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乘是不是佛說”的問題,一定得將大小乘經論都好好深入研究一下,然後再重新想一想。如果對小乘經論一知半解,大乘經論也沒怎麼學習過;都是膚膚淺淺的認識,一旦聽說“大乘非佛說”,馬上就跟著人云亦云,這是不對的!沒有學習過大乘佛法,沒有研究,就沒有發言權;不要認為小乘經里沒有的,就不是佛說。破壞大乘佛法,宣揚大乘非佛說,讓很多人對大乘佛法不生信心,或令已生信者心者動搖,而無法在大乘佛法中栽培善根、得成無上菩提。這樣的過失是非常大的!
在《阿含經》中,佛陀提到了佛和阿羅漢的差別:?佛陀是自己覺悟佛法,而阿羅漢是聽聞修行而證果。其次,在《雜阿含六九六經》中提到如來十力是如來所成就,而阿羅漢則成就五學力,這都是相異之處。而南傳阿加曼尊者曾多次見到入滅的阿羅漢來教導他,在他證阿羅漢之夜,諸佛前來看顧,如依南傳經典,這該怎麼解釋?入無餘涅盤的阿羅漢真的灰身滅智了嗎?還是只到了涅槃化城(妙法蓮華經化城喻品)?個人相信阿加曼尊者絕對不會打妄語,但這似乎和南傳佛教對無餘涅槃的解說有些矛盾。
事實上,如果世界上只有小乘經的話,就沒有人發無上菩提心,那也就沒有人能修成佛了,所以一定要有能夠教人成佛的大乘經。因此只能說南傳經典中沒有記載,不能就說沒有這件事。漫漫長夜裡誰在解救眾生?誰在點燃佛法的明燈?只有立志成佛的大乘菩薩,經過累劫修行的一生補處,才有能力出現世間成佛說法,給眾生帶來佛法的光明。所以如果沒有大乘,就不會有佛陀,沒有佛陀出世說法,也就不會有聲聞乘。若沒有大乘,聲聞,你聞得是什麼聲得是?因此必須在大乘的基礎上才會有小乘,究竟哪個是根本佛法呢?豈有父親是由兒子生出來的事情?
初期佛教,聲聞是佛弟子的總稱,不分大小乘。但在印度佛教中,起初也是有菩薩的,一位是釋迦菩薩,一位是彌勒菩薩。從釋迦佛的本生譚來看,菩薩在未成佛前,並不是阿羅漢,而是現菩薩身,行菩薩道的。而當來下生的彌勒菩薩,久遠以來就發無上菩提心,現在雖然尚未成佛,但他是南北傳都認同的未來佛。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研讀彌勒菩薩所說的《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其主要內容乃對於“大乘非佛說”之非難提出答辯,成立大乘決定是佛說!《成唯識論》卷三(T31n1585,p0014c):“又聖慈氏以七種因,證大乘經真是佛說。”也是根據《大乘莊嚴經論》來的。
南北傳佛教聖典應該不會有真偽的問題;只是了義與不了義,方便與真實的問題。不過不論是“了義與不了義”或“方便與真實”,都不能違背法次法向,更不能偏離緣起的教義,以及三法印,四聖諦。千萬不要只是在初發心時充滿希望與理想,後來卻因為缺乏根本的行持而不能調伏煩惱,成了敗壞菩薩,更不必奢言解脫涅槃了!
再多的史實,再多的論辯,恐怕都無法息止“大乘是否是佛說”的爭議,只有努力修習止觀四念住得法眼淨,才有堅定而明確的看法,而不會有增上慢。經論上說得“四不壞信”的聖者,值遇大乘佛法是會生信而不謗毀的。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佛母品》: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諸法如相,非不如相不異相甚深。世尊!諸佛用是如,為人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誰能信解是者?惟有阿惟越致菩薩及具足正見人、漏盡阿羅漢。何以故?是法甚深故。”具足正見人,指的是已入正性離生的初果、二果、三果的聖者,而四果即是不受一切法的漏盡阿羅漢。從此文來看,古代或現代的小乘學者中,若有不信大乘且加以毀詆者,應是未入聖位之凡夫。
對“根本乘”的止觀四念住,我們固然應當讚嘆隨喜,但不必妄自菲薄,更不能忘失無上菩提心。要知道一切都是因緣果報,自己過去生沒有栽培,以至於今生碰不到大乘善知識教導我們修學止觀四念住的方法。對這樣的果報不滿意,可以從因地去重新栽培;切莫只是怨天尤人,期待他人的救贖與護持,而不知檢討自己。應當想想自己過去生是否有為佛教、為眾生付出過,憑什麼坐享其成!難道我們就不能為現在的漢傳佛教及眾生付出努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