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羅珠堪布
道 諦
一、道諦——根除輪迴頑疾之方
獲得健康的方法,是治病。獲得解脫滅諦的方法,是道諦。道諦相當於治病的方法。釋迦摩尼佛給我們開的治療生老病死的處方,就是道諦。只有通過修行,才能獲得滅諦。包括認知苦諦、斷除集諦、獲得滅諦等一切,都依賴於道諦。佛教徒最根本的修持與行為,四聖諦中真正要去做的,都是道諦。道諦最關鍵、最主要的本質,就是證悟空性的智慧。大乘佛教的道諦,是無我的智慧加上慈悲菩提心;小乘佛教的道諦,是證悟無我的智慧加上出離心。
雖然道諦也包括了三十七道品之類的修法,以及證悟的境界等等,但歸納而言,主要有兩種:第一是證悟空性的智慧;第二就是菩提心。修道,就是要修慈悲菩提心與無我的智慧。宗喀巴大師的《三主要道》,歸結為出離心、菩提心與證悟空性的智慧。除此以外的修法,只是與解脫有間接的關係,卻沒有直接的關係。其中最關鍵的,是證悟空性的智慧。小乘佛教不需要菩提心,大乘佛教需要菩提心,但二者都需要證悟空性的智慧。
為什麼所有佛教道諦的本質,都是證悟空性的智慧呢?我們知道,產生苦諦的原因,也就是集諦,包括業與煩惱。在業和煩惱當中,煩惱是最重要的,因為善惡的業,都是煩惱導致的。包括有漏的善,都是無明煩惱產生的,罪業就更不用說了。煩惱中最為關鍵的,就是無明、我執和貪慾。就像種莊稼,哪怕有了種子,卻沒有適當的溫度、濕度等等,種子也不能發芽。同樣,雖然有了過去的善惡之業,假如沒有煩惱、貪慾,業也不能成熟。依靠貪慾來激活過去的因,種子才能發揮作用。阿羅漢就是很好的例子,雖然有過去的業,卻因為已經斷除了三界所有的煩惱,所以這些業就不能成熟了。可見,輪迴最終的因素,就是貪慾和無明。因為貪慾也來自於無明,不知道世界、人生的真相,才會產生貪慾,如果證悟了人無我、法無我,就不會產生貪慾,所以,輪迴最終極的源頭,就是無明。
想要遠離無常、痛苦,就要斷除無明。只有證悟空性的智慧,才能斷除無明。《釋量論》中也講過:除了證悟空性以外,慈悲、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等所有的福德,都無法斷除輪迴的根源。因為這些福德資糧都和無明沒有矛盾,是可以和無明同時並存的。要斷除輪迴根源,必須找到與無明針鋒相對且能量遠遠超強於無明的對治。哪怕與無明能力相當,都不能推翻無明。唯有證悟空性的智慧,才具備這兩個條件。雖然無明歷史悠久、積習深重,但卻是沒有道理的愚昧,是不經觀察的盲目結論。誤以為人我、法我都真實不虛,其實只是盲目執着,是未經研究的誤判。而證悟空性的智慧,卻是通過各種邏輯與實修實證來證明無明的錯誤,並將世界的真相、本質,也即空性、不實告知世人。在智慧的背後,有教證、有理證,所以強大無比、所向披靡。
在沒有學佛之前,我們不懂得這些道理,從來沒有去觀察過無明的合理性,只是盲目地認同,從眾地附和,所以一直在輪迴當中受苦至今,根本沒有想過一切都是幻覺、錯覺。哪怕世間最聰明、最了不起的偉人,都沒有發覺,甚至沒有懷疑過輪迴的真實性。梵天、帝釋天等天界的主宰,也沒有這些概念。如果沒有佛陀的教育,天下人都不會知道這些真相,哪怕是科學、哲學,都沒有發現這一切。儘管現代科學的一些實驗結果,可以證明佛說的空性的一部分。但如果佛在這之前根本沒有講過空性,也就沒有人會懷疑自己是否存在。大家都是一心向外,殫精竭慮地去尋找基本的粒子是否存在,卻沒有想過要去研究自己存不存在。
