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鄰家王姐為我偷書 (一)
送交者: 曾華 2023年09月29日12:50:02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鄰家王姐為我偷書 (一)

曾華 寫於二零二零年五月十一日

小時候的我有兩個最大的愛好,一個是看書,另一個是吃糖。氣人的是這兩樣現在看來最容易不過的事情,在當時就是那麼的難。那個年代不僅生活物質匱乏,精神糧倉也是空空如也,人們能夠接觸到的書籍報章雜誌非常有限。心思重的我很小的時候就有些自卑,我一直就想不明白,為什麼我喜歡什麼,就得不到什麼,越是想要得到的東西,就離我越遠,好像是老天爺故意作弄我似的,儘管我每天都在努力的做個好孩子。

我最愛的人和最粘的人是媽媽,最怕的人是爸爸,可是為什麼偏偏在我最需要母愛的時候,媽媽必須與我們分開,長年留在四川省西昌縣河西區工作,我們家三個小孩子又不得不與身患重病的爸爸生活在成都,那年我還不滿六歲。父親的嚴厲讓我敬畏,沒有讓我可以任性撒嬌的母親在身邊,我自然而然地變得早熟,乖巧懂事,小小的我失去了很多童年的天真和快樂,生活總是那麼的壓抑和憂心。

夲來就比較體弱的我,加上敏感的性格,總是對一日三餐沒有興趣,非常的挑食偏食,晚飯不好好吃,一到晚上睡覺前就餓着肚子找吃的,分給哥哥的東西基本上都是被我“偷吃了“,好心善良的哥哥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個年代哪裡有多少零食呢!唉,特別饞嘴的就是甜甜的點心和糖,尤其是軟糖,想呀想呀,常常流着清口水,想着想着就睡着了,夢裡也是在四處找糖吃。那時候我就在心裡暗暗的發誓,“啍!等我長大了,一定要買一屋子的花生糖,然後就坐在上面吃過夠!“ 生性比較樂觀的我,總是能夠找到自我安慰的方式解救自己,有這樣的“思想“支撐,心裡也就沒有那麼難受了。

熬到七歲上小學,開始認字了,這可是一個質的飛躍。從小就喜歡聽故事看連環畫,總是纏着周圍的大哥哥大姐姐給我講故事,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同一個故事我總能聽出不同的感覺,邊聽邊自言自語,小腦瓜一邊思考着什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突然醒來,發現接不上了,又要求別人從頭再講,認真可愛的我,挺討人喜歡的。

如饑似渴,我愛上了讀書,漸漸地發現自己能看書多好呀,這下一發不可收拾地掉進了書的海洋。啥樣的書都看,小說,期刊,畫報,詩集,甚至報紙也不放過。當然小說,尤其是愛情故事是我的最愛,津津有味,全心身投入到故事情節中,不能自拔,書中主人公悲歡離合的命運把我拖着走,情緒起伏很大,一會兒生活在虛無縹緲的書中,一會兒又回到現實,我就願意以書為伴,仿佛忘記了生活中所有的煩惱!

那個時候,大家為了節約用電,一般來說白天家裡是不開燈的,讀書學習的人也少。而我也就每天坐在我家門口的一個小板凳上,前面有時放一個高一點的方凳子,用來寫作業。這樣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頭都不抬一下,完全沉浸在小說里,直到天黑了或大人叫我吃飯了,才依依不捨地放下手中的書,心不在焉地吃着飯,還若有所思的想着書裡的故事。

我從小因為冬天雙手長凍瘡,尤為右手長得厲害,所以大人一般不讓我做家務事,慢慢地我也以此為藉口變得“好吃懶做“,一天到晚就是到處找書看,院子裡二十幾戶人家加上鄰院的十幾戶人家,不論大人小孩,只要發現誰在看書,我都會“厚着臉皮“去想方設法地借,也有被婉言拒絕的,聲稱馬上要還,其他人排隊等着看什麼的。

我是典型的家懶外勤的小孩,家裡的事不做,別人家的事總是主動去幫忙,群眾關係很不錯,我喜歡與比我大的人玩,有許多大姐姐朋友,她們要承擔家務活。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就是在自己家裡做事不討好,一點不對就被罵,可憐的哥哥總是被罵,而幫助別人卻是收穫許多感謝和表揚,心裡樂滋滋,一邊聊天一邊玩,常常還有故事聽,借書也不難。一句話就是從以前的“餓糖“變成“餓書”,反正哪樣稀缺我就“饞”哪樣,你說是不是有一點犯賤?

就在我常常為找不到什麼書看而發愁苦惱的時候,一位“救星”搬到我家隔壁。

且等下章分享。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圖,看看什麼叫“兵書十萬卷,卷卷有爺
2022: 反情報:鋰錁鏹如果不是美國間諜,至少
2021: 老K罵皮教授為佛教,罵我因為我給美國
2021: 老K揭發,皮教授是望鄉的大娘,MC是望
2020: 我的祖國在哪裡?
2020: 可憐的中國人,自從孟大媽被加拿大扣留
2019: 討論題: 臉書的工程師為什麼不回國?
2019: 不懂,怎麼突然來了個滿地打滾?
2018: 為什麼說尼羅河是蒼蠅
2018: 繼續看今天批評華人海外遊客的照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