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我混吃等死的加拿大生活和割捨不斷的中國情結
送交者: by onlydream 2007年05月15日10:49:38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by onlydream (只有夢想) at 2007.5.14 14:06


首先,我得承認,自己是一個失敗者。且不說在我這個年紀的Michael Dell和Bill Gates已經名滿天下富可敵國,也不去談比我小上個十幾歲的陳士駿,就連我的manager都比我小上幾歲。在這個年紀還在做小職員的我,的確沒什麼資格可以談論事業。

曾幾何時,我也是人人羨慕的職場精英,也曾經在競爭激烈的商業戰場上叱咤風雲過。而如今,坐在辦公室里做做plan紙上談兵,看着別人忙忙活活,更覺得自己很失敗。

說這些話的目的是想讓那些定義我為loser的朋友知道,不勞您費神,我自己已經把這事給辦了,謝謝!

幾年前我寫過一篇關於移民後的感想,那時候對加拿大的生活感受不深,對移民後的生活沒做太多的評論,所以對於移民前後生活的對比很不對稱。幾年過去了,對加拿大生活的了解深入了許多,對於在加拿大與回國生活的對比,相對來說更清晰更豐富。今天的我,如果聽到有人抱怨中國如何如何不好,無論他是白色人種、棕色人中或是黃色人種,我都無一例外地給他臉色看。尤其是每當聽到那些自以為是加拿大人的我的曾經的同胞洋洋自得地誇耀自己在加拿大的悠閒、安全、潔淨的生活並拼命抱怨那個曾經是他們的祖國,他們曾經在紅旗下高聲宣讀過要如何熱愛的那個國家是多麼多麼的令他們厭惡的時候,我的胃液就陣陣上涌,我的拳頭就不由自主地握緊和抖動。一般這時候LP就會拉起我的手離開,以免我做出什麼令發言者感到後悔的事。

加拿大是一個很好的國家,她的很多地方都比中國優越。實話說,我不認為中國國內的平均生活水平有一天能夠趕上加拿大,但這並不說明我不喜歡我的祖國—我唯一的祖國。來加四年多了,我還沒有申請入籍,原因是我還沒想好。回頭看看自己的移民之路,在想一想自己的將來,希望我的看法能夠給大家一點參考。

一、 困惑
兩年前,LP碩士畢業後找到了一份專業工作,薪水不高,4萬多,可當時對我們一家三口來說已經是很大的驚喜了。要知道,在那以前我們全家都只靠着我打累搏掙來的一年2萬塊和LP做助教掙的1萬塊生活着,那時我們是在“掙”錢(現在也是)而並不是“賺”錢。“掙”這個字的意思按照結構來分析的話就是用手靠勞動來爭取,這與“賺”是不同的;“賺”的意思則是用錢去“兼”來其他的錢。這個話題我們暫且不討論,繼續說我自己,當時每個月的錢都不夠花,又看不到前途,心裡很着急。相信很多移民也都有這個過程,就不多說了。後來我自己也讀書畢業了,也找到了一份專業工作,作市場和策略分析,薪水也不高,5萬,這時候LP也漲了薪水也5萬—2006年,我們實現了LP移民前的生活目標,有專業工作,生活相對穩定,自認為融入了加拿大主流社會,這裡的主流社會是指大多數老百姓的生活,這裡的融入是指自以為融入。

然後我們買了房子,不算好,三十多萬,三十多年,但那是我們能負擔得起的最好的房子了,LP很滿足。我也經常對自己說,這種生活多好,安寧、穩定、生活內容健康,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相對於在國內的那種常年四處奔波,壓力大應酬多,沒時間陪伴家裡人的生活,這種寧靜不正是我當年所希望的嗎?那麼你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可我心底里就是隱隱約約覺得不妥。