但佛卻告訴我們,這一切都是錯覺。只要按照佛的方法去思維、去觀察,當無我和有我這兩個矛盾的觀點在相互激烈交戰之後,無我一定會獲得全勝。這樣就能破除實有的執着,生起無我的智慧,揭穿無明的欺騙。“我執”會慢慢從我們的精神世界裡退出,這時候,我們就開始走向解脫了。即便在沒有證得一地菩薩之前,僅僅有一些理論概念,就已經能夠發現,證悟空性的智慧完全可以推翻我執。佛教不崇拜鬼神,因為鬼神無法給我們智慧。佛教崇尚的,就是無我的智慧,證悟空性的智慧。通過佛的教育與自己的努力,就能擁有這種超勝一切的智慧。我們是追求解脫的人,所以我們要追求智慧。輪迴不是神創造的,也不是無因無緣的,它是由無明創造的。當無明從我們的內心世界中退出以後,因無明而產生的其他心理現象——貪嗔痴慢等根本煩惱和隨煩惱也會隨之而退出。當根源被拔除以後,沒有東西讓我們去殺盜淫妄,也沒有因緣讓我們去造作有漏的善業。當業與煩惱都從我們的內心世界中慢慢退出以後,輪迴的因——集諦也退出了歷史舞台,輪迴之果也自然成了空中之花,我們就開始獲得了解脫。
佛教的成佛、成就、修行、行為等等一點都不神秘,都非常實在。釋迦牟尼佛給我們開的治病處方,就是道諦——修無我的智慧是最重要的,修出離心、菩提心,也即六度中的前五度——布施、持戒等世俗福德是次要的。但對我們這些剛剛學佛的人來說,次要和主要也是相對的。從時間的角度來講,在目前階段,證悟空性是次要的,出離心、菩提心等等才是主要的。因為我們還需要依靠出離心、菩提心的力量來證悟空性。當福德資糧非常圓滿的時候,才有證悟空性智慧的能力。
在出離心、菩提心都沒有的時候,幫助眾生、度化眾生雖然發心很好,但實際效果卻不怎麼樣,而且對自己的修行也有損害。到了世俗菩提心非常平穩,基礎已經很紮實的時候,去做一點利益眾生的事情,可以成為菩提之因。提早去做慈善,反而有可能生起傲慢、散亂等煩惱。只有在一地以後,才真正有能力度化眾生。在此之前,只能適當地幫助眾生,做點慈善,以幫助自己生起慈悲心。比如,在放生的時候,也許會生起慈悲心,同時還可以轉化為菩提心;在照顧病人的時候,會看到很多受苦的眾生,也可以生起慈悲心,這些都是修行,但不是最好的修行,至少在現階段,最重要的還是聞思修。佛經中也一再強調,菩薩為了度化眾生,五明、十明都要去學,凡是對眾生有利的,都要借鑑、學習。其中慈悲心、菩提心最重要,要打坐修行,要靜下來訓練自己。先尋找證悟空性的智慧,接下來是培養、提升證悟空性的智慧。有一定能力的時候,再去度化眾生,這個次第才是正確的。
二、道諦的四個特點
道諦的四個特點,為道、如、行、出。
第一,道 。即一條準確的道路。一個人要到達某個目的地,首先要找到一條準確的道路,然後走下去才能抵達目標。佛教所講的以無我智慧為主題的道,是一條快捷的道,就像高速公路一樣,完全可以將我們引往解脫。
第二,如 。即如理、如法、真實、準確。道要推翻、斷除的,是無明。無明就是“不如”,不如就是無明。“如”,就是與無明對立的,能對治無明的正確見解、正確觀念、正確道路、正確修行。燒香、拜佛、供神、求鬼,肉體上的折磨、苦行,都和內在的修心沒有關係,都和無明沒有矛盾,都不是無明的對治,所以都不是如。如果有了出離心、菩提心與證悟智慧的幫助,苦行才能變成修道的福德。如果沒有這三個助緣,即使通過苦行能夠暫時減少一些煩惱,卻不能斷除煩惱的根源,所以不叫如。
第三,行 。即修行,制止、斷除我們的貪、嗔、痴、散亂、放逸等不良行為,收攝六根,安住於修行,叫做行。
第四,出 。出和滅諦四相當中的“離”是有關係的。滅諦當中的“離”,是指永不退轉。道諦裡面的“出”,是指在證悟滅諦的時候,依靠修道的力量,讓它永不退轉。證悟空性的智慧從根本上斷除了所有的煩惱,就叫做“出”,這是道的力量。
道本來有兩種:世間的道和出世間的道。世間的道是修四禪八定,通過四禪八定,也可以暫時控制煩惱,但因為沒有“出”和“離”,沒有做到永不退轉,所以在禪定力消失,煩惱產生的因緣具備的時候,貪、嗔、痴等煩惱又會捲土重來。所有世間的道,都沒有“出”的特點。而出世間的道,就有“出”的力量。出和離,可以讓我們普通人通過修行,以證悟空性的力量,最終脫離輪迴。
以上四相,主要是見道和修道的特點,資糧道和加行道只是有類似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