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學生抗議學費上漲的幾次大遊行恐怕你沒參加吧。新政策剛剛開始不久,貸款主要是針對研究生的,本科生還沒有。英國為本科生提供的獎學金也很少。
學費沒有這麼個算法的。不管國家拿多少錢,學生交多少錢是指學生從自己的腰包里掏多少。在很多其他國家,海外學生和本地學生的學費是一樣的。英國本地生交3000多,海外學生交8000到15000一年,根據學校情況有所不同。英國政府給大學的撥款不是專門給英國本地的學生使用的。英國學生和海外學生享受的服務和設施和海外學生沒有什麼區別。基本算術:8000-3000=5000。這個差價是什麼?實際上,英國很多大學,特別是三流的大學,如果缺少強大的研究隊伍,沒有科研經費支持,又沒有海外學生的高學費支撐,單靠政府撥款和本地學生的學費早就破產了。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英國大學到海外招生了。
學生上學不光是為了圖便宜,如果是那樣的話,上別的國家去更便宜。學習好的學生更希望上好一些的大學。但是這些大學如果高收費,又不提供相應的獎學金,就等於把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排斥在外。
英國的口音很多,並不代表歧視,但是在一個城市裡的口音差別能讓你辨別出人從小生長的環境和社會階層。這和中國很多大城市的情況沒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