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李永/ 也談海明律師狀告CNN,是歧視還是誹謗
送交者: Groundhog 2008年05月15日13:51:55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也談海明律師狀告CNN,是歧視還是誹謗

以我在聯邦法庭折騰幾年的經驗來看,海明律師對CNN誹謗指控不確切。

誹謗(defamation)指誹謗者向除去被誹謗者之外的第三者捏造事實或有意誤導,從而對被誹謗者造成精神名譽傷害。此案中,

誹謗者: CNN(或Caffery);
被誹謗者:全世界的華人(只要自己認為是華人,無論持何護照和身份);
第三者:CNN的讀者(至少一個人);
捏造事實或誤導:Cafferty的話'thugs and goons',通過CNN媒體播出;
傷害:華人的精神傷害,具體證據目前不詳。

這裡前三條沒問題。“傷害”要等到打贏後才考慮如何計算。有問題的是“捏造事實或誤導”這一條。'thugs and goons' 不是事實敘述,只是觀點(opinion),因此不能告誹謗罪。什麼樣的事算得上誹謗,比如有人對別人說你有艾滋病而實際上你沒有,這就是誹謗。還有人說某某和老闆有婚外戀但實際上沒有這回事,這也是誹謗。誹謗一定要針對某一具體事件,而'thugs and goons'只是泛泛而談。

參考案例Murphy v. Boston Herald Inc.。 波士頓報紙Herald報導,麻州法官Ernie Murphy在判決一個強姦案時對十四歲的受害者說"Tell her to get over it",即意“那又怎麼樣”。這句話"Tell her to get over it"被美國大小媒體轉載後引來舉國聲討,人們紛紛譴責法官蔑視受害者的態度,雖然法官判了做案者7年徒刑,但是他那句話說得太冷酷,人們罵法官“Evil Ernie”。更有甚者,一個網站宣稱法官16歲的女兒應該被強姦。法官一家陷入極度恐慌,女兒上學要有警察陪,法官本人患上精神創傷綜合症,無法工作。此案關鍵是法官並沒有說"Tell her to get over it"這句話,法官的原話不是這個意思。最終陪審團裁定誹謗成立,判報社賠償法官兩百萬美元。此案難點是法官是公眾人物,誹謗一定要有意誹謗或惡意誹謗才能贏,疏忽誹謗告不贏。容易的地方是法官打官司近水樓台先得月,撈個陪審團審毫不奇怪。

既然'thugs and goons'不能作為證據告CNN誹謗,那麼總得告個什麼吧,總不能被人白罵啊。我認為最接近的條例是種族歧視。但是如果告種族歧視或騷擾(語言騷擾)就要對比Cafferty對其它族裔的態度,如果這人是一個臭嘴誰都罵,那就不好告他。接下來我們考慮CNN。員工(包括合同工)行為不良,雇主有責任處罰員工糾正錯誤彌補傷害,否則雇主承擔員工行為的後果。CNN在收到華人抗議後應該積極作出反應,誠懇道歉,處罰Cafferty。如果CNN沒有誠意敷衍了事文過飾非,那麼CNN的容忍包庇行為可以作為歧視證據告上法庭。這一點我們可以走着瞧。

再回到誹謗指控。其實那些張冠李戴掐頭去尾的圖片是最好的誹謗證據,只是原告變了。把尼泊爾警察照說成拉薩警察照,被誹謗者是拉薩警察或中國政府。政府如何出面告誹謗,我就不知道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巴陵鬼話5月15日
2007: 我混吃等死的加拿大生活和割捨不斷的中
2006: 玫瑰啊玫瑰-紐約鄰居小記
2006: 阿森(3)
2005: 吃茄子
2005: 一校3公子
2004: 西藏紀行(下)
2004: 西藏紀行(中)
2003: 影響我人生的N本書
2003: 甜言蜜語集錦,供男士泡妞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