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簡化”漢字過程中對華夏文明的醜化
“華”字,對於華夏文明是非常重要的漢字。現在我們說“華人”的時候,還往往會莫名其妙的帶有一種文化優越感。當然,這是古人留下來的優越感,今天的華人其實並沒有什麽可優越的。尤其是“華”,非常醜陋。左轉中寫道,“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現在的中國,還有“禮儀之大”和“章服之美”嗎?都是西方文明的追隨者而已。
還有“漢”字。“漢”不但是華夏歷史上一個強大的王朝,也是華夏文明的象徵。比如“漢語”,“漢字”,“漢學”,“漢文化”。“漢”也指銀河。“天漢”既是銀河的稱謂,也是漢武帝曾經使用的年號,也有用來表示華夏的。但這個“漢”已經從一個形聲字變成了四不像:“漢”。
“龍”字,華夏的圖騰,被“簡化”成了“龍”。形態變化極大,好像變成了西方那種生有一對翅膀的邪惡的Dragon。
“聖”字,最早的自形是“耳”和“口”,表示既善用耳,又善用口,本意是通達事理。後來這個“聖”字,用來指道德智慧極高的人。當然還有其他引申義,但都是用來歌頌稱道的。但卻被“簡化”成了“聖”。這個“聖”字其實本來就有。雖然原字很少用,但是我們經常使用的“怪”字,就是用“聖”做聲旁。“聖”原意和土地有關,發音為“闊”或者“庫”。這樣的結果就是“聖人”,變成了“怪人”,“神聖”似乎成了“妖怪”。學中共字的人很容易會產生這種聯想,“聖”(“聖”)和“怪”好像應該有點聯係。但本來是毫不相關的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