球就像媽媽,你做不好的事它就會生氣。另一個小朋友說,地球就像一個小孩,你不好好照顧它它就會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