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非馬:《最後的刺客》(35) |
送交者: zuolizi 2007年04月11日14:03:17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
司馬非馬:《最後的刺客·荊軻》(3) §3 荊軻自己怎麼辦?沒有辦法,既然是中了追心掌,恐怕只有死路一條。如果真有王孫陰陽的九轉回春丹,也許能僥倖不死,可他上哪去弄這靈丹妙藥?不過,他不會在這廟裡等死,他會去山頂上的廟,放一把火,把一切都燒個精光。一切?一切是什麼?什麼是一切?荊軻那時候想到的一切,指那廟,指他自己,指他的劍,也指他的飛廉劍譜。事實上,他之所以要去那山頂上的廟,正因為他的飛廉劍譜在那廟裡。所謂劍譜,其實是一條腰帶,上面用圖像和符號記錄了飛廉劍法的要訣。荊軻平素總是把那劍譜系在腰上的,那一日臨下山時,卻決定把劍譜解下來,藏在廟裡。荊軻當時的想法是:不會有什麼人到這破廟裡來搜索,所以,即使他一去不復返,那劍譜依然會安然無恙。所謂一去不復返,當然也就是死在蓋聶劍下的意思。否則,他為什麼會不回?臨決戰前先想到死,不怎麼吉利吧?所以,在荊軻當時的思維里沒有“死”這個字。所謂安然無恙,也不乏言外之意。劍譜被人毀了,那當然不是安然無恙。劍譜永遠淹沒無聞,那也不是安然無恙。荊軻所謂的安然無恙,其實也就是“藏之名山,傳諸其人”的意思。那人究竟是誰呢?荊軻並不怎麼在乎。他知道至少會有一個人來尋找他的遺物。如果劍譜歸那人所得,很好。那是他的意思。如果那人沒運氣,沒找着,讓別人得着了,那也無所謂。那是天意,由不得我荊軻做主了。荊軻當時這麼想,荊軻如今卻不再這麼想了。蓋聶既然能叫青青與慶輅追蹤到這山腳下的廟裡來,說不定早就知道他前一晚在山頂上的廟裡過的夜。既然如此,蓋聶難道不會去那廟裡搜索?所以,他必須在蓋聶之前趕到那廟裡去。他已經無力另覓藏譜之處了,只有把它燒掉。燒掉那劍譜固然可惜,總比落在蓋聶手上好,他絕不能令蓋聶成為那“傳諸其人”中的“其人”。 這是荊軻在不知道慶輅究竟是誰之前的設想,這設想並沒有成為事實。因為慶輅隨身帶着那絲巾,足以證明他沒有說假話。既有證據在,荊軻即使想不信,也不得不信。荊軻把慶輅的絲巾仔細審視過後,小心地放過一邊,並不說話,卻從自己懷裡摸出一塊絲巾來,兩手撐平了,展開在慶輅的眼前。慶輅看了,目瞪口呆,驚訝不已。因為他看到的是一塊一模一樣的絲巾,尺寸、質地、色澤完全相同。絲巾上也寫着兩個大字,六個小字,字體、筆法、墨色也完全相同。寫着什麼呢?除一個字以外,也完全相同。那不同的一個字雖說不同,卻也有八九分相似。 “你叫‘慶輅’,我叫‘慶軻’,你出生於甲辰年八月十五日,我也出生於甲辰年八月十五日。”荊軻說。 衛大夫慶武子行獵黃崗,歸途遇風雪,借宿於農家。農家有女,小名小蠻。小蠻愛慶武子風流,慶武子愛小蠻俊俏。兩情相悅,一夜偷歡。次年秋,小蠻誕下一對雙胞。其父大怒,小蠻不得已,將嬰兒置於盆中,放諸水上,任其隨波逐流,聽天由命。慶武子聞訊趕來,可惜晚了一步,只在水上截住一盆,另一盆不知去向。 “你是說:你是被截住的那一個,我是不知去向的那一個?”聽完荊軻的故事,慶輅問。 一陣風來,白雲從窗口消失,一江秋水頓時化作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一個五六歲的男孩兒穿一身純白絲袍從遠處跑過來,投入一個女人的懷抱。那女人高髻長裙,一頭金釵玉墜,身邊站着一個男人,着朝服,穿朝靴,道貌岸然。慶輅看不清那男孩兒的面目,也看不清那一男一女的面目,可心中清楚得很:那男孩兒就是荊軻,那女人就是小蠻,那男人就是慶武子。怎麼那男孩兒偏偏就不是我?他想。他這麼想着,恨不得揮起雙手,左右開弓,給那男孩兒兩個結實的大嘴巴。這恨心一起,翻然醒悟,原來自己被荊軻點了穴道,根本動彈不得。 醒悟過來的慶輅看見荊軻緩緩地走過來,用手指在他腰、肩、背三個無名穴位各戳了一下,解了他的穴道。然後他聽見荊軻說:“我既中了蓋聶的追心掌,想必難逃一死,即使萬幸不死,後日也絕不可能再上黑風嶺同蓋聶一決雌雄。這對付蓋聶的事兒,就得靠兄弟你了。” 兄弟?你這時候才想起我這個兄弟?三十多年了,你們找過我嗎?慶輅恨恨地想。他心中的“你們”,指慶武子,指小蠻,當然也包括荊軻。不過,慶輅沒有把心中不平之氣表現到臉上,因為他從荊軻的這幾句話中聽到了機會。 “靠我?怎麼個靠法?”慶輅不動聲色地問。 荊軻說到這兒,忽然把話頓住。他有點兒猶豫,不知道該不該接着往下說。因為他想說下去的話,不僅關繫到劍譜的命運,也關繫到一個人的命運。 