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誠松老人("兩代人的代溝"作者)很有意思,我有幾個問題要問她。
以她的年齡和知識水平,我真想知道她年輕時孩子是誰給帶的。如果我猜得不錯,不出老人,保姆,幼兒園全托三招,她老人家自己帶孩子的可能性幾乎是零。當然她會用工作,文革等來當作藉口了。
這位老人家是遊走於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高手。一個家庭無論按西方方式還是中國方式過都能達到一個大致平衡。怕的就是根據個人需要,一會兒東方傳統,一會兒西方習慣。發揮餘熱幫帶孩子時拿出西方盾牌,需要子女贍養時又祭出二十四孝圖的傳統。
中國文化中兩代人的關係很不正常,孩子小時父母有權力自然要完全聽父母的。孩子長大了,父母老了,這不要孝順啊,要寬容啊,結論就是還是要聽他們的。
誠松老人念念不忘要把對老人的待遇和對孩子的照顧放在天平上比一比。那好, 咱比一比,孩子想要的錢父母認為不必要的是絕對不能給的,大人認為孩子應該做的家務勞動是一定要做的,孩子如果跑到大家上逢人就說自己父母不好傳回來恐怕飯都沒的吃。
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是成人之間的平等相互尊重的關係。父母和未成年子女是教養的關係。這兩者完全不同。誠松在那裡幻想保持長輩的尊嚴同時又得到孫輩般的生活照拂, 實際和她在各種各樣的社會倫理中遊走只想取得自己合適的東西是一致的。
每個家庭的關係都不同,背景都不同,站在一個角度把自己打扮成道德警察的人只有失去自己的尊嚴。
飽漢不知惡漢飢,被慈愛父母養大的孩子那能理解被虐待兒童的心情。
所謂寬容啊,原諒啊,就和晉朝那個傻瓜皇帝問饑民沒飯吃“何不食肉糜”一樣。
出生在虐待兒童的家庭里的孩子,一般都要到二十多歲才能逐漸走出陰影。二十多年,那就是七八千天日日生活在恐懼,自卑,自恨,傷痛之中。這些童年的創傷經常一生的時間也無法癒合。
所以談什麼寬容,原諒。最好的選擇就是大家離得遠遠的。將往事儘量塵封起來。
況且年輕時虐待孩子的父母,老了就變好了?感情是從來沒有建立起來的,老了後只不過換一種方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