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團體領袖的成熟程度,代表了該團體的成熟程度。一個不成熟的團體的成員,把該團體的不成熟全部歸咎於其領袖,是不公平的。比如,不應該把文革的錯誤全部歸咎於毛澤東。沒有民眾的惡,文革怎麼搞得起來呢。
柴玲等學領跟紅軍時代的毛澤東一樣,不是普選的。不過幾位主要學領,在運動的早期,為了他們的領袖地位都做出了犧牲,而且這些犧牲,得到了廣大學生的認同。
烏爾在人大會堂前領頭跪交乞求書。舌辯敵酋李鵬,言辭犀利。柴總多次出鏡,代表運動發言,被境內外敵對媒體廣泛轉載。王丹,運動前,就成立民主沙龍,在草地上反黨,為運動做了思想準備。這些人領導運動,時間從4/15到6/4,長達一個多月。地位是相對穩定,鞏固的。也是得到很大程度的公認的。
柴總的指揮地位一直得到尊重。直到最後關頭,還有數千親兵追隨。當年項羽和李自成到最後關頭,身邊僅餘十餘騎。柴總的情況比兩位都要好。面臨危險的時候,多數人會不出頭,或者跟着起鬨。法不責眾是他們的掩體。此時,敢于越眾而出,拍胸膛說朝這開槍者會得到崇拜。這就是為什麼激進者(常常也是智力低下者)往往能被擁戴為領袖。這常常是因為對他們勇氣的讚賞,而不是因為他們的智慧。
歷史上馬拉,康有為,副斯年,孫大炮等都是這樣的人物。譚嗣同沒什麼實際能力,至今仍然被崇拜,也說明這類人物的群眾魅力。而學領,是一些有膽量但沒有頭腦,夠資格不夠資質,有責任但無力擔當的人。
一般,多數擔任領袖的人都是沒足夠能力,而終將被拋棄的。只有其中極少數膽大,智慧,冷靜,理性者,才是真正的領袖,能夠領導群眾辦成大事。例如毛,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