我想了很久,後來終於明白了,這種不妥的困惑來自於內心的不安全感。而這種不安全感則來自於這樣幾個方面:第一,夢想的破滅;第二,父母;三、割不斷的中國情結。

這種日復一日,今天就能預測出一年甚至多年以後的日子,這樣的生活對我個人來說,和死了沒什麼區別。就像一位漂亮的女歌手曾經聲情並茂地唱的那樣:
“2006年,那是一個夏天,有一位中年人,在自己的腦門上畫了一個圈。”----我的人生夢,就此終結。

二、 夢想的破滅
二十幾歲的時候,出身商人世家的我一直立志做一個成功的商人。上大學時我最喜歡的兩本書就是李艾柯卡的《假如我當總統》和他的自傳,後來對照着讀亨利福特的自傳和福特公司的發展史才發現這個艾柯卡整個就是一個自大狂。這並沒有讓我失望,反而更增強了我的信心,我當時想,連艾柯卡這種人都能當上福特公司的總裁,我憑什麼不能成功?

中國有句老話“看人挑擔不吃力,自己挑擔壓死人”。大學畢業以後在父母的幫助下我和朋友開了一家電腦公司,開始生意很好,賺了很多錢,1992年,我的個人資產是70萬人民幣,當時我的同學們正在掙着每個月300多塊的工資。可是好景不長,1993年我和朋友因為經驗不足閱歷太淺被人騙走了100多萬,公司倒閉。當時我並沒有一絲一毫的懊惱和沮喪,反倒覺得這個教訓很好,用100萬換這個教訓不吃虧,因為,我畢竟還年輕,有的是機會。

後來我先後在三家美國公司工作了十年,從市場部、銷售部一直做到區域經理。那時我已經三十幾歲了,然後辭職,跟着LP移民到了加拿大。我相信一句話“狼走天下吃肉,羊走天下吃草”,我能在中國混的還算不錯,在加拿大應該也能。成功的機會大家均等,我憑什麼不行。

“就憑你語言不行,文化不了解,膚色不對。”四年以後我對自己這樣說。

四年的加拿大生活終於使我認識到這樣幾件事:
1、加拿大是一個很好的國家,但不是想象的那麼完美。無論你承認與否,那個玻璃天花板確實存在着。你看得見上層的那些人,但看見的只是鞋底。
2、我不會再有機會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了。
3、雖然也經常會白人同事來我家聚會,但他們從來沒真正把我當作他們社交圈的一份子。
4、無論我怎麼努力學習英語,我也不可能達到本地人的水平。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文化障礙,我們不是在這裡成長的,對這個城市以及社會的變遷所知甚少,對這裡的人文基本上沒概念,這是我以及我的下一代融入社會最大的障礙。
5、看着國內的朋友越來越成功,我妒忌得眼睛通紅,腸子發青,胃酸上涌,竭盡全力也無法平復自己那顆躁動的心。加拿大的平靜生活沒能使我的內心真正的平靜,除非我能夠做到完全與中國斷絕一切,可是這連加拿大本地人都做不到,他們也同樣妒忌。我的一位令全班同學都很尊敬崇拜的教授就曾經對我說:“你們幾個中國學生在加拿大一定會有機會找到合適的工作,但你們在中國應該有巨大的機會獲得成功。我不明白你們為什麼會願意留在加拿大。”
6、我無法說服自己重複這種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無論這生活有多寧靜、安逸。無論這裡有多少魚可以釣,無論這裡有多少鳥鳴可以悅耳,我還是更喜歡緊張刺激、充滿機會、環境髒亂差的中國。
7、如果有一個原因使我不願意回中國,那就是害怕失敗----僅僅是針對我本人而言。我不認為其他的華人移民也是這樣,也不認為其他人也和我一樣見錢眼開財迷心竅見利忘義。但是從小到大的打架經驗告訴我:中國男人,有種的很少。

三、 父母
我是家裡的獨子,LP有個弟弟在美國。我的父母和岳父岳母的晚年基本上只能依靠我們夫妻。他們四個老人都不是什麼有錢人,如果有一天他們需要照顧,那麼以我和LP目前的收入來看基本上沒有可能。那麼辦法只有兩個:1、不去照顧父母,自欺欺人地過着禽獸不如的下半生。2、未雨綢繆,現在就改變生活方式和賺錢手段。

