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阿飞的剑
万维读者网 > 茗香茶语 > 帖子
朝花夕拾(一)
送交者: 直言 2016年12月01日05:07:49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巫婆雪绒花撒谎公案的总结
送交者: 直言 2016年07月26日10:18:35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巫婆氏有信口开河撒谎吹嘘的雅趣。巫婆撒谎成性不爱讲真话应该是个路人皆知的事实。犹如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原本不需撰文说明。

然因巫婆牛二性格和极度虚荣的缺陷常被别有用心者利用来充当打手。这些别有用心者收买巫婆的廉价利器,就是在巫婆撒谎吹嘘时抬轿子,怂恿起哄,肉麻吹捧,直吹得巫婆颠颠若仙,沉醉于此起彼伏的小屋小屋的屁声中,任由唾沫星子满天飞。当然,巫婆充当起打手来也确实卖块尽力,一旦为捧主掐架,奋不顾身,横冲直撞,完全将女性的尊严和做人的底线置之度外,置文明体面于死地而后生,犹如收了人钱替人办事的天津青皮或上海地痞流氓,颇有职业道德。除了别有用心者,茶客大部分属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良民,故巫婆虽撒谎成性,却鲜有人正面挑战,予以揭露。

为正视听,某本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拼命三郎勇气,特将几天前巫婆雪绒花撒谎公案批阅整理,记录于此,立此存照。

雪绒花公案源于此帖:


我还记得当时叔叔辈一个人要唱宝雪花,到我们一家家打听歌词
送交者: oops 2016月07月23日12:22:12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有声的很少的吧,我家里很多书都是写着有唱片/卡带,但就没卖 由 oops 于 2016-07-23 12:20:15

有些老人年轻时会唱,隔了那么多年也记不全了,就一起拼凑了几句让他们唱去,哈哈


与巫婆吹的大部分牛一样,本来这种事情属于死无对证,问题出在“老人年轻时会唱”上,因为这首歌是随着1965年美国拍摄的电影流传于世的,七十年代末的巫婆家老人无论在巫婆嘴里多有神通,也断然没有机会在年轻时去唱。撞上狗屎运的巫婆于是改口,推出第二版本:

“那代老人会唱不少英文老歌,亲戚是年轻人英文不好听不出歌词,带卡带过来问老人,我听到老人跟着一起在唱,然后帮他们记下歌词,这就是主要事实。我一直认为老人以前就会唱,或许也是新近学的——他们在YMCA, YWCA合唱团一直有这个保留曲目。”

http://bbs.creaders.net/tea/bbsviewer.php?btrd_id=4395109&btrd_trd_id=1163805

尽管解决了哪怕是巫婆家的老人也无法在四十年代唱六十年代才写的歌的困境,但还是遗留了不小的破绽,譬如,“老人跟着磁带唱,然后记下歌词”,在巫婆嘴里怎么变成“一起拼凑了几句”?在常人眼里,这里的拼凑,按上下文,应该是老人们凭各自零星的记忆,合起来交货较为合理。而跟着原唱磁带听写歌词,正常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将之形容为拼凑的。当然,巫婆文化程度有限,词不达意是常有的事。或许在她眼里,对着原唱录音听写歌词本来就叫拼凑。故按下不表,让我们将注意力转移到两个版本一致之处来。

两个版本的共同处大略为:事情发生在七十年代末1978年前后,巫婆的叔叔想唱雪绒花,却不懂英文。巫婆家的老人已唱过这首歌,但当时歌词不记得了。于是跟着原唱录音将歌词听写下来交了差。

至此,巫婆的故事已修复到基本死无对证。本人是个讲道理的人。既死无对证,姑且信其有。

但一旦信其有,新的问题又来了。归纳起来,大体有两个:

一.巫婆家老人的英文

只要不是一见到巫婆铺天盖地的刷屏就行闭目礼或掩鼻而过的网友,应该记得巫婆对家庭的西洋教育如何深厚的吹嘘,笃信天主教,虔诚地频繁出入教堂。尤其是家里的老人,个个是圣约翰的高才生,除英语烂熟于心,还精通几门外语。在家没事就穿着吊带西装,看外国杂志,电唱机上放着英美唱片,唱英文歌。

除了巫婆,大家或许都知道,音乐之声的精妙,在于以极其单纯朴素的音乐和语言达成难以想象的完美。以雪绒花(Edelweiss)为例,歌词共37个单词,花名重复四次,加上其它三四处重复,扣除后总共连30个都不到。而且都是短小简单的常用词汇。句子也短小简单得不超出小学三年级程度。其简易程度,近乎童谣儿歌。完整歌词如下:

