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黄老所在的工厂与西德一公司搞合资项目,因此每年都要去西德公干。其中有一次,西德公司安排黄老们去参观东柏林。 当时柏林墙还在,东德和西德还是两个国家,对于从西德过去的黄老们东德方面严加检查,比他们进西德的时候严格多了。最后搞得黄老们不解地问“难道这是对待同志的态度么”? 盘问了一番,终于放他们进去了。黄老后来评论说“东德和西德不象只隔一堵墙,而是象两个世界,路上跑的汽车,街边的建筑,起码比西德要落后20年”。 前几天电视上演一个纪录片叫做“柏林墙,20年后”,介绍了柏林墙拆除二十年后东德的变化。如果看20年前的样子,真是黄老所描述的那么落后陈旧。而如今,镜头中的东柏林是全新的,现代化的,乍一看恍如北京或者上海。 据影片中的介绍,柏林墙拆除的时候东柏林很象二战废墟,于是政府大兴土木务必要把东柏林建设得焕然一新。有些建筑确实造得很漂亮,很别出心裁,比如议会大厦。现在的东柏林已经完全看不出20年前的样子了,除了未拆尽的柏林墙-也已经成了艺术家涂鸦的地方。 这种快马加鞭一步走进现代化的进程是我们中国人很熟悉的,时间上都用得差不多。我不知道东德人内心是怎么看待这种现代化的,可惜影片中介绍的不多。 今天开车路过我们这边北面的城,看到一个一个新的小区,每个十字路口都是新购物中心,无一例外的每个购物中心里都包括wal-mart,canadian tire, 或者home depot,药店shoppers drugmart,餐馆如boston pizza, montana steak house, 鞋店shoes company等等,都是著名连锁店。如果不是路名不同的话你根本分辨不出是到了另一个购物中心。也许可以说这样是方便人民生活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人民的选择少了,反正走到哪里都是给这固定的几家店送钱。而且,如此一来,这个城市完全没有个性了。 社会主义经济当年落后于资本主义经济,于是大踏步地追赶,好处是现代化了,坏处就象我们的小城一样完全没有个性,走到哪里都一样。 当年柏林墙推倒时东德人欢呼雀跃,这些人后来都过得好么?资本主义是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预想的好处?
|