我選擇後者。

四、 割不斷的中國情結
雖然中國的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千瘡百孔,但是這體制正在改變和進步的過程中。資本主義國家用了幾百年才完成的事情,你不能指望象中國這樣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國家在幾十年之內完成。中國幾代領導人的不懈努力已經初見成效,我相信他們的名字在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之後仍然會散發着光芒。也許他們的子女利用了他們的權力,影響了他們的形象並使人們質疑於他們的品格,但是他們的治國策略卻是正確而英明的。

如果說怨恨中國政府,我比大多數人都有資格。那一年六月四日的凌晨守在紀念碑下的最後四十幾個人中,我是其中一個。時至今日,我仍然不為那時的行為後悔,雖然這種堅持讓我丟了學位丟了畢業分配的機會。但是今天身在海外的我回過頭重新審視那場運動,我得承認當時我們的行為是錯的,雖然願望是好的----好的願望不代表什麼。

再說工作,無論在加拿大打工整來的薪水兌換成人民幣會給我帶來多大的安慰,會告訴多少在加拿大打工的優勢,都始終掩蓋不了這樣一個事實:在中國創業的機會永遠比在加拿大多很多。

有人說中國的商業環境充滿着骯髒和腐敗,很多成功者其實是靠着做父母或兄弟姐妹或與之勾結的高官的勢力。我承認這種現象的確存在,但是必須承認的是,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靠着自己的智慧、勤奮以及專業知識在國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也是事實。

有人說中國的生活環境骯髒而惡劣,人口素質差,我同意。但是來加四年,我並沒有感覺到加拿大人的素質有多麼好。唯一的區別就在於人口數量和密度的不同,如果中國有和加拿大一樣的人口密度,恐怕還不見得該誰瞧不起誰呢。

再說國內的業餘生活,在國內打高爾夫、釣魚對普通人來說都有很大難度,戶外活動方面環境也沒有加拿大好,這是事實。但就此說中國的業餘生活僅僅是“國內對男淫就是洗腳、按摩、XX。對女淫就是美容、時裝、不用做家務。”未免膚淺而陰暗。國內的業餘生活在形式上雖然沒有加拿大豐富,但在精神層面卻比加拿大豐富的多。有點阿Q?我知道會有人這麼說,舉個例子吧,在中國,你可以可知心的朋友一起坐下喝杯茶聊聊天一起度過一個悠閒的周末下午;可以在健身房和與你使用同樣語言的陌生人一起大聲呼喝(表示聲音,而不是動作);可以和朋友一起舉辦家庭聚會,而不必擔心禮節問題。

同樣的形式,不同的實質,這就是我對國內業餘生活的看法。關鍵是,在國內有親人有朋友,在這裡,雖然也有很多人可以交往,但是問問你自己,這些人裡面有幾個是真正的朋友?缺少了親人朋友之間精神層面的交流會給人帶來什麼,很多人可能都不太了解。簡單的說,會使人偏執而尖刻,缺少包容心。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個論壇上會有那麼多受過高等教育的技術移民、專業人士說起話來那麼尖酸刻薄了。

五、 最後

羅七八嗦的說了這麼多,歸根結底無非是兩句話:喜歡加拿大的同胞大可不必那麼尖刻地批評中國,回國的同胞也不見得就是什麼loser。中國再不好,那塊土地也養育了我們幾十年,作人要懂得感恩。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玫瑰啊玫瑰-紐約鄰居小記
2006: 阿森(3)
2005: 吃茄子
2005: 一校3公子
2004: 西藏紀行(下)
2004: 西藏紀行(中)
2003: 影響我人生的N本書
2003: 甜言蜜語集錦,供男士泡妞參考。
2002: 是反腐文學還是腐敗文學?
2002: 不離不棄 (3/5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