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圖書館借了一本書,今天抓緊時間看完了,書名叫做The Lost Boy,副名是A Foster Child's Search for the Love of a Family.
作者Dave Pelzer是一個被親生母親虐待的孩子,酗酒的她讓小小年紀的Dave干很多活,天天打他,甚至用火湯他,常常不給飯吃,讓他睡在車庫裡。他九歲時第一次被母親趕出家門,後來又被警察送回去。十一歲時,終於有老師向警察匯報了,David從此得以逃出母親的牢籠。在幾年裡,他前後幾次換foster home,好運的是他遇到的foster parents 普遍都不錯。不過他也走了一些彎路,比如偷東西,放火,被送進所謂的少年監獄(也許是管教所?)。他的母親並沒有放過他,一直努力要把他送進神經病醫院。
Mother's love一直是Dave最想要得到的,但是最後他不是從親生母親那裡,而是從foster母親那裡得到了,在少年監獄裡他下決心要做一個好孩子,要證明給母親看他是”值得愛“的。
後來,他參加了美國空軍,1994年作為唯一的一個美國人獲得the outstanding young persons of the world award。
作為好孩子,我們這些人可能很少了解,或者願意去了解象Dave這樣的少年,在普通人眼裡,foster child 本身就意味着“麻煩”二個字。不過,我發現這類故事非常有意思,可以激勵一個人向上的精神。
當然,不是每個foster kid都能慾火重生的,可能99%都不能有所作為,還有很多乾脆變成人類垃圾。這就是為什麼他的故事特別讓人感動。
他的成功一部分在他自己,另一部分-很大的一部分是在於他的社工,負責他的案子的警察,收留他的foster家長,沒有這些人,他要麼已經死了,要麼不知流落在什麼角落裡。在foster family里,常常住着七八個這樣的問題孩子,而foster家長也不過都是些普通勞動者,其中一個收留Dave的家長說“我們並沒有想到什麼道德高度,我們只覺得這些孩子不過是有些問題的孩子而已。”
前年,我曾經跟幾個同事一起去一個地方做義工,那個組織是專門收留teenager mother 的地方。她們為這些女孩子提供食物,嬰兒衣服,心理指導,還為她們補課。我們那天去是幫忙在廚房做飯。午飯時間,這些女孩子陸續來了。看上去不過是十幾歲的中學生,手裡都抱着個嬰兒,有一個還抱着個雙胞胎。她們不大出聲,拿了飯就到一邊去,邊餵小孩邊自己吃,她們之間甚至都不怎麼交談。我覺得她們心裡是自卑的。她們不看我們這些義工,也許是因為我們的眼睛裡流露出的疑問和。。。?我看不見自己的眼睛,但我從同事眼裡看到的是好奇,想必自己也差不多。
能夠不judge 這些孩子已經很不容易了,而foster parents要與他們生活在一起,關心,愛護,與他們深談,真的是非常非常不容易。雖然不是所有foster parents都是好人,但是好人還是大多數的。因此這個世界還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