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性與愛的簡明理性
玄野
接着十年前的那篇短文談這個幾乎令大多數人痴迷嚮往而又困惑的問題。性生活的本質是什麼?就是生命的過度繁殖能力,它可能像每年那個特定季節的花粉過敏一樣的煩人,也可能像蜂蜜一樣的甜美且富於營養。
對於當代的人類而言,變成一種生活方式的性更大程度上是一個累贅,更不是一個應該追求的東西。原因不在於什麼“人是萬物之靈”的僭越論斷,而在於人對自然資源的超強把握,人類不再如同其他生命那樣處於資源相對匱乏的拼搏之中。人當然也面臨巨大的挑戰與潛在危機,但這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完全無法通過過度繁殖能力來平衡。
問題在於造物主是以過度繁殖的模式造就了人,那麼性生活就成了人本性中無法擺脫的元素。人的性活動是以一種主動的方式被浪費掉的,這既不像風媒花那樣為平衡風的不相干職責而帶來的成功受精的不確定性,也不像蟲媒花那樣必須交付九成以上的花粉給蜜蜂做保護費。人還是無法擺脫進化過程留下的痕跡。這就像人直立行走後的遺留問題一樣。作為待產母親的肚子實在不適合直立行走,所以待產母親望着那些待產虎豹獅子的勇猛無敵實在是慨嘆啊。
感情對人整個身心靈和精氣神有着決定性的影響。當然性與感情之間的強關聯使得大部分人依賴性生活達到感情對身心的正面影響。人醒悟之後可以超脫性生活的媒介而尋找到感情對靈魂的正面作用。您若能達到佛陀的境界,感情這事也可以看透,當然不是拋棄感情了,佛陀也說“親族之蔭,更勝餘蔭”。這樣的境界裡便可自冥冥上帝那裡獲取對靈魂的絲絲慰藉。
若說性快感是假象,愛情是假象,實際上世間萬物投射在人的意識里都是假象。"一切皆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陀的這個說法當然是從直覺角度來的,即所謂的不思而得,不勉而中。說法很好,但後世往往東施效顰,弄出許多詰屈聱牙。可能從思辨角度說更加堅實一些,就像圍棋里總要去找個邊或角的根連上,因為您的棋力有限。棋力強大的話您就可以玩宇宙流了。世界絕大多數人,甚至於絕大多數所謂的哲學家都是金角銀邊的水平,卻都喜歡玩佛陀的宇宙流。這是個比較遺憾的事情。大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希臘三賢為代表的思辨分析才成為人類當代文明的首要基石。
說多了,咱轉回來討論為啥萬物皆是假象,而面對假象的我們又該如何。不必試圖超越假象,因為您自己就是假象。同時也不要過度追求假象,那樣人就顧此失彼,偏執一隅,迷失自我。比如說,人都喜歡美味佳餚。上帝設定在人靈魂中的追求美味佳餚的動機是因為這些東西有營養,而我們自己去選擇食品時靠的是色香味形,而色香味形與營養之間可沒有必然的聯繫,其中會有一些弱相關,例如油脂的香味。而水果的芳香雖然和水果的營養是同時同地的,卻不是同樣的一個物質,是造化所成,頗具亂點鴛鴦譜的味道。所以人的食慾本就是一種條件反射,其與巴普洛夫觀察的那條因為鈴鐺一響就食慾大振的狗並無二致。人因為自己的生活習慣或者造物主給予的一些天然設定,而判斷那些東西是自己獲得營養的來源,其實也是一種條件反射。因為這樣的基本機理,近現代以來才發展出極其恢弘的食品工業。大家都在胡折騰,人的舌頭和商人合作,一起欺騙自己的肚子,掠奪自己的身體健康。更進一步,色香味形與人的健康之間更沒有必然的聯繫,所以就有那句古諺: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當代的白左思潮在這個方面還是有許多可圈可點的理念,不過也需要深入的思辨以免走入死胡同。民以食為天,在這對天大的事情的選擇方面,人就被墜入假象中無法超脫。因為這樣的假象,古今中外,歷來都是貴族老爺掠奪了財富,然後沉迷於色香味形的幻像中而快速走入墳墓。
旅遊的快感又如何?藍天大海,懸崖峭壁,湖光山色,鳥鳴蟬啼,浪花咆哮,為什麼這些東西會令人愉悅?那麼舉個簡單的反例,為何你聽到嘈雜的人聲和汽車轟鳴會心生反感?因為那在你的記憶里與汽車尾氣和擁擠的人流聯繫在一起,和生活壓力與煩躁情緒聯繫在一起,形成條件反射。同樣是嘈雜的人聲,如果是你與老友聚餐時的嘈雜又如何?可能你會很喜歡,很放鬆,很高興。至於美景的效果,可能是因為那些東西與清新的空氣,自由的空間聯繫在一起才使得你愉悅的。設想魯濱遜面對這些景象會是何反應?很可能是相反的。不是因為這些景色與聲音有何不同,而是因為這些假象後的那些實際對人的生活造成實質作用的東西對魯濱遜和我們普通市民所產生的實際效果不同。
不要因為是假象,您就來個超脫世俗,其實您自己本身也是假象。您一假象就在假象里混就是了,到人家真理裡面去摻和個啥?
