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里子:诺贝尔奖与行骗 |
送交者: zuolizi 2007年10月14日11:07:06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
柞里子:诺贝尔奖与行骗
Enron是个假公司,生意是假的,账目也是假的,唯一不假的是行骗的手段。这在如今已然是家喻户晓的事实了。可当年Enron的股票突然窜红华尔街的时候怎么就没人知道?甚至没人怀疑?难道纽约股票交易所是个“成熟的市场”之说只是美国商学院教授们的幻觉?或者,这些教授以及金融界的专家都是自欺欺人的骗子?Enron的创办人Ken Lay曾任内政部undersecretary,(undersecretary是一个部第二把手,大约相当于中国的常务副部长或第一副部长),与布什家族关系密切,2000年时曾是联邦政府财政部长人选之一。这样的背景,不禁令人想到另一种解释:但凡政府高官,或与政府领导人关系亲密者,无论政治体制为民主抑或专制,皆能轻易白手起家、凭空暴富。顺便说一声,Ken Lay的第二任老婆Linda,本是Ken Lay的秘书,如今“徐娘虽老,风韵犹存”,当年是个大美人,无可质疑。由此可见,“包小秘”或“抱小秘”,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并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特产。 Ken Lay待罪期间死了。美国文化中没有“死有余辜”之说,死了死了,一死而百了,连案子都撤销了。另一被起诉的主要对象Jeff Skilling没这么好的运气,于2006年被判入狱24年零4月。原本以为Enron事件就此尘埃落定,却不料原来竟然走漏了一个比Ken Lay与Jeff Skilling还要高明不知多少倍的巨骗。 据USA Today 报道,一个原本叫做Eddie Lynn Morgan,2000年后因结婚而改称Lynn Brewer的女人,自称是Enron骗局的whistle blower。Whistle blower是什么意思?解释意思不难,可找个恰如其分的译名还真不容易。中文有“通风报信”的说法,“通风”与“吹口哨”接近。不过,“通风”得同“报信”连文,才有那blowing whistle的意思。所以,把whistle blower 译作“通风者”,不怎么妥当。“通风报信者”?好像听起来也不怎么顺耳。反正就是这意思,好不好就另说了。 能成为通风报信的人,首先得有“风”、有“信”,否则,“通”什么?“报”什么?什么样的人能有信息?当然是上层分子。所以,Lynn Brewer既然称自己为Enron的whistle blower,就得同时自称是Enron的????utive。这女人写了本世界畅销书,标题正是:Confessions of an Enron ????utive: A Whistle blower’s Story。自2000年以至于今,这女人在美国、英国、印度、委内瑞拉、意大利、加拿大、马来西亚、新西兰等国的大学、电视以及其他公众场合先后演讲近200次,每次收费$13,000。讲些什么呢?不言而喻,自然是讲她如何blowing whistle。 演讲收钱,无可非议。因有众多听众而锦囊爆满,也无可非议。问题出在这女人不是Enron的????utive,只是个普通职员,她的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也都不够????utive的级别。处与中下层职员地位的她,根本不具备提供或传递内幕消息的可能。如何自我辩解呢?这女人说:根据Enron的规定,她的确不是????utive,但她对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utive有她自己的定义,她自己的定义并没有必要与Enron的规定吻合。高!这女人把言论自由的定义演绎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峰。可能只有一个例外。那例外是谁?嘿嘿,不好意思,是咱同胞。中文“致仕”两字本来只有“退休”这么一种定义。余秋雨把这词汇误解为“去当官”,怎么为自己的错误辩解呢?余秋雨说:他对“致仕”有他自己的定义,没有必要与常人的、传统的解释相同。由此可见,高明骗子的高明辩解术,也是世界大同的。 说Lynn Brewer比Ken Lay与Jeff Skilling还要高明不知道多少倍,原因何在?在于Ken Lay与Jeff Skilling都因行骗而判罪,Ken Lay不死,也得如Jeff Skilling一样在监狱里打法下半辈子,而Lynn Brewer却是超然于法律之外的骗子,法律拿她无如之何。Lynn Brewer的问题在道德而不在法律。在道德?道德值几个钱一斤?值几个钱一两?Lynn Brewer一定在心中窃笑。笑骂由你,好钱我自赚之。嘿嘿! 看到这儿,也许有人按奈不住了。说了这么多废话,同诺贝尔奖究竟有什么关系?关系在于诺贝尔和平奖金中心有一个展厅,展出的英雄英雌人物就有Lynn Brewer在内。顺便说一声:展厅里没有余秋雨,可见余某人的骗术尚未达到与国际接轨的水平,还用得着继续聆听“国父”那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言。Lynn Brewer是作为什么先进分子的代表而入选诺贝尔和平奖金中心展厅的呢?Freedom of speech!真是名副其实呀! 据报道,诺贝尔和平奖金中心主任对USA Today的揭露表示惊讶,解释道:这女人并非展览的重要组成部份。我们并未调查她的言论是否属实。她那么一说,我们就那么一听。如此而已。 好一个她那么一说,我们就那么一听!不知道诺贝尔奖金评委会是否也持这种“听其自然”的态度。柞里子窃料诺贝尔科学与经济学评委大概不敢如此,虽然搞些小动作在所难免。至于文学奖与和平奖,即使不说评委是在行骗,至少是在自欺欺人。
