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壯哉!三文魚
送交者: 簡生 2004年10月22日16:08:25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壯哉!三文魚

簡 生

中國古代《莊子》裡有一個故事叫“濠梁之辯”:
莊子與其友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橋上散步。莊子看着水裡的魚說:“魚在水中悠然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
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
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
讓我們在假定認同莊子的審美體驗的前提下,來觀察在水中蹦跳、掙扎的三文魚(也叫鮭魚),是在經歷着臨死前的痛苦和憂傷呢,還是在一路歡歌,快樂而悲壯地游向死亡。
如果按照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那麼三文魚每年秋季的回流,就被看作是尋回到它的出生地,選擇最佳的產卵環境來繁衍後代。只有那些體質最強壯的魚,才能從大海逆流萬里,穿波逐浪,歷盡千辛,最終到達目的地。而那些體弱多病的魚,有的在途中就夭折了,或即使來到目的地,也未必能縱身躍過幾道瀑布式攔截的閘口而前功盡棄。
那些幸運的三文魚抵達者們,一旦進入產卵水道,便迫不及待而又認真地履行起它們的天職——繁殖起後代來。雌魚忙着用尾鰭在人工河床的碎石中掘出一個小洞隙,然後排下魚卵,攪起小小的水花,而緊隨其後的雄魚便不失時機地射出一團雲霧狀的精液,使澄黃色的魚卵在緩緩降入小洞隙時的瞬間受精。在清澈見底的溪水中,一個生命最初始的結合過程,就這樣單純而又透明地誕生了。接着,雌魚再掘下一個產卵巢穴,用挖出來的碎石掩埋先前的卵巢,以防裡面的魚卵被掠食。雌魚和雄魚不停地重複着同一的動作,直至雌魚排出所有的魚卵為止。它們一切都做得那麼一絲不苟,一切都配合得那麼天衣無縫,讓人感覺它們仿佛是在執行一項神聖的使命,而全然不理會死神離它們越來越近,更不在乎飢腸軲轆,遍體鱗傷,甚至奄奄一息,也要義無反顧地拚命向前游去,為繁衍後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據說三文魚的生命周期大約只有四年左右,從它們在河床中成為受精體,到生長成熟再到大海中生活二、三年,最後回遊到出生地完成繁殖行為後即死去。它們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了什麼,在深海中究竟看到了什麼,在回流的途中又遇到過什麼?是不是海魂賦予了它們如此崇高的品格和快樂的生命觀,使它們的生命具有了雙重的價值,“生時供人食,死亦為繁殖”,對此我們一無所知。如果按照柏格森的生命哲學觀的闡釋來看,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遵循着“以衝動為基礎,以時間為本質,以直覺為方法”來完成生命過程和生命循環的。前兩條似乎可附會為:“三文魚以繁殖為衝動,以四年的生存期為本質”,那麼什麼是它的“為生而死的直覺方法”呢?在這裡我們暫且撇開生命科學中的有關“生物基因論”不談,只相對“形而上”地考察一下三文魚的“直覺”——死的方式。我們可以推測,三文魚的直覺(也綜合了器官上的),其實也和其它動物一樣,比如狗靠對人的直覺搖尾乞憐;鴿子靠對方向的直覺飛回老巢;就人類而言,女人憑着對性的直覺判斷是否被男人愛上。。。。。。然區別在於,三文魚這種偉大的直覺,註定了它偉大的死!仿佛是有某種神靈在召喚,它不僅憑着對出生地的直覺一路拼搏向前,千里迢迢地回遊而歸,更令人震驚的是它是為死而來,從遙遠的大洋深處不舍晝夜地奮力回流,途中不知歷盡了多少的艱辛和磨難,為的就是在河床中產卵撒精那壯美的一刻!隨後在飢餓、疲憊、傷痛中帶着極大的滿足感快樂的死去,從而完成其生——死——生的生命循環的永恆輪迴。
如果生命的本質就是時間和過程的話,那麼三文魚終結生命的方式多少帶有一點悲壯的色彩,但我覺得它死前至少在精神上是歡樂的,因為在它的意識里,沒有什麼能比得上為繁殖後代而死更顯崇高的了。在三文魚的世界裡,它簡單而快樂地活了四年,如果能從漁網中漏逃,倖免於人類口福,則剩餘生命的全部意義,就是為了回流的那一天。人類的壽命比三文魚長得多,但每個人的一生並不見得活得有三文魚那麼瀟灑、快活。雖然三文魚生前難逃被捕食的命運,但人世間更布滿爾虞我詐的兇險陷阱;雖然並不一定每條三文魚最終都能回遊到出生地;但海外遊子身後“青山處處埋忠骨”亦大有人在;更重要的一點是,三文魚臨死前的心理狀態,是那麼的從容坦蕩,那麼的毫無畏懼,充滿了樂觀的獻身精神,做到了真正的視死入歸;而反觀人類,當信仰失落,夢碎幻滅時,一旦走入絕境,面臨的卻是精神上的極度怯懦和心理上的全面崩潰。
由此而聯想到是不是由生存狀態決定臨死時的心理狀態。三文魚簡單而快樂的活着,也簡單而快樂地死去,並沒有感到什麼恐懼和憂傷,想必也一定是升進魚類的天堂了;而人要想象三文魚那樣在死時保持一種平和、坦然的心態,就不那麼容易了。原因是人活着時有太多的欲望和貪婪,在物慾橫流的世界裡,人們艱難地遊走於道德價值與罪孽邊緣之間,渴望得到更多的地位、尊嚴、財富和美女。更可悲的是,人們還以“人類本位主義”的眼光,去看待三文魚的死亡,並以為那是一種充滿着傷感的自殺。其實你只要仔細研究一下三文魚終結生命的方式,再用萬物有靈的胸懷去感悟生命,你就會發現,值得悲憫的並非是三文魚,而恰恰是人類自身。相比之下,人類個體自我終結其生命所產生的精神內涵,遠沒有三文魚之死來得深刻和偉大。
在從威化溪(WEAVER CREEK)觀三文魚後返回溫哥華的路上,聽到了傳媒報道多倫多一名新移民女子跳橋自殺的不幸消息,扼腕嘆息之餘,陷入一片悲涼的沉思之中。。。。。。車窗外,秋風蕭瑟,殘陽如血,世界萬物仍在按照自身的存在形式和規律運動着,並沒有因為三文魚的正在死去和新移民的輕生而有片刻的停息。此時此刻,在讚美三文魚的同時,我只想告訴身邊的新移民朋友,如果你心情不好,去看看三文魚吧;如果你感到鬱悶,去看看三文魚吧;如果你心中或曾閃過一絲欲“絕塵而去”的念頭的話,更應該去看看三文魚。當你站在淺草濕潤的岸邊,面對河床中奔騰翻滾、前仆後繼的三文魚大軍,正在用血肉之軀忘我地譜寫着延續其生命的壯麗詩篇時,你的心靈一定會被三文魚的激情所感動,所震撼,你將會有所悟,有所醒,有所嘆,心中驟然升起一股要想擁抱三文魚的衝動。。。。。。
熱愛生命吧,讓我們象三文魚一樣簡單並快樂的活着!也期待着終有那麼一天,象三文魚一樣,簡單而快樂地死去!
壯哉!三文魚。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遙想當年小學老師
2003: 日記一篇
2002: 上海女孩娶不得ZT
2002: 3MM 趣 事 (4) - 失 竊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