這理由當然並不很好,不過,荊軻並不需要什麼很好的理由。事實上,理由愈不成其為理由,就反而愈容易達到荊軻的目的。什麼是荊軻的目的?試探慶輅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荊軻希望慶輅是個什麼樣的人?君子?還是小人?並不這麼簡單。以為君子與小人截然不同,猶如涇清渭濁,那是俗儒、陋儒的觀點。荊軻根本不是儒,自然也就不可能是俗儒、陋儒。荊軻有他自己的為人準則,根據荊軻的準則,但凡出賣朋友的,都不是東西。如果慶輅肯對青青下手,慶輅就不是東西。不是東西,他荊軻就不會把飛廉劍法傳授給他。這是荊軻的想法。慶輅瞟了荊軻一眼:什麼意思?不喜歡就殺?好!很好!不愧是條好漢。這是慶輅的想法。他以為他一眼就看透了荊軻的心。 劍刺過去,血流出來,人倒下了。一切在一瞬間結束。青青倒下去的時候,杏眼圓睜,一臉的驚訝,名副其實死不瞑目,同那死在床上的女人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那女人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想知道;青青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只是想不通。青青是個明白的女人,她知道她與慶輅之間並無情意,有的只是欲望。不過,她過高地估計了她的魅力,她以為任何男人都只會為她死,而不是反過來叫她去死。荊軻叫慶輅殺她,她以為那是開玩笑。至於慶輅那麼輕易就對她下手,那就更加令她不敢置信了。昨天晚上不還對她的肉體那麼如饑似渴來着的麼?怎麼可能? “可惜。”看見青青倒下了,荊軻說。 蓋聶不高明嗎?至少,蓋聶沒有成為第五十,比那些伏屍荒野的四十九個高明多了。蓋聶高明嗎?如果不是因為心臟長在右邊,蓋聶能逃得過那“一劍穿心”嗎?答案究竟會怎樣?蓋聶說他相信荊軻想知道,當時荊軻的確想知道,所以才有那三日之後再次決鬥之約。如今荊軻已經知道答案了,答案其實很簡單,如果蓋聶的心不長在右邊,蓋聶根本就不會讓他有機會一劍刺中蓋聶的左胸。蓋聶給他那麼個機會,其實是故賣破綻,以便給他一掌,致命的追心掌。蓋聶給他一個再次決鬥的機會,其實也是故賣破綻,目的是詐取他的劍法。這麼簡單的問題,我荊軻當時怎麼就沒看透?荊軻想,多少有些後悔的意思。這問題當真這麼簡單?其實並不然,至少在當時不然。問題往往在事後顯得簡單, “你真的不可惜?”慶輅追問。 荊軻自以為他這一問,問得非常聰明。聰明在哪兒?聰明在“口訣”兩個字。既然是“口訣”,那就是說那劍法還沒編寫成譜。他希望慶輅這麼推理,如果慶輅把他這話轉告給蓋聶,他希望蓋聶也這麼推理。 這話令荊軻又吃一驚,怎麼?難道還有更大的陰謀?除了劍法,他蓋聶還能想要什麼?難道他蓋聶知道我荊軻的秘密?荊軻不禁打了個冷顫。不過,他很快就發現他的擔心是多餘的,因為慶輅並無意賣什麼關子,略微一頓就自己做了答覆。 “想要你的劍法的是蓋聶,不是我。”慶輅說,“對蓋聶來說,他的心機是白費了,你沒說錯。不過,對我來說,他的心機沒白費。這才是你的錯。” “你已經不需要知道是什麼意思了。”這是慶輅的回答。不過,慶輅的這個回答,荊軻並沒有聽見。慶輅在給出這個答覆之前,先刺出了一劍。荊軻沒有把飛廉劍法傳授給慶輅,慶輅不會“一劍穿心”那一招。所以,慶輅一劍刺出,被劍刺穿的,不是荊軻的心,是荊軻的咽喉。鮮血噴薄,染紅了不怎麼乾淨、已經被血弄髒過的絲袍,不像雪中怒放的梅花,不能媲美那幅巧奪天工的織錦。奇蹟沒有重演,正如荊軻所料,因為那兒並沒有床板。只不過,死的不是別人,是荊軻自己。 荊軻就這麼死了嗎?如果死者有知,荊軻必定會說:不錯,我就是這麼死了。如果死者無知呢?那就見人見智了。說這話的是慶輅。慶輅對着劍尖吹了口氣,看着荊軻的血一滴一滴滴下石頭鋪的地面,然後發表了這麼一句獨白。什麼意思?沒有人問。因為西廂房裡只有三個人,兩個死人,一個活人。死人極可能想問,可惜問不出口。活人不必問,因為活人知道答案。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6: | 不談名校,只說教育---答砧板 | |
2006: | 一顆虎牙 | |
2005: | 好想給你 我的今生 | |
2005: | 職場名流:陳逸飛 很有女人緣 | |
2003: | 賭在拉斯維加斯 | |
2003: | 彼此的昨天與各自的明天 | |
2002: | 你生命中的那個人(轉) | |
2002: | 往事的回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