柞里子在拙著《怎样在美国生存》中写道: 文学奖的得与不得,或得多得少,同一个国家的文学水平并无干系。原因之一,是诺贝尔文学奖具有偏向欧美文学的天性,因其评选委员皆属欧美民族,只能欣赏欧美文学,对于其他文学作品须借助于翻译,且不说文学作品的词句和风格之美翻译不出来,即使是文学作品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也不是翻译所能表达的。原因之二,是诺贝尔文学奖同诺贝尔和平奖一样,具有政治性,并不完全以作品的文学价值为评选的唯一标准。仅第一项原因应当足已使中国文学作品不予诺贝尔文学奖之列,如果有一天某中国文学作品终于入选,那只是因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性在发挥作用而已,同文学本身不一定有多大关系。 《怎样在美国生存》出版于1997年10月,在高某人得文学奖之前,绝非因高某获奖而发的马后炮。今年文学奖得主是用英文写作的英国人,也同样遭到欧美某些评论家出于“政治目的”的抨击。可见诺贝尔文学奖具有政治性之说,绝不是柞某个人的偏见。但凡是政治,少不了手段。什么是手段,手段就是行骗的雅语。诺贝尔文学奖既是搞政治,如何能与行骗托得了干系? 最可笑的和平奖获得者,大概要属基辛格与黎德寿。美国与越南打得死去活来,杀人如麻不在话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是罄竹难书。打累了,说声不打了,诺贝尔文学奖金评委立即把发动战事的主儿视之为和平缔造者。这样的逻辑,只有天晓得。或曰:基辛格与黎德寿两人都不是真正的战争发动者,另有后台。不错,此言不虚。只是忘记了这两人又何尝是和谈的主事者?不是也另有后台的么?所以,不管怎么说,都是给错了人。此外,和谈的结束,只意味着美军的撤离,并不意味着和平的降临。从此而有数以万计的越南人死于内战与镇压,更有数以千万计的越南人成为背井离乡的难民。难道这也叫和平?只有骗子才会觉得有令人信服的可能。 今年的和平奖给了该当上总统却偏偏没当上的Al Gore 与联合国气候变迁工作组。窃以为恐怕也是两失之,重蹈当年给予基辛格与黎德寿的覆辙。美国是世界上对自然环境破坏最为严重的国家。爱美国的同胞们别激动,柞某这么说,绝无指责美国政府、美国人民、美国制度的意思,只是说个事实而已。事实之所以如此,只因美国的经济实力最强劲、生活方式最工业化。换成任何其他国家,无论政治制度如何、人民素质如何,只要有这样的经济实力与这样的生活方式,也会成为破坏自然环境的罪魁祸首。不过,虽然如此,从这么一个国家选出一个保护自然环境的代表,难道不有些滑稽么? 至于联合国气候变迁工作组,致力于保护自然环境是其职责所在。如果说除去联合国气候变迁工作组之外还有其他国际组织具有同样的使命、具有同样的权威性、具有同样的资金与人力而工作成绩不如之,那么,给予该组织奖励还说得过去。问题是:有吗? 以柞里子之见,只要世界继续工业化、继续扩大工业化,那么,保护环境的措施与环境的被破坏相比,永远会如杯水车薪之喻。想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除非放弃工业,回归到农业、手工业的社会。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只有回归到老子的理想社会,自然环境才能无被破坏、被耗尽之虞。问题是:有谁会愿意如此回归?窃以为无有。Al Gore不会,联合国气候变迁工作组成员不会,你我都不会。 所以,保护环境是个办根本不到的事情。为办不到的事情操心,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因此而获奖励,能不是自欺欺人之举?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6: | Starlet:言论自由,西方和中国的差别 | |
2006: | Tommly:julia的火车 | |
2005: | eraser001:神舟六号太空遨游杂感 | |
2005: | 浦江客:我的三件旗袍 | |
2004: | 昏昏沉沉 | |
2004: | 共和党?民主党?-2004总统辩论印象 | |
2003: | 我死过3次 | |
2003: | 外遇 | |
2002: | 母亲的爱情 | |
2002: | 河东狮吼:三种不可爱的女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