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小市民文化是举世闻名,有目共睹的。
最近看了以上海某上只角马路为网名的写手,大谈位于上海市西区一偶,人称上海上只角,也就是上等人居住的地方的风情。
本来谈上海,上只角,下只角,无可厚非。但是这么多的跟贴,本人也不能免俗,无一例外,都是标榜自己也曾是那里的一员。不知道如果有人写篇关于下只角,还有多少人站出来说自己就是生长在那里。
回来想想,很不耻自己。其实早就明白是怎么回事,结果还是落了俗套。虽然管不着别人,自己清理一下自己还是可以的,虽然还是关于自己,但还是希望有共鸣的人读到,分享一下心得。
上海人说起上只角,就是有钱人,有地位的人,洋派的的人,有档次的人居住的地方;下只角,就是工人兄弟,什么纺织女工,码头工人,总之是无产阶级,粗俗的人,没层次的人居住的地方。
这个观念从49年前就存在了,50多年后的今天,上海已是沧海桑田,在某些人的脑海中还是挥之不去,甚至在远隔太平洋,大西洋的彼岸,仍然是根深叶茂,大有市场。津津乐道地谈起来,好比我家以前也阔过的一般。至于是真是假,分量又有多足,反正也没有人回去追究的。
其实呢,49年以前,上只角是租界,外国人比较威风,一些上海市民参杂在里面,有资本家,也有平民。在以前大家都知道,上海是渔村,没有人生来就是上海阔佬。
至于后来的那些民族资本家,大都也是土豪劣绅出身,也有白手起家,从小瘪三做到大老板的。就是那些住在上只角的土财主的后代,其实也不过2,3代左右,就给老毛打压下去了。
后来住在那儿的人,很都是南下的解放干部,正宗土包子一个,抽水马桶也不会用的。还有许多外地来的大学毕业生,单位里分了房子在上只角,也以上海上等人自居,其实连上海话还说得洋泾浜的。
就是本地的酱油店,煤球店的小开们,反正大老板们逃的逃,倒的倒,就猴子称大王,变成了上只角上层阶级的主流了。
文革开始后,下只角大杨浦工人阶级的主力掌权了,大肆进驻上只角,洋房里,新式里弄,到处都有工人阶级的身影。
现在在这里讨论的都是那些人的第二代,或第三代,怀旧的心情就像真的一样,不知道是真的怀念那些西点小吃,还是借机标榜一下自己的身份,顺便再把现在的新新上海人,也就是外地到上海来淘金的挖苦一番,以示自己是正宗原包装。
反省自己,这种心情很虚伪,也很小市民,其实也是一种对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无奈和不甘,自己的时代终将被淘汰,对于我,加拿大是我的时代,上海是我的过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