為什麼人們總是對童年的許多場景事物充滿了美好的回憶?咱們可以找一個最簡化的情形。不是因為這些場景本身多麼絕美無敵,而是因為這些場景和父母與家庭給予的溫暖同時發生。人長大以後,家庭的溫暖罩不住了,夠不着了,那些更美的場景與事物反而沒有給你留下更深刻的記憶。更細節的情形我們可以設想一個,比如你知道孩子需要運動,就每天都帶他去爬一座相對合適的野外小徑。他可能並不喜歡這種運動,於是你就每次去的時候都給他拿一支他最喜愛的冰激凌吃。那麼天長日久以後,他對那個野外小徑的記憶就會與冰激凌的美味聯繫在一起,從而成為他童年的美好回憶。這樣的人為捏合實際上就是天地造化的基本方式,比如說為什麼水果的美味與水果的營養是同時發生的?因為人體感官的設計與營養物質的味道的設計是吻合的。人需要的是營養,但能感知到的是味道。美國人的心理學派有許多十分機械的理念,比如說,他們堅定地認為,在運動之後給的冰激凌是獎勵,會為日後的好行為帶來助益;而在運動之前給的冰激凌是賄賂,會帶來麻煩。實際的實踐中你會發現,事前事後給獎勵在某個短世間內會有差異,但是就人的長期記憶和訓練的長期影響而言,事前事後區別不大,關鍵是孩子會把美好的記憶和野外小徑綁在一起。
性與愛的問題上,人所需要的是感情,因為大家都明白,人做決定主要靠感情,而不是靠理性。現實是人的性生活帶來的感官刺激產生了巨大的感情假象,似乎二人就要融合在一處似的。感情給人最真實的慰藉是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狀態中。當你克服了時空阻隔而能夠長相廝守時,那些本壓在天涯海角之下的生活的無奈就全部浮出水面呈現在你的面前。那時你就會明白當年日思夜想的聚首後的生活場景是何等的虛幻,反而是回憶與遙遠的溫情更加真實,其給予人心靈的慰藉更加有益。所以,人要珍惜當下,珍視你的感情架構,而不是幻想着海枯石爛朝夕相伴等等。你的每一個真心的關愛與奉獻都將成為未來你或他的心靈港灣,從而真正給予你感情上的支撐。
愛情是一個不應該追求的東西。愛情是存在的,但不是用來作為人生目標去追求的,簡單說就是可遇而不可求。一般而言,人都會在追求愛情的路上掉坑裡,多數是自己挖的坑自己跳,更悲慘的是別人挖的坑被你踩。也許九成也許更高,愛情的傷是您自己的問題,要自己去反省。當然其中會有別人的原因,但那不是別人的罪過,甚至都不是別人的責任。如果涉及不到犯罪的話,就不要責怪他人了。一涉及到愛情,你會找到一萬個理由讓自己去做完全不合常理不合邏輯的事情。這東西沒救,可能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這個“可遇不可求”的愛情哲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