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中國居住文化,美國羨慕不已
送交者: 配套商店 2006年10月04日09:54:30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在中國,獨戶住宅很少見,大部分人居住在美國人所說的公寓街區中。這些住宅看起來好像比較陰暗,但在它們周圍形成的鄰里文化卻運轉得非常良好。儘管它們既不整潔也不美麗,但整體上說,這些公寓無時無刻不比美式住宅顯得更有生氣、更加安全、也更吸引人。它們十分成功,而大多美國的住宅工程則是災難。

為什麼如此?一個原因是,中國人並沒有效仿美國式的隔離帶分區制。在中國,居民樓周圍通常都有配套商店,這是上千年傳統商業文化的遺留。

就拿我在蘇州的房子來說,從那裡步行幾分鐘就能看到一條穿過幾個大型住宅工程的道路。在美國,這裡會人煙稀少,甚至是危險地帶。但在中國,這裡卻成了生機勃勃的社區中心:雜貨店和布店,五個麵包店、一個鮮肉店、一個菜場、一個裁縫店、兩家銀行、幾個水果攤和藥店,再加上八九個美容店。此外還有近幾十個賣玩具、鞋帽和五金的小商店。十幾家餐館中既有街頭排檔也有寬敞的餐廳。各類商店中還穿插着自行車和摩托車修理店,商品和服務範圍如此廣泛。至於這裡沒有的咖啡店和日本餐廳,在另一條街道上就能找到。

很多商店的面積還不如一個車庫大,彼此靠得很近,大多占了人行道。商店門口窄窄的路十分擁擠。儘管中國很難被形容為“行人友好型”國家,但在這樣的街區中,道路明顯是為行人和自行車而設的。這帶來了不分晝夜、門裡門外隨處可見的社區文化。人們在路邊吃飯、打盹、燒烤、焊接、修建……這種景象會讓美國開發商感到驚愕。

這種“人行道”街區是中國城市的代表,從太陽升起到落山,總是熙熙攘攘。餐館和卡拉OK都人滿為患,沒人在乎時間早晚。也有很多人過着正常生活,沒人感到不安全。無論是舊時的弄堂還是現在的街區,“混亂”是西方人常用來形容中國城市的詞彙。但如果這是“混亂”,那美國城市應該多多體驗。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U_turn:相忘江湖(三)
2005: 老潘:老潘的火車
2004: 歸期未有期
2004: 允許脆弱允許失敗
2003: 幸福的感覺
2003: 哈勃冰川-- 阿拉斯加
2002: 小姐的自白(1)
2002: 小姐的自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