Edelweiss Edelweiss
Every morning you greet me
Small and white
Clean and bright
You look happy to meet me

Blossom of snow may you bloom and grow
Bloom and grow forever
Edelweiss Edelweiss
Bless my homeland forever

因其短小简单,琅琅上口,哪怕语言音乐皆天赋平平但略识英文者,都能很快学会,并记住歌词。稍微有点语言和音乐常识的同学应该知道,建立在特定旋律上的歌词,因强烈的联想效应,不仅迅速为人记住,而且极难从记忆中抹去。该特征在商业上被广泛应用,以至于今天的广告无不配备jingle。成功者如同又魔力一般,长时间回旋在你的脑海,虽厌烦却无法驱赶,令人不堪其扰。威力强悍。

雪绒花或许没有如此强悍的魔力。然其琅琅上口,令人难忘,虽不中,不远矣。

然而,巫婆信誓旦旦地重申伊家里的老人在叔叔前来求教之前已经唱过这首歌,且是“新近学的”,竟然将歌词忘得一干二净,不得不几个老人凑在一起跟着原唱录音将歌词听写下来交差。若非老年痴呆,则巫婆家的老人不仅迥异于常人的记忆,而且英语程度也烂到家,在茶馆得敬排末尾,连名城都不如。

至此,我们陷入两难境地:

境地一:如认为巫婆没有撒谎,则我们不得不承认巫婆家的老人英文很烂。这样一来,又与巫婆以前对家里如何西洋教育深厚、老人英语如何精通相互矛盾。或者,

境地二:如相信巫婆以前吹嘘的家庭西学深厚、老人英语精熟,则因雪绒花事件揭示巫婆家的老人英文很烂而不得不认定该事件是巫婆信口开河的编造。

大家可以自由选择。就我个人,我宁可相信巫婆自己的英文太烂,又缺乏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闭门造车编故事,虽用意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却不懂得实际上将自家老人的英文贬低到不如名城。也就是说,真正英文烂的非巫婆家的老人,而是巫婆自己。

提到巫婆英文,不得不提巫婆的这句话:“就是什么原因亲戚非要来我家问呢,他们自己也会英文啊,那时候拿录音机自己听写出英文歌词的人么多了——因为第一句不是英文,他们听不出啦。我家老人恰好还会一些其他语言,赫赫。不好意思啦。”

雪绒花的第一句是雪绒花的花名,英文就是edelweiss。从词源看是个外来语。然欧洲各种语言,其词汇和拉丁语皆有渊源,且相互采纳借鉴灰强普遍。故外来语对任何英语或任何西语的初通者都是常识。只有连外语门都未入者才会将外来语混同于外语。

二.巫婆的年纪

根据巫婆引出这段公案的对话(见下),可以建立两个基本事实:

1.雪绒花学唱事件发生在1978年。

2.以巫婆对七十年代末记忆所注意到的类别上看,巫婆当时的年纪十三岁左右比较靠谱。

由此推断,巫婆当生于1965年左右。今年芳龄五十有一。

附录 - 引出这段公案的对话:

Oops: 侬就是吹牛的。70年代根本没有进口过唱片。老的都司马缸砸光了
QWE:我的灵格风唱片大概是78年左右买的。那时中学英语不普及,大学都要学英语,我自己买的灵格风唱片。
Oops:是新唱片吗?哪里出版的呀?重庆什么忆苦思甜地主大院?
QWE:具体情况记不清了,肯定有新唱片
Oops:那八成就是上海唱片厂。
QWE:那年代中国没钱,出版物估计都没版权
Oops:有声的很少的吧,我家里很多书都是写着有唱片/卡带,但就没卖
Oops:我还记得当时叔叔辈一个人要唱宝雪花,到我们一家家打听歌词。有些老人年轻时会唱,隔了那么多年也记不全了,就一起拼凑了几句让他们唱去,哈哈


对话链接:

http://bbs.creaders.net/tea/bbsviewer.php?btrd_id=4393038&btrd_trd_id=1163618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5: 转一篇我认为近年来看到的写上海写得最
2015: A drunk man with a clear mind
2014: 偶识某海皇
2014: awatcher:小市民与农民
2013: SAT Competition
2013: 松花蛋炒豆腐 味道真不错
2012: 有神马高招把冬天的取暖费降下来。
2012: 找股票是件很头痛的事情。没有象额这么
2011: 好莱坞现在拍的生活片总是那么别扭和无
2011: 建立个反共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