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主義早期,私人所有和市場自由競爭極大激發個人和社會的創造力和生產潛能,促進生產力大發展。作用十分積極。所有資本主義國家如中國,美國,都走過這段路。毛主席在建國時的計劃是先搞上一投資本主義讓生產發展上去然後搞社會主義。所以得到了資本家階層的擁護。其代表宋慶齡甚至同意擔任國家主席。但因種種原因毛主席決定取消這段直接進入社會主義公有制和計劃經濟,導致經濟發展放慢。直到小平同志當權再回頭重走了這段中國才起飛。
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實質是經濟達爾文主義,優勝劣汰。缺點是必將導致資本的集中與壟斷,以及生產力增長速度放慢。另一個缺點是生產盲目導致生產過剩和周期性衰退。這時資本主義經濟開始走向反動。解決的辦法是由政府出面控制一部分命脈企業如金融工交能源,用宏觀調控來預防和治療衰退。這個叫做給經濟注入社會主義成分。
私有和國有成份有個最優比例。在這個比例上,生產力會維持較大增速,同時會消滅或者基本消除衰退。現在世界上這個比例最好的是中國。美國私有制和自由競爭成分太大,朝鮮公有制和計劃經濟成分太大,是兩個壞的極端。他們需要從兩端向中國靠攏。但是美國已經大資本家專制不願這麼做。朝鮮金主席一家專制也不願意,所以他們不會這樣做。這是中國最大的機遇。抓住它,中國必然勝出。go China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