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並不是屬於中國的。中國僅僅是主辦國而已,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奧運會屬於整個世界。一些人似乎認為,辦好奧運只是中國的事情,只有中國最關心,卻忽視了這首先是一次世界性的體育盛會,是展示各國運動水平的舞台。
奧運會對其他國家同樣重要
誠然,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對於中國政府和每一個中國人的意義遠遠超越了一次運動會的意義。但是,正如2008年奧運口號所倡導的,這是一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奧運會,它對於其他國家的意義同樣重大。
對於亞洲來說,北京奧運會是繼1964年東京奧運會和1988年漢城奧運會之後,亞洲國家僅僅第三次主辦的夏季奧運會,是整個亞洲的驕傲。向世界成功展示亞洲的體育設施水平,亞洲人對運動賽事的參與和關注程度,有利於改進世界對亞洲的印象和增加其他亞洲國家未來申請承辦奧運會的機會。
同時,在後911時代,亞洲是地區衝突隱患最集中的地區:中東、伊拉克、伊朗、南北朝鮮;它也是極端宗教主義和恐怖組織最活躍的地區:阿富汗、巴基斯坦、菲律賓等國家都面臨恐怖組織的威脅。保障奧運會安全和順利地舉行是所有反對恐怖活動國家的共同責任,也是對多國安全機構聯合作業的一次重要挑戰。奧運會的成功將是世界各國政府聯合對恐怖主義做出的有力宣示:無論受到多麼大的干擾,人們的正常生活仍將繼續;和平與發展仍將是大多數人共同的追求。
2008年的奧運會將是伊拉克在2005年正式組建政府之後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正像最近伊拉克足球隊贏得亞洲杯冠軍一樣,球場上的勝利比這個國家脆弱的政府更能給伊拉克人以鼓舞和信心。一個伊拉克人對美聯社說:“那些足球隊員才令我們驕傲,而不是貪婪的政客。我們的國家隊再次展示出只有一個團結的伊拉克。”
對於許多非洲國家,奧運會是對外宣傳非洲最新發展和成就的重要場所。通常,國際媒體對於非洲的報道以戰亂、貧困和艾滋病為主,非洲國家在國際重大賽事上取得好成績是引導有關非洲的積極輿論的難得機會。
看透抗議聲的實質
以奧運會來要挾中國政府的一些人,包括法國民主聯盟主席貝魯、美國女演員、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法羅,還有一些美國議員等,他們使用的最主要藉口是中國在蘇丹達爾富爾問題上的政策。他們指責蘇丹政府利用信仰伊斯蘭教的牧民對達爾富爾信仰基督教的農民實行“種族清洗”,造成約40萬人死亡,200萬人流離失所;而中國政府因為和蘇丹政府簽有石油購買協議而間接“縱容”了蘇丹政府的強硬政策。
但是,這些似乎很健忘的批評人士卻忘記了一些有關蘇丹內戰的事實。蘇丹南方和北方從1955年至今已經打了兩場內戰,第二次內戰從1983年開始斷續持續到2005年南北雙方簽署和平協議。奇怪的是在80年代蘇丹兩派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卻沒有什麼法國人、美國人在國際媒體上指責法國政府或美國政府對蘇丹的人道主義危機坐視不管,那時也沒有人批評說,在聯合國安理會擁有否決權的中國忽視了蘇丹的人權問題。美國公司從20世紀60、70年代就開始從蘇丹進口自然資源,美國石油公司雪佛龍公司自從1960年代就是蘇丹當地最大的石油公司。正是西方公司在戰亂的時候拋開蘇丹的人道主義危機一走了之,而蘇丹當地人說中國現在投資當地的煉油廠,為蘇丹的重建做出了貢獻。
從1983年至今已經召開過六屆奧運會,沒有一屆奧運會因為蘇丹問題或任何非洲的問題引起過大規模的抵制或是抗議行為。在1994年發生的盧旺達種族屠殺當中,僅僅在三個多月的時間內就有至少50萬,有估計說是100萬圖西族和胡圖族人被殺。當時美國政府稱其為“地方上的衝突”而不肯介入;法國政府為了保護自己在當地的勢力範圍不被英美占據也不支持國際干涉。在美國主辦亞特蘭大奧運會的1996年,美國常駐聯合國大使奧爾布萊特訪問非洲歸來說,非洲國家安哥拉和利比里亞各自正在進行內戰,接收了大批盧旺達難民的布隆迪也瀕臨種族戰爭的邊緣。當時,如此大規模的人道危機沒有引起包括白宮和愛麗舍宮在內的西方政府或大多數西方人的關注,但是今天一些國家的各種非政府組織卻團結起來———有統計說僅今年在美國的一次有關蘇丹問題的遊行就有164個團體贊助,這不禁令人費解:他們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幕後的組織者又是誰?
巧合的是,在蘇丹問題上對中國的指責大約在2004年底開始增加,也正在這個時期,美國突然加強了在蘇丹和平進程上的斡旋,但是,獲益卻不多。蘇丹政府沒有回報給美國豐厚的石油開採權或出口權,而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對蘇丹的投資卻在這時有了收益。某些人想利用蘇丹問題打奧運的主意,藉此把輿論的聲勢造大,以至中國無法抵住國際壓力繼續和蘇丹進行能源合作,或是蘇丹政府屈服於外界壓力而毀約,中國已經投放在蘇丹的幾億美元投資就會打水漂,已經建成的輸油管線、煉油廠和港口只能拱手送給後來者。而如果中國和蘇丹繼續合作,由於蘇丹政府的國際聲譽就會導致中國的形象受牽連,即使成功的奧運會也難以“挽救”,實在是令人進退維谷的“高招”。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非洲項目主任莫立森承認說,雖然印度和馬來西亞在蘇丹同樣有可觀的石油利益,但是,中國對奧運會的重視和奧運會的影響力使得中國更容易成為被攻擊的目標。
對異議從容應對
在全球化時代,幾乎所有的大型國際活動都有抗議人士的身影,從八國首腦峰會到世界銀行年會,總有一些人要藉機反對一些問題,不管場合是否適當,達不到目的至少讓自己有一個表現的機會。西方傳統的新聞理論還認為,媒體的首要任務就是反映問題,所以越是負面的報道仿佛就越會接近事實。因此,對於這樣的炒作北京奧運的“招數”,我們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既要看得透,看得准,又不過於在意,從容應對來自國外的異議。
其實,那些有意給北京奧運製造難題,或是有意借奧運來抹黑中國的人最喜歡看到的就是,中國人會因此而被激怒,會與其激烈交鋒,甚至採取一些極端的措施。他們生怕事情不被鬧大,生怕上不了報、上不了鏡頭,甚至有些人已經私下裡事先和某些西方媒體約定,就等着看中國的反應。在這樣的時候,中國面對挑戰表現得越是從容,就越是能夠向世界展示出正不斷走向開放的新鮮一面。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理直氣壯地告訴世界,奧運會的成功與否關乎每個參賽國家,每個為之奮鬥的運動員的利益得失;世界上所有關注奧運會、相信奧運精神的人都是成功